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黎陽:構思當代版“歸來”

黎陽 · 2014-06-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還可以假設一下“趙紅霞歸來”、“黃海波歸來”、“薛蠻子歸來”、“文強歸來”……總而言之“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完全可以盡情設想出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無比悲摧的當代版“歸來”結局。

  “歸來”從頭到尾大打人性牌、溫情牌,竭力渲染貶低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如此看來,張藝謀似乎很講人性,很重親情,很把這些東西當回事。如果當真如此,那如今中國社會扭曲人性、摧殘親情的素材簡直到處都是,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完全可以用來構思當代版的“歸來”——不知張大導演有無興趣也拿來大肆渲染貶低、以證明他當真“講人性、重親情”、當真容不得任何扭曲人性、摧殘親情的人間慘劇?

或許《歸來》籌備之時,老謀子早就算準將會收獲更多的爭議與票房。圖為電影開機儀式現場。

  1.不認父母

  “歸來”中的女兒因跳主角而不認父親。如今因房產財富而不認父母的子女呢?因一輛豪華汽車、一部新型手機、一套時髦衣服甚至一次網聊而跟父母撕破臉皮甚至鬧出人命的“小皇帝”們呢?這難道不算“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難道不算人間慘劇?難道不該渲染貶低?——這類不認父母比“歸來”中爭跳主角的特例普遍得多吧?典型得多吧?現實意義大得多吧?

 

  2.揭發父母出賣家庭

  “歸來”只說主角陸焉識是勞改犯,沒有說犯了什么罪。既然沒說犯什么罪,那原則上講就不能判斷其女對父母的揭發是對是錯。不能判斷是對是錯又對女兒的揭發持否定態度,本身就樹立了一個是非標準:“為尊者諱,子為父隱”——“不管什么罪,揭發父母出賣家庭都不對”。 .

  既然如此,那家中藏有上億現金的貪官呢?制造昆明火車站兇殺、烏魯木齊爆炸那樣罪惡的恐怖分子呢?他們的家屬子女該不該“揭發父母出賣家庭”?是按法律和道義“大義滅親”,還是按“歸來”給出的標準“大親滅義”?如果“大親滅義”,那如何處理這樣的家屬?是“知惡不舉與惡同罪”、“知情不報等同包庇”;還是按照張大導演通過“歸來”而實際樹立的標準——“為尊者諱,子為父隱”、“不管什么罪,揭發父母出賣家庭都不對”、“人性高于法律、親情重于原則”而不予懲處?如果毫不留情嚴懲知情不舉的包庇犯,那人家把責任推到張大導演頭上怎么辦?——我是跟張藝謀的“歸來”學的:“不管什么罪,揭發父母出賣家庭都不對”。既然這個電影能公演而不受否定,可見這個原則成立。既然這個原則成立,那就不能懲罰我。要懲罰我,必須先否定這個電影,先懲罰教唆犯。不懲罰教唆犯卻懲罰我這個受害者沒道理……如果網開一面不予懲處留有死角,那又如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創造一切機會鼓勵保護一切知情人揭發案情?又怎么可能真正反腐反恐?究竟是要小家庭的小人性,還是要社會安全的大人性?……這可是毫無含糊余地的大原則、實實在在的大問題。不把這個大原則大問題弄清楚,張藝謀就算攤上事了,而且攤上大事了。

 

  3.夫妻不相認

  “歸來”中妻子經神受了刺激而不認丈夫,而如今的現實呢?互不相認的夫妻還少嗎?——為房產、為孩子、為財富、為二奶小三直至n奶而假離婚、假結婚、弄假成真、弄真成假、翻臉不認人、反目成仇、毀滅家庭、鬧出人命……沒受刺激的比受刺激的還來勁,更不用說故意裝成受刺激了。(不知張大導演今天還能不能找出“歸來”中描述的那種“選擇與失憶的愛人默默相守、永恒等待”的夫妻、能找出多少?)所有這些難道不都是“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哪一樣不比“歸來”中的不認丈夫的情節更震撼、更有現實意義?如果張大導演真那么講人性、重親情,對如此豐富多彩又觸目驚心的題材豈能視而不見? .

