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懷舊,可以把“長春大戲院”改成“新京大戲院”嗎?
南京有關方面,打著“懷舊”的旗號,將“解放電影院”改回到國民政府時期和汪逆偽政權執政時期的名稱“首都大戲院”。
懷舊,的確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根據某個地方在歷史上的地位,使用一個名稱,可以讓人們在聽到這個名稱的時候就想起某一段歷史。但是,“懷舊”的感情內涵可以是中性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比如某個人事業成功以后,為了紀念其曾經奮斗的歷史,把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給改變名稱,這是中性的;又比如“八女投江”紀念設施,就是讓人們記住這些英雄,弘揚他們的精神,這是從正面的;又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9.18事變紀念碑”,就是讓人們勿忘國恥,這是從反面的。
那么,南京有關方面,將“解放電影院”改回到國民政府時期和汪逆偽政權執政時期的名稱“首都大戲院”。“懷”的是什么“舊”呢?
給現在的地方和建筑物改變名稱跟保護歷史文物不一樣,保護歷史文物就是按照歷史的原貌保持下來,并且注明“原什么什么”。而改變名稱通常是帶有某種目的的行為。那么南京有關方面將“解放電影院”改回到國民政府時期和汪逆偽政權執政時期的名稱“首都大戲院”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說是一般的中性的“懷舊”,那么好辦,由于原來南京不但是國民政府時期和汪逆偽政權執政時期的首都,而且還是“六朝古都”,這么一來,為了“懷舊”,南京機場就改為“首都機場”,火車站就改為“首都火車站”,南京大學就改名為“首都大學”,其他的所有設施或者建筑物都冠以“首都”的名稱,可以嗎?
還有,長春在日偽時期,曾經被日本侵略軍定為“滿洲國”的首都,并且定名“新京”,按照某些人的邏輯,為了“懷舊”,是否可以把“長春大戲院”改成“新京大戲院”呢?除非某些人認為可以,他們對“解放電影院”的名稱的改變才說得過去。
再說,重慶也曾經是國民政府的“陪都”,那么重慶是否也可以為了“懷舊”而把某些地方和建筑物命名“首都”呢?
另外,按照“懷舊”的感情內涵的幾種情況,南京有關方面給“解放電影院”改名是出于什么感情色彩呢?或者是動機是什么呢?是為了“勿忘國恥”嗎?不像,因為把“解放電影院”改為“首都大戲院”不但沒有體現這種意思,而且牛頭不對馬嘴,當時的戲院是沒有放映電影的功能的,而且現在成為電影院以后,相信也不再具有戲院的功能,所以這種說法恐怕連某些人自己也不相信吧。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種可能,我猜測當年南京市把“首都大戲院”改名為“解放電影院”應該是為了紀念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而現在某些人要把“解放電影院”再改為“首都大戲院”,就算南京沒有曾經成為汪逆偽政權執政時期的首都,那么某些人出于什么感情色彩和動機進行這種改變,我想,地球人都知道,而某些人自己心里更加清楚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