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俄羅斯的可靠朋友嗎?
是不是可靠朋友,患難時刻見真情,個人之間是這樣,國家之間也是這樣。現在,俄羅斯又遇到了難題,因為西方制裁與俄羅斯的反制裁,現如今俄羅斯市場上的果蔬供應出現短缺,迫切需要中國的幫助。
這個忙中國是完全幫得上的。一是距離近。相比于印度拉美等國家,中國與俄羅斯盡在咫尺,兩國之間有漫長的邊界。只要公路鐵路齊上,國企民企共舉,完全可以把大量的果蔬迅速運輸過去;二是中國果蔬產量巨大。以俄羅斯需要的蘋果為例,據報道,去年陜西等地的蘋果因為滯銷,氣得果農們連果樹都砍了,損失巨大。俄羅斯僅有一億左右的人口,滿足他們這點消費,對中國龐大驚人的果蔬生產能力而言,簡直是小菜一碟。
這樣一來,中國就既解了俄羅斯的燃眉之急,急朋友之所急,同時又拓展了蔬菜市場,鼓了自己的腰包,可謂一舉數得。難道還不應該抓住機遇,趕快行動起來嗎?
不,這不行,有人說話了,告誡中國要“悠著點”,“留有分寸”,即使幫助俄羅斯,也只幫到七八分就行了。發出這樣警告的,是《環球時報》8月14日的社評《中國賣果蔬“幫俄羅斯”還得悠著點》一文。
為什么中國幫助俄羅斯點蔬菜,而且還是市場論價買賣并不白給,《環球時報》卻要如此大動干戈地警告一番呢?
綜觀《中國賣果蔬“幫俄羅斯”還得悠著點》,概括起來,該文所闡述的理由如下:
其一,這等是在幫助俄羅斯“渡過難關”
其二,俄羅斯的這個難關是美歐所刻意制造的。
其三,這是時候幫助俄羅斯等于和美國為敵。
這第三點堪稱是全部問題的核心。該篇社評大作論來論去,都是中國在美俄中間如何擺位的問題,一段經典的描述是“我們要避免采取有可能被視為中國意在固化美俄對抗格局的行為。因為那樣的話,美國會更深地忌恨我們”。這句話說到了問題的實質與要害,原來,又是害怕美國了。
既然這樣,我們不僅要問:
第一,如果中國對俄羅斯連這點忙都幫得三心二意、畏首畏尾,還算是什么可靠朋友。
該社評一方面大言不慚地說中國要做俄羅斯的“可靠朋友”,一方面又要中國賣給俄羅斯果蔬的時候“悠著點”、“留有分寸”、“七八分”就行了,這算是哪門子可靠朋友呢?不客氣的說,如果本著這樣的伎倆去處理中俄關系,非把中俄關系搞砸不可。
第二,如果中國連這點事都要看美國的臉色,那么中國外交還有什么可以獨立自主的。
這篇社評通篇表現出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腳踏兩只船的投機心,什么“中國應趁現在的機會鞏固中俄戰略合作”,“中國奉行對外開放政策,高度重視同美歐的關系”,“幫助俄羅斯,同時在它和美歐之間發揮一定的勸和作用,促使雙方的對抗不進一步激化,這應成為中國對待這場冷戰后最嚴重大國危機的總態度”,同時頻頻回視西方的臉色,什么“西方有些擔心會出現中俄無限走近、甚至結盟對抗美歐的局面”,“ 我們要避免采取有可能被視為中國意在固化美俄對抗格局的行為”等等,不但前后矛盾,而且不自量力,居然要在美俄之間“勸和”,難道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連賣幾筐爛菜葉都要看美國的臉色,都要悠著點,還有臉當魯仲連嗎?
