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鳳凰公益的報道:《國務院參事湯敏:國企應是最大社會企業 不能只想著賺大錢》,作者:李非凡 。
該報道中,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說:【社會企業是否分紅不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當然也有一部分社會企業的定義就是不分紅的,比如說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教授,他的社會企業定義就是不分紅。股東最多的只能拿回他的原始投資成本,有些更嚴格的就是說連成本都不能拿,就跟捐助一樣。但是也有的認為是可以分紅,但是這個肯定股東不是追求分紅最大化的,否則您跟企業有什么區別?分紅不能太高,比如說跟社會平均利潤或者跟銀行的存款一樣,這個它也叫“紅”,但是這個“紅”跟一般企業的“紅”意義并不一樣,如果跟它完全一樣,這個企業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它就不是社會企業。
國企應該是最大的社會企業。為什么國家要辦國有企業?如果國家辦國有企業是為了賺大錢,那么這個他就可能跟整個社會產生沖突了,因為國企相當部分是壟斷型的,壟斷型的企業如果他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話,他一定會損害社會的利益,這個經濟學已經有很多的理論來講這個事情了,所以國企不應該以他的利潤最大化為他的目標,國企可以保值,可以增值,但是不能夠把增值最大化作為他的目標。】
看完國務院參事湯敏上面的言論,我想,湯敏一定沒讀過馬列、毛主席著作,也沒有讀過《憲法》,所以他講的語言,多是西方的話語。他說的社會企業,一般企業,其實是私有企業。尤努斯教授的社會企業,同樣是私人企業。他認為拿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教授,是我們的榜樣,尤努斯的話是真理。
湯參事還說:“國企相當部分是壟斷型的,壟斷型的企業如果他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話,他一定會損害社會的利益,這個經濟學已經有很多的理論來講這個事情了,所以國企不應該以他的利潤最大化為他的目標,國企可以保值,可以增值,但是不能夠把增值最大化作為他的目標”
我認為,湯參事的這些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讓我們回顧自《共產黨宣言》問世至今的世界歷史。自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階級斗爭學說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第一個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20世紀末,柏林墻崩塌、蘇聯體解。中國出現西化精英們的邪改。
美國搞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實質是全球經濟私有化。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看清了美國的霸權,看到了美國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看到了易幟改旗邪改的力量和險惡目的。
回顧改革開放后,中美30多年的關系。有的專家、學者說是合作伙伴,利益共享、互利共贏的公平關系。另有專家、學者認為,實際情況與互利共贏的主觀愿望恰好相反。美國資本主義統治階級對社會主義中國是遏止、打壓、入侵、和平演變、軍事包圍、對我國國家領導人進行監聽、監控,最后要像對蘇聯一樣,搞垮中國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分裂大中國。他們炸我使館,在我領空,碰我戰機,在我海域附近,頻繁進行美日韓聯合軍演。支持達賴喇嘛、熱比亞、東突厥國、臺獨分子,搞恐怖分裂中國活動。在經濟上,以投資幫助中國發展經濟的名義,實現對中國經濟入侵,控制中國的主要行業,推進中國經濟私有化。
2012年,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帶到北京的《2030年的中國》,就是一個要把大型國企私有化的規劃。北京國際高層論壇會要討論這個報告時,被青年學者杜建國砸了場子。紅歌會、烏有網刊等左派網站,刊登有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左大培、宋鴻兵、張宏良等人關于美國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文章。大家上網搜看。
現在談的分紅,即紅利問題。什么是紅利?紅利如何而來?大家只要學習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會弄清楚。馬克思論證了,勞動創造的商品,在經過流通后,產生剩余價值。這個剩余價值被資本家拿去了。《共產黨宣言》從理論上,論述消滅私有制的必要、必然和合理。
2013年8月,我在北京大學,聽退休的吉林省委副書記,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林言志先生的講座。林教授說,至今,世界上還沒有經濟學家能駁倒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
有個問題必須要清楚:改革的紅利在哪里?2014-07-23 16:59:17 來源:紅歌會網 作者:策天。作者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紅利都在美國人的手里。”“如果要真說有什么紅利,可能就是毛澤東時代留給全國人民的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門類齊全的輕重工業體系,無數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偉大的農村人民公社,強大的國防工業體系,科學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我年逾古稀,生于蔣介石統治的中華民國,成長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時代。毛澤東時代,毛主席領導我們建設世界歷史上,從沒有過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由于沒有可借鑒的任何經驗教訓,我們犯了“大躍進”中刮“五風”的錯誤。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由于“斗私、批修”不徹底,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資產階級思潮泛濫,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無法有效貫徹落實,造成了“天下大亂,打倒一切”的混亂局面。由于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產”的戰略方針,總的來說,得到落實,經濟、科學、文化、思想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績。這在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關于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網文摘編》一書,釋悟法居士編,中國文化傳播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有詳細內容。大家可上網搜看。不知能否搜到。
湯參事說:“國企壟斷,不能賺大錢,國企利益最大化,就可能跟整個社會產生沖突了”。湯參事說:“這個經濟學已經有很多的理論來講這個事情了”。
我要問:“國企不能壟斷、不能賺大錢”這個經濟學理論,是馬克思經濟學理論嗎?合符《憲法》嗎?按湯參事講的做,難道不違反《憲法》?
《憲法》序言: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一章總綱,第二條: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第六條: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條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1965年,我在桂林,在廣西師范學院外語系讀書。政治老師潘國球上我的政治經濟學課。我問他:“按馬克思理論,有商品,就有利潤,利潤即是剩余價值。我們現在的商品生產,有剩余價值嗎?剩余價值到哪里去了?”他沒回答我的問題。大概二個多月后,潘老師了解了我。他對我說:“我認為,現在的商品生產,仍包含有剩余價值。這個剩余價值,國家拿去了。因為是公有制,沒有剝削、沒有腐敗。這個剩余價值,歸全民有份。所以,我們不講社會主義公有制有無剩余價值問題。”他還說:“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不一定對,我們可以討論”。我認為他講的對,沒再提剩余價值問題。
現在回顧毛澤東時代的公有制,對比改革開放后的私有化。我認為,只有發展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我們才能阻止兩極分化,制住腐敗滋生、蔓延、泛濫成災。我們要實現毛澤東時代已做到的免費或者低收費的上學、住房、醫療,共同富裕,安全和諧幸福生活社會,必須保證《憲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七條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總設計師鄧小平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P.111)
“同時也有右的干擾,概括起來就是全盤西化,打著擁護開放、改革的旗幟,想把中國引導到搞資本主義……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P.229)
我把湯參事的理論與馬克思的理論、鄧小平的理論對照,得出結論:湯參事的“國企壟斷,不能賺大錢”的理論,是資產階級的理論。我們一定要按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依《憲法》,把國企做大做強,為人民賺最大的紅利。(2014年7月26日15:58完稿,22:12修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