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部分媒體專家對《歸來》評價甚高,說什么“經典”“還沒有之一”,按你們的邏輯,高得似乎超越了珠穆朗瑪。既然你們如此抬舉《歸來》,相必《歸來續集》呼之欲出了,這也是與美國接軌嘛。筆者試著搞了續集的三大猜想,不知張導如何看待,還是大家來評判吧,因為,這是民主和自由的具體體現。
第一個猜想:《歸來》之后是《下崗》。數千萬人下崗,男女主人角的女兒丹丹也下崗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那個慘就甭提了,喝口涼水都塞掉了牙,比《秋菊打官司》難上何止千萬倍都不止,觀眾看得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整個影院哭得哇哇的、哇哇的... ...
大幕徐徐拉開,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大背景:萬千國企改制,數千萬職工下崗,浩浩蕩蕩,丹丹恰巧是其中的一員,夫妻雙方齊下崗,悲悲戚戚把家還,回家還不敢對臥床的父母講,更不敢對人見人愛的乖巧女兒言,強裝笑臉... ...
為啥下崗?廠長不是人,美麗的丹丹斷然拒絕并扇了其一記耳光。雖然兩口子是多年的先進工作者、勞模... ...代價很簡單,夫妻倆同一天下了崗。堅強的丹丹上訪多年,最終失敗,因為,國企已經變為私企。丹丹生活的悲慘,寫不下去,筆者淚已過頰... ...
聊點高興的,丹丹給女兒取名“瓊花”,因為,她的芭蕾舞瓊花夢壓根就沒有破滅。女兒深知父母生活之艱辛,她很出色,終于登上了《春晚》,坐在電視機前,戴著老花鏡丹丹,淚水噴涌而出,長滿老繭的雙手不停地擦著電視屏... ...。然,第二天一部分人就對《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口誅筆伐......。更令她自信、欣慰的是,更多的人民群眾和有志之士站出來了,鼓掌、叫好、力挺......
第二個猜想:《歸來》續集《移民》。為何移民?當官了、貪污了、養小三了,貪官因小三東窗事發,移民出逃了。最終被引渡回國,接受人民的審判——無期徒刑,女兒也受到牽連... ...無需多言。
第三個猜想:《歸來》之后《醬缸》一壇。一女孩懷著明星夢來北京學藝數載,有過《蝸居》失敗,周旋于張三某、張四某、張五謀等導演之間,都答應娶她,但最終花落去...。她出名了,然“潛規則”害人不淺,何談愛情與幸福?一壇《醬缸》,入獄的入獄、吸毒的改造、嫖娼的... ...以丑為美,招搖過市,竟然成了榜樣。一壇醬缸,一地雞毛。
張藝謀,能拍,也應該拍,但他卻不拍,也拍不出來。為啥?立場!
本來寫了五千余字,盡數刪掉...
三個猜想會實現嗎?YES!現在不拍,10年、20年、30年后呢?50年呢、100年,101年呢,總有一天是要拍成電影或連續劇的,因為,文學藝術來自生活嘛。
這是歷史規律,還是鐵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