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至少投入2000萬美元,研究通過“控制網絡內容”,最終影響網民的情緒和觀點。美國國防部與美國社交網絡公司聯手,正對大約70萬網民實施“閱讀內容控制”,特定時間內向一部分人只推送好消息,向另一部分只推送壞消息。有人形象地稱之為“網絡心戰”。
不少人驚訝于美國國防部竟將網民當成試驗的小白鼠。這個試驗的主導者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是互聯網前身阿帕網的開發者。美國對互聯網的貢獻巨大,當2011年美國提出網絡空間國際戰略時,尤其提出保證全球范圍內互聯網信息自由流動時,很多人都會為美國捍衛這一理念感到鼓舞和震撼,這種道德高度真是普天之下望塵莫及!所以當美國指責中國網絡攻擊和中國對互聯網管理政策時,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盟友都義憤填膺地站出來,力挺美國的態度。當中國、俄羅斯在聯合國提出網絡主權理念時,恐怕有些國家也認為這是割裂互聯網,是倒退,連國內的不少學者也在表達反對的呼聲。
多年來,中國互聯網上不缺乏心靈雞湯,不鮮見厚黑和人肉搜索,但就是不能說美國的不是,否則就是五毛,就是扼殺自由進步的代表,就會被群起而攻之。直到斯諾登這個美國人出來證明美國一直在監控全世界,很多人愕然了,中國政府說的居然是真的!原來批評中國的人發現美國政府做得更徹底,更令他們無語。你看,美國反對網絡主權,但是卻宣布所有美國企業服務器上的數據都歸美國所有;美國宣稱保護信息的自由流動,但是卻試圖控制網民的閱讀內容;美國宣稱中國的網絡設備企業試圖進入美國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而蘋果這樣的美國巨型企業不斷被發現其產品中的后門連普通用戶信息都可以提取。
怎么能這樣呢?人們對此似乎應該憤怒。但是美國錯了嗎?美國在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在網絡技術發展的同時保護自身安全,在全球網絡應用廣泛變化創新時保障自己的控制力,在發揮網絡作用貢獻世界的同時獲取各種可能的回報,這錯了嗎?也許有雙重標準,也許有虛偽,但是關鍵是我們自己要有火眼金睛,才能判斷清楚。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宗旨就是在保持美國的全球技術優勢同時,形成對美國潛在對手的技術遏制。我們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機構,也許我們看美國的角度也錯了,我們自己那么相信或者那么樂于接受別人給我們的理念,而忘記了自己該有什么,忘記了怎么保護自己和靠什么發展未來;盡管我們總是自詡有幾千年的文明,但是在網絡海洋面前,我們似乎過早地沉溺在海量信息和新奇創新帶來的欣喜,當這個世界因網絡而變得似乎平了的時候,希望我們的思考不要扁平化。從美國的角度來講,美國沒有錯,但我們要做對!
▲(作者是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