 

  4.社會冷酷無情、摧殘人性

  “下崗工人舉家自盡”、“患病老人怕拖累子女而自殺”、“孩子考上大學父母自殺”、“黑磚窯”、“拐賣婦女兒童”、“外企女高管地鐵口暈倒死亡 50分鐘無人相救”……所有這些哪一樣不是渲染貶低“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的極好素材?哪一樣不能用來構成當代版的“歸來”?

 

  5.超越時代盡情發揮

  “公知”說,“歸來”的意義在于描述“中國人無盡的苦難中的平凡的一章”。如果是這樣,那張大導演還太保守,太不徹底:拼命表現了半天苦難,卻留了條光明的尾巴——揭發父母、出賣家庭的子女后悔了,兩口子之間的結局是老傳統的“忠于愛情”、“始終不渝”、“選擇與失憶的愛人默默相守、永恒等待”。當代版的“歸來”當然該趕時髦,當然該打破一切老的條條框框,超越時代盡情發揮——主人公歸來發現老婆早另跟人了,私生子一大堆,為爭家產財富打得頭破血流,最后連個癡呆的都撈不上,更不用說“默默相守、永恒等待”了——這樣表現“中國人的無盡的苦難中的平凡的一章”、“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不僅更生動、更徹底,而且更真實,更有代表性。 .

  比如趙作海,平反了冤獄得了賠償歸來后,為爭那點賠償家里鬧成一鍋粥,兒子不認老子,什么親情人性都沒了。以這樣的故事為例構思當代版的“歸來”,豈不比“子女后悔、默默相守、永恒等待”更能表現“中國人的無盡的苦難”、“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

  舉一反三,還可以假設一下“趙紅霞歸來”、“黃海波歸來”、“薛蠻子歸來”、“文強歸來”……總而言之“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完全可以盡情設想出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無比悲摧的當代版“歸來”結局。

  張藝謀給“歸來”安排了個“默默相守、永恒等待”的結局實在有點諷刺,因為他在自編自導自演的當代版“歸來”中給自己前妻肖華安排的結局完全相反。回顧張藝謀的發跡史,可以說沒有肖華就沒有張藝謀——在張藝謀什么都不是、跟幾個人一起追自己、父親堅決反對時選擇了他的是肖華;在張藝謀因超齡而被高考拒之門外的近乎絕望情況下動用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直接找文化部長黃鎮特批、使他起死回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是肖華;利用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機會廣泛閱讀搜尋最適合發揮張藝謀特長的劇本、發現并向張藝謀推薦莫言的“紅高梁”、使張藝謀一炮打響從此大紅大紫的是肖華(見附錄)……肖華對張藝謀來說不但是妻子,不但是慧眼識人才的伯樂,而且是有再造之功的大恩人。但張藝謀的“紅高梁”一炮而紅、拿了“金熊獎”、大紅大紫地“歸來”之后給她安排的結果是什么?“我和我愛人的結合是農村插隊時的誤會”、“我的感情已經是回不來了”、“別人愛說什么讓他們說去,陳世美也罷,王八蛋也罷,我不是為別人活著。再說,別人說什么都是扯淡,包括我父母和朋友”、“你看那些小青年,就很明白,好就在一起,沒感情就分手”……看看這活生生的事實,再看看同一個張藝謀如今在“歸來”里大肆渲染“默默相守、永恒等待”,什么滋味?什么感受?張大導演如果以自己的風流為榜樣安排陸焉識的后來,以肖華的遭遇為樣本安排馮婉喻的下場,再給紡織工人丹丹安排個“下崗分流”、當“性工作者”的結局,那豈不把“中國人的無盡的苦難”、“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表演得淋漓盡致了?只有如此結局的當代版“歸來”,才算“與時俱進”、“淋漓盡致”。 .