本來,中俄之間的蔬菜貿易由來已久,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農副產品是中俄貿易的重要內容,現在機會更好了,再進一步發展壯大沒有任何疑義。可中國的“專家”、“學者”們偏偏就能在這里給挑出骨頭來,硬是把美國扯了進來說事。一些人中國的精神意志窩囊到如此程度,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一系列事實說明,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國知識分子的相當一部分已經淪陷,這淪陷的人中有從精神上徹底皈依西方價值的,也有被西方所收買俘虜的,還有趨炎附勢的,當然也有一些沒有主見人云亦云跟著起哄的。這是當代中國思想領域一個極端嚴重的問題,如果說,今后中國有什么精神重塑、價值重構的話,首先應該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
附:中國賣果蔬“幫俄羅斯”還需悠著點
為報復來自美歐的制裁,俄羅斯上周宣布禁止從歐盟以及美澳加等進口一系列農產品。俄羅斯媒體援引歐盟駐俄大使的估計稱,僅歐盟成員國就將因此損失120億歐元。俄羅斯是歐盟的最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食品出口市場。
俄羅斯媒體12日發布了對一名中國人士的采訪,稱一家中國公司計劃在黑龍江東寧縣設立大型特別物流中心,專門用于向俄羅斯出口果蔬等。《牡丹江日報》此前報道了同一消息。
無論俄羅斯還是中國輿論,都將這視為中國填補俄與西方交惡導致的貿易真空,是中國在幫助俄羅斯“渡過難關”。
美國編織的制裁俄羅斯國際陣線已大體成形,連東亞的日本也參與其中。中國是俄周邊大經濟體中的唯一例外,美俄對抗增加了中國對俄羅斯的重要性,中俄貿易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中國需要悠著點,如果這些機會是10分,我們應當開發利用七八分,而不應將它們用足,尤其不應過度使用,試圖得到12分。
中俄是朋友,可以戰略協作,相互支持,但中俄不是日美那樣的盟國。應鼓勵中俄貿易增長依據更多的市場因素,而不是把它主要押在政治因素上。必須指出,中俄關系再好,它與兩國貿易的關系也有很多不確定性。
相信俄羅斯禁止從歐美進口果蔬等食品只是權宜之計,俄羅斯人從此只吃中國產水果蔬菜,完全忘掉歐美農產品的味道,是不可思議的。而且俄羅斯人的餐桌過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這也會讓他們不安。我們注意到,俄對從歐美進口禁令的期限只有1年。
當下無疑是俄羅斯近年來外交最困難的時候,中國應當幫其渡過難關,對它將中國市場當做撬動歐盟政策的杠桿,我們也不應介意。更何況增加中俄貿易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
但對中俄關系的熱絡發展,我們還需有冷靜的評價。美俄關系的高度緊張不會全都轉化成中俄戰略合作的升級部分,這兩組關系不是此消彼長的絕對對應關系,中俄對兩國戰略合作保持最終分寸的愿望不會因為美俄交惡而消失。
西方有些擔心會出現中俄無限走近、甚至結盟對抗美歐的局面。中俄一方面愿意美國等有這種顧慮并因此多做緩和關系的努力,一方面中俄都不愿意這樣的描繪成為現實。中國奉行對外開放政策,高度重視同美歐的關系。莫斯科雖然同華盛頓激烈對峙,但同美國對抗并非普京的初衷,俄羅斯不會放棄未來同西方修好的機會。
中國應趁現在的機會鞏固中俄戰略合作,證明我們是俄的可靠朋友,同時我們要避免采取有可能被視為中國意在固化美俄對抗格局的行為。因為那樣的話,美國會更深地忌恨我們,俄羅斯也未必就會感激我們。
幫助俄羅斯,同時在它和美歐之間發揮一定的勸和作用,促使雙方的對抗不進一步激化,這應成為中國對待這場冷戰后最嚴重大國危機的總態度。
中國并不需要俄美之間的出格敵對,因為我們能夠從中漁利的機會,將小于它可能導致全球性緊張對中國的風險。中國對俄羅斯的吸引力除了地緣政治因素,還應來源于中國發展所導致的對世界的普遍魅力。我們不要主動讓中俄戰略合作過度依賴前一個因素。
回到文章開頭的新聞本身,俄羅斯需要果蔬,中方就應按市場原則提供。但一定要考慮俄羅斯這一需求有回落的時候,不要極力推動該需求的永久化。要給中俄關系預留一些承受兩國貿易回擺的空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