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年教師節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罕見表明“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的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在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突然公開批評教育“去中國化”,顯然話中有話。
一般認為,習近平的“不贊成”,所指的是上海最近進行教材革新,以減輕孩子識字和背誦壓力為由,刪除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在社會上引發爭議和批評。實際上,內地語文教材刪除傳統文化的爭議持續不斷。這些年,魯迅文章退出課本,《雷雨》、《孔雀東南飛》等20多篇承載幾代人記憶的課文被踢出教材。而與此同時,金庸小說和周杰倫歌曲等卻入選教材。
其實習近平不滿的還不僅如此,他在中小學時期曾經熟讀的愛國英雄故事,包括狼牙山抗日五壯士等,以及毛澤東詩詞,近十年來也已退出內地教科書。此番連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都要刪剪,習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而“去中國化”悲哀之說,習更是話中有話,目標直指中共官場,如果沒有各地官方批準,教育部門亦未敢刪除古代詩詞傳統。而悲哀更有可能是暗批高層精英,因爲習最愛聼民歌,但精英們卻動不動就在國際場合,用外語大唱“我的太陽”,還組“高官樂團”,演奏西洋音樂,甚至親自監制西洋音樂劇。此番以上海教科書刪除古代詩詞為導火線,炮轟所謂現代文化精英和假洋鬼子,目標自然就是指向所謂作風海派的高層精英們。
雖然中共官員數典忘祖推行“去中國化”文化,令人“很悲哀”,但實際上“很悲哀”的不僅如此。按內地憲法,人民當家作主,連中南海的紅墻上也寫著“為人民服務”。但目前的狀況卻是,官僚和利益集團當家作主,曾經是“主人”的人民成了被管治對象。各地基層“人民政府”可肆意強拆民宅,“人民法院”胡亂判案,“人民醫院”見死不救,“人民警察”不抓壞人,卻專打申冤上訪民眾,這些難道不是“去人民化?”或許對于民眾來説,欺壓百姓的“去人民化”所作所爲,恐怕比“去中國化”更悲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