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地緣戰略,內在規律其實并不是與中國古代兵法格格不入,“控制心臟地帶”“邊緣地帶控制”“島鏈控制”等地緣戰略理論與中國古代兵法強調的關塞要點論是一回事。真正的區別是地緣戰略屬于全球視野,而中國古代兵法的關塞要點論至多是亞洲大陸及其近海域視野。這就是說,地緣戰略學是揭示西方侵略貫性的全球稱霸的兵法典學,善于運用地緣戰略學的,必定是具有全球霸權企圖。
二戰后,在大多數國家不重視地緣戰略理論的時候,美國“控制心臟地帶”“邊緣地帶控制”地緣戰略價值作用直接表現在蘇聯的垮塌和圍堵遏制俄羅斯上,“島鏈控制”地緣戰略價值作用表現在遏制中國的亞太戰略上。現在的美國地緣戰略已經走向空間戰略學。作為美國鉗制亞歐大陸心臟國家(中俄兩大國)的橋頭堡,臺灣地區與韓、日的地緣戰略價值具有同等地位的作用。在各種戰略運用上,美國善于運用(世界第一個敢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核武威懾效應,并獨創性運用了軍事經濟戰略,才使得美國的地緣戰略出現神奇的效果。
所以,戰略組合在選項上很值得推敲。當中俄戰略武器發揮不出應有的戰略價值時,地緣戰略橋頭堡的作用值就會達到最高值。普京現在明白了,可能有點遲了。
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圍堵遏制戰略,雖然讓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扳回了克里米亞,但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危機上的猶豫不決,讓俄羅斯徹底喪失了“蘇聯復國”大計。抗拒美國金融霸權,與中國合作,是俄羅斯很難拒絕的一項選擇。
而中國,在提出醒獅口號后,某些外交措施顯得很矛盾。陸地戰略上,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五國,甚至伊朗,已經成為中國最先考慮合作的國家;海洋戰略上,臺灣回歸問題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成為嚴重制約中國出海口的問題。這兩大問題,尤其是牽涉到海洋資源戰略的后者,已經不是民族發展問題,而是成為民族生存出路的生死問題。事實的殘酷,迫使中國很有必要為此拼死一搏了。對待臺灣問題上,中國大陸更需要“破釜沉舟”的氣概!絕不能讓臺灣小集體一邊得到美國為了遏制中華崛起而給予的好處,一邊得到大陸讓利,卻阻擋中華大集體的生存出路。
一直以來,中國的外交戰略和對臺策略顯得天真爛漫,妄圖以懷柔政策的經濟戰略同化日韓,以經濟讓利感化臺灣回歸。除了靠出賣朝鮮表面籠絡了的韓國,中國的對日外交和對臺策略與期望越來越遠。韓國其實也不靠譜,可以說美國遲早會把導彈防御陣地安置在韓國國土上。中國這種天真的懷柔政策完全悖逆外交“剛柔并濟、恩威同施”的原旨,也才有今天“臺灣滿眼綠色,大陸統臺無期”的哀嘆。在今天看來,中國這種天真的懷柔政策已經成為臺獨的強化劑!在中國歷史上,消極的大棒外交之下,金援外交導致中國在宋朝第一次亡國,千年已過,此夢不醒,劣性不改,不能不說這是民族的最悲哀之處。
天真的懷柔政策嚴重干擾之后,和平統一臺灣不是不可能,而這種可能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中國需要站在政治道德的最高點,讓大陸真正實現以超越美國的精英民主的大眾民眾制度消除臺灣民眾的政治專制戒備,以高福利政策消除臺灣民眾的抵制心態;二,抓住釣魚島爭端契機,進一步占領釣魚島,達成武力沖突,對日本實施最強烈的武力打擊。唯有如此,才能巧妙達成“剛柔并濟、恩威同施”“大棒金援”的外交效應,消除無能的懷柔政策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構筑“和平收回臺灣”的基礎。
中國如果不能占據國際政治道德的最高點,讓利臺灣的經濟策略就應該停止了。因為這種讓利相當于“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反倒促漲了臺獨勢力。只有懷柔沒有軍威的戰略是庸才戰略,再說,塑造臺灣經濟形象,本就是美國打造橋頭堡的“職責所在”,中國憑什么去充當庸才角色?
梁光烈將軍很早以前就放言:大陸軍隊動武,三天就可以拿下臺灣。這不是一句豪言壯語,而是很實在的肺腑之言。不要說導彈覆蓋范圍,僅僅大陸的超遠程、高超音速火箭彈就可以覆蓋臺灣任何地方,火箭彈摧毀臺灣不用半小時。用漁船配備發射火箭炮,十分鐘之內就可以炸平臺灣所有軍事基地的表面工事,包括地面雷達設施。即使不用潛艇伏擊美國軍艦進行反介入,稍微進行魚雷設伏,中國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地面作戰,全面解除臺灣的有效軍事抵抗力量。更不要說中國具有多體系摧毀美國航空母艦的能力。中國用戰爭摧垮臺灣或者日本,比起俄羅斯摧垮格魯吉亞更容易!
認為美國會介入大陸與臺灣之間戰爭的,絕對是戰略無知!對美國對外戰爭歷史作總結性分析,對美國的財閥集團操控的政治道德作綜合性分析,對新軍事實力論剖析,就可以判定美國已經徹底失去了發動對中國戰爭的膽量。實際上,中國即使對日本進行強烈的武力打擊,只要避開美國在日本的軍事駐地,美國絕不敢冒險介入。因為只要美日直接介入大陸與臺灣的戰爭,中國就有反入侵的理由對其實施毀滅性的核武打擊。美國自從69年看到中國反擊蘇聯入侵使用核武器之后,美國已經深刻理解中國的核武戰略邏輯,美國絕不敢嘗試撩撥中國的核武邏輯!
頻臨美國戰爭威脅外交的試探,俄羅斯軍事專家早就指出“在東海、南海問題上,中國是按住葫蘆起了瓢”,美國這種“戰爭威脅外交”試探的作用就是徹底摧垮中國戰爭意志,以外壓促內部瓦解的策略再清楚不過。加上中國近年來金援外交導致的失敗,敲詐手段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對中國外交的主要手段,中國離戰爭已經越來越近。這就是說,晚戰不如早戰,早戰不如即刻著手準備戰爭。
2013年,幾個特征性的國際事件等于敲響了美國霸權的喪鐘。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接觸塔利班讓美國徹底喪失外交道德形象,美國駐軍阿富汗已經失去原有的意義而成為財政累贅。
進入201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強勢反擊美國地緣戰略后,在世界各地已經產生了很強的效應。首先就是伊拉克,親美政權危如累卵。然后是利比亞,從各國相繼撤出大使就知道狀況如何。美國的后顧之憂是,一旦在這兩個國家再次實施軍事打擊,勢必引起俄羅斯全面軍事介入烏克蘭,更大的威脅是中國可能乘此武力打擊日本或者越南、菲律賓。不論美國及其安插在中國的說客如何解釋,美國不敢軍事打擊伊拉克和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就是害怕中俄“相機行事”!據此就可以判斷,美國確實是個紙老虎。繼2013年敲響美國霸權喪鐘后,實際反映出來的狀況就是美國在戰略上顯示出了驚慌失措!中俄是時候雙劍合壁,對其實施(某個重大舉措的)一劍封喉了。
本文來自于“彭東旭戰略網博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