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當前許多高校在教師資格評定,選拔留任,吸引人才等方面多采用“非升即走”的管理策略,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不失為選材任用的好方法。但由于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刀切粗暴化,考察角度單一化,行政干預少民主化等諸多問題,使得實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p>
據(jù)清華大學學生刊物《清新時報》報道,4月初,清華大學外文系講師方艷華在外文系通過述職答辯,
但因為之前簽訂合同中規(guī)定“就職9年未評職稱的老師必須離職”,因此,從2004年起任講師的方艷華如今已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后期限。這一消息被外文系2011屆的學生偶然獲知,隨后幫助方艷華請愿留任的畢業(yè)生來信有50多封,并在網(wǎng)絡廣泛轉發(fā)及評論。
大學實行的“非升即走”制度再次陷入爭議。
讀罷此文,掩卷長思。筆者作為一名在高校混跡的一名草根,實在有太多話想說,現(xiàn)一一道來。個人認為,《清新時報》所報道的”方艷華事件“(以下可簡稱“方事件”)某種程度上表明:當前許多高校在教師資格評定,選拔留任,吸引人才等方面多采用“非升即走”,“非名勿引”,“非重無采”的管理策略,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不失為選材任用的好方法。但由于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刀切粗暴化,考察角度單一化,行政干預專制化等諸多問題,使得實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
所謂考察角度單一化,即唯教師顯性成果,短期成果,能帶來學校直接名譽,及當前重大經(jīng)濟效益的學術成果為唯一標準,以此評價老師工作。而具體說來,就是重經(jīng)(能快速轉化為商品產(chǎn)品)輕研(長期苦逼的基礎研究),重研(科研產(chǎn)出)輕教(教學活動),重量(SCI水文一大堆)輕質(zhì)(實際理論價值,實用價值一小點),重結果(你升了嗎)輕過程(你苦苦科研了嗎)。
此外,重短期效益輕長期效益,缺乏對教育社會效益重要性的認知(十年樹樹,百年樹人)和正確合理的多角度評價(對于評價老師,學生也擁有評價權)也在不斷帶來本應回避的問題。
所謂一刀切粗暴化,即輕視學科發(fā)展的不同特點,缺乏因地制宜,多調(diào)查,再實行的,服從教育規(guī)律為先的科學精神。
如:過份強調(diào)英文SCI論文的重要性,卻不知在一些學科中中文論述研究同樣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更為重要。這些學科如漢語學研究
(自己的文化最了解,中文文章,中文研究成果,中國本土學者應占主流,中外對此的研究只具有差異性,不能厚洋薄中。
使用甚至只使用所謂高尖端的英文成果做衡量,有時并不恰當)。又如:基礎學科與非基礎學科的學科特點,教研規(guī)律并不相同,須有差異化評價標準,都采用過度短期成果的量化來做一刀切式的判斷,也非常不妥。
所謂行政干預少民主化,筆者不得不說:大學推出“非升即走”政策,用意是激勵教師積極向上,并以此優(yōu)化教師隊伍。
但其中的執(zhí)行過程確往往由于行政過度干預化對原有目的進行了不恰當扭曲。筆者此處并非說考核的指標由行政主導制定是完全錯誤的,而是說需要添加新的監(jiān)督和管理力量:應當廣泛而有效地推行學生參評,教師同行評價和學術共同體評價的規(guī)范實施。對參評個人也應做到必要的信息民主化公開,變少數(shù)人評價為多數(shù)人共同參與,既是對每個老師的負責,也不失為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重視各方意見的一次最好實踐。
相信合理地改革高??荚u制度,通過黨的正確領導下,與群眾的廣泛監(jiān)督,將會發(fā)揮眾人的力量(從基層到高層),從而使得學術評價邏輯更加完善,并不是一件難事。否則,”高校考評弊病重重?“,極有可能真的“高校考評弊病重重!”。更可怕地則由此造就而出的功利性學術氛圍。筆者有理由相信:這將是每一位社會人所不愿樂見的。
PS1:我們真誠希望“方事件”少發(fā)生,不發(fā)生。也祝愿方老師一路走好:您是一個好老師,也有一群好學生,值得驕傲。
PS2: 在對“方事件”的整個探尋中,我們注意到在學生評價,教師同行評價中方老師口碑不錯,而麻煩的就是校方對此重視卻嚴重不夠,還好問題最終解決。而在如海的“方事件”信息中,最讓我感慨的就是各方報道中的這句話:“首先要感謝這批學生站出來為一個即將被學校淘汰的老師說話,如果沒有這一行動,估計校方已經(jīng)忘了,對于評價老師,學生也擁有評價權。”
PS3:給出一篇“方事件”報道的文章,關心的朋友可以繼續(xù)看看這個鏈接: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shiping/2014/07/324724.html。更多關于“方事件”的信息,可見搜索引擎。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