  如果張藝謀們說,不行,“公知”的苦難才算苦難,下崗工人、失地農民、復轉軍人的苦難一概不算苦難,要表現“中國人的無盡的苦難”、“社會大環境對人性的扭曲、對親情的摧殘”就非“公知”不可,非毛澤東時代不可,因此“歸來”那樣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慘慘凄凄切切”只能有歷史版,不能有當代版;那何不索性明碼實價標出來:中國只有“公知”算人,只有“公知”的人性才有資格進入藝術,下崗工人、失地農民、復轉軍人概不算人,再苦再慘也休想登藝術廳堂?那樣至少能讓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農兵不再做白日夢,不再為極少數“公知”們浪費感情糟蹋眼淚,這多少也算個善舉。

 

  附錄:張藝謀的前妻肖華描述:張藝謀腐化墮落的經過

  http://laochen07.blog.sohu.com/60962407.html

  2007-08-23 16:29

  一九七八年張藝謀打聽到北京電影學院要招生,心里就暗暗下定決心,積極做著準備。我的心情和他一樣興奮而緊張。我千方百計地到處給他借書,幫他整理材料。張藝謀精心地裱糊好許多硬紙板,把自己拍攝的好作品收集粘貼成冊,并詳細地將每一張的拍攝經過寫成文字附在其中。五月份他利用一次去沈陽出差的機會,把這本冊子帶到北京去找招生的老師們看。那幾個老師把張藝謀的作品傳著看一遍,都面露喜色,非常欣賞,說:“從來沒有見到過攝影基礎這么好的考生!”但一問年齡就直搖頭。張藝謀那年已二十八歲,攝影系最大年限是二十二歲,他已超出六歲。這些老師都是搞專業的,作不了主,他們對張藝謀說,他們向學院反映這個情況,建議他先返回西安,等待西安考點的招生組去。 .

  來西安招生的電影學院的老師們對張藝謀也極熱情。他們都很欣賞張藝謀的攝影才能,卻又為校方不能放寬招生年齡而替張藝謀惋惜。他們對張藝謀講了許多鼓勵的話,并主動表示要盡力幫助他。老師們還到過陜西省文化局,反映了張藝謀的情況,向他們竭力推薦張藝謀,請求他們幫助張藝謀,使他能發揮才能。誰知對方反而嫌這些老師多事,當面頂了回去說:“你們好好招你們的學生,少管這些閑事。” 當時和張藝謀一起報考的還有兩個小青年,一個叫王進,現在在西安美院搞攝影工作;另一個叫吳俊,現在在西安晚報當記者。當年他們都很佩服張藝謀,把他當老師看待。結果這兩個小青年都拿到了準考證,張藝謀卻因年齡關系,連考場都沒能夠進去。王進人踏實、勤奮,基礎也不錯,張藝謀認為他有希望,就把自己所知所會盡數教給他。我說張藝謀:“你自己連考場都不能進,還好為人師。”張藝謀深沉地說:“這次可能沒有什么希望了,我如果幫助王進考進去,那以后我求他在學校里幫我借些好的攝影書籍,就有可能了。外面很少有這些書籍,我想系統地學習一下,我真是不甘心啊!”聽了他的話,我真傷心,不由得哭了起來。他勸我不要難過,不要哭,說道:“這不算完,我還要努力,憑直覺我感到這不是最后的結局。”

  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在最后的努力中成功的!的確,這不是最后的結局。正當我們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時候,接到了姐姐和姐夫的來信,這封信使張藝謀上北京電影學院的事有了轉機。

  我姐夫叫王滌寰,現在北京《中國烹飪》雜志擔任攝影記者。他是“老三屆”高中六六級的學生,酷愛攝影。一九六六年高中畢業時他的報考志愿表上填寫的就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誤他終于沒能上成學。當他知道張藝謀考電影學院碰壁的事后,決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 .

