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指望東盟中的“親華派”嗎?
南海問題肯定會成為本周召開的東盟系列會議的焦點話題之一,這是顯而易見的。東盟各國在8月8日召開的外長會議上圍繞南海問題各自為政,在協調起草聯合聲明的問題上遇到了很大障礙 。菲律賓等國提出在東盟外長聯合聲明中要求中國保持克制,避免采取挑釁行為,而柬埔寨、泰國等“親華派”則對此予以抵制。
同時,菲律賓的“三步行動計劃”提案似乎并沒有引起東盟其它國家的積極響應。據說在聯合聲明的草案中,對此僅僅作出了“注意到了(菲律賓的提案)”這樣的表述。泰國代表就此表示 應考慮中國的主張。尤其在東盟內部同屬“反華派”的菲律賓和越南之間,就連因石油開采問題而與中國處于對立狀態的越南,如今也不想再刺激中國。
東盟各成員國對待南海問題的立場并不相同,支持采取強硬態度的國家實際上不到一半,像緬甸、柬埔寨,包括泰國,是不會支持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玩火”。不過,東盟國家各有自己的盤算,而大多數國家并不希望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選邊站,而更希望在推動東盟共同市場建設過程中,能實現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回頭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東盟孜孜不倦地推行大國平衡外交,在東盟之外成立東盟地區論壇,倡儀召開亞歐首腦會議,推動相關國家構建東盟10+3機制/東亞峰會機制,同意區域外 國家印度加入東亞峰會機制,對美國和俄羅斯有意參與東亞峰會機制表示歡迎,并吸收為會員國等等。
由于東亞峰會機制國家的不斷擴充,實際上把原有的東盟的政治格局徹底打亂,使中國在東盟的利益以及解決南海爭端面臨巨大挑戰,甚至可能被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等國家切割。自 2011年美國加入東亞峰會機制后,東盟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在對待南海問題上正發生著顯而易見的兩極分化。
一方面,與中國有領土之爭的菲律賓、越南組成的“反華派”正在強化,例如此次菲律賓提出的“三步行動計劃”就得到了越南、印度尼西亞、文萊三國的支持。另一方面,亦存在力挺中國 的組合,其中包括柬埔寨、泰國、老撾和緬甸。而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與“反華派”的菲律賓、越南更為接近一些。
東盟在南海問題上出現“親華派”和“反華派”兩個陣營,并不奇怪,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確實在南海存在領土爭議。由于利益訴求不同,“親華派”和“反華派”還可能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當然,東盟中一些“親華派”國家都是奉行很現實的外交政策,也是很容易動搖的。這里我們不做更多評論。
作為站在中國對立面的菲律賓,最希望東盟在南海問題上集體對抗中國,以此滿足其總統阿基諾三世政治野心,為自己爭取不該得到的利益。為達到這個目的,菲律賓不惜放棄東盟長久以來 的和平協商、求同存異的傳統,一意孤行地想要綁架東盟。
而此次美國國務卿克里明確要求東盟在“凍結南海”形成統一聲音對抗中國,其意圖很明顯,即在南海制造對抗和摩擦,目的還是為了滿足美國的利益。也許形勢的發展恐怕非美國所愿。盡 管近年中國與柬埔寨、泰國、緬甸關系確有復雜化的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親華派”的國家就此吞下美國人所拋來的誘餌。更何況,對于這些小國來說,激怒中國的危險是巨大的,因 為它們的經濟既能被中國的力量提升,又能被中國的力量摧毀。
當然,經過菲律賓的折騰以及美國的攪渾水,南海問題實際掀開了蓋子,外部利益在卷進來。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南海問題必將進一步復雜化,誰能沾光誰將吃虧還很難說。對中國來說 ,不管菲律賓把事情搞得多大,但對中國構不成戰略威脅。中國的代價就是事情更復雜化,會被多牽扯更多精力。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中國能指望東盟中的“親華派”呢?答案是,能指望的并不多。盡管東盟中的“親華派”以及與中國較為友好的國家在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受益匪淺,但這并沒有改變東盟將作為一個整體和中國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對話。除此以外,由于美國在東盟內部的干預和分化,使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面臨嚴峻的考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