  姐夫在信中說,讓張藝謀把他所有的作品再精心挑選制作一番。凡是上乘之作都不要拉下,再寫一封表明心跡的信,一同寄給他。他已設想了“通天”的辦法,要把這本作品和信直接送到當時的文化部部長黃鎮手中。這雖是孤注一擲的辦法,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為自一九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國家急需人才,破格錄取也有先例。他要我們快點準備。我和張藝謀真是萬分高興。張藝謀接連干了幾夜,把他的作品集子作了充實,又給黃鎮部長寫了封非常懇切的長信,表達了自己上學的渴望,寫好后馬上就寄了出去。

  王滌寰接到作品和信后,立刻找到和他交往甚密的著名老畫家白雪石先生,將張藝謀的情況一一如實相告,求白老先生幫忙。白老先生一口答應下來,表示他愿意舉薦。黃鎮部長不僅是革命家、外交家,也是藝術家。周末經常請一些老畫家、老藝術家到他家里作客,白老先生就是常客。當王滌寰把作品和信交給白老先生后,可敬的白雪石老先生沒有拖延一點時間,周末就將這些材料帶到了黃鎮部長家里,他先把張藝謀的這些攝影作品給漫畫家華君武先生看了,華君武先生大加稱贊,黃鎮部長看后也極欣賞,認為是個人才,就委托華君武先生辦理這件事(華老先生當時是文化部秘書長)。華先生馬上打電話給北京電影學院,轉達了黃鎮部長的意見,建議破格錄取張藝謀入學。為此,北京電影學院專呈文化部一份報告,反復強調年齡大,學攝影不合適。的確,按以前的規定攝影系畢業后只能做二助理,二三年后才能升大助理,再熬二三年才能當副攝影,要成為獨立拍片的攝影師還得拍上幾部片子才行,得要熬上七八年。 .

  黃鎮部長看了報告后作了批示,說年齡大少學兩年。四年長了,上兩年也行嘛!人才難得。華君武先生又親自前往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經過研究考慮,給張藝謀的單位咸陽國棉八廠發了一個電報并寫了一封信,通知張藝謀速赴北京。

  他走后,我一直處在焦慮不安中。他終于要回來了!在火車站站臺上,當我第一眼看見他臉上那掩飾不住的高興的表情時就猜著了八九分,但還是急不可待地問:“怎么樣,行嗎?”他笑著說:“當然行了。”在與他相處的這些年中,我第一次看到他笑得這么坦然愉快。 .

  張藝謀的夙愿終于實現了!

  我由衷地為張藝謀的入學而激動,也為自己的選擇而自豪。在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被推在人群之外的時候,我和他相愛;在他內心世界最痛苦的時候,我和他相親。我所做的這一切,終于以這樣的形式得到了社會的承認,這是多么令人歡欣鼓舞的事啊!

  當時我們廠和國棉八廠的許多人,在我面前委婉地表示對我們婚姻前景的擔憂,但我心中異常坦蕩。我相信我們的愛情是一種志同道合的愛情,我們的結合是這種愛的必然結果。

  張藝謀也非常氣憤一些人的庸俗之見,為了表示他不變心的態度,他主動在國棉八廠開了證明信來到興平,我們領了結婚證。

  一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久,日本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評比揭曉了,《老井》獲得了四項獎。消息傳來,西影廠一片振奮。

  10 月17日,張藝謀從北京回來了。晚上九點多鐘,我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只見張藝謀臉色灰黃,神態沮喪倦怠地站在門口,我趕緊接過他身上的提包。心想,以前他當攝影師、演員時,每次拍完戲回來,從沒這么疲倦,當導演真不容易,這么累人。現在才拍了一部戲就累成這個樣子,將來年紀再大一點,身體哪能吃得消呢? .

  10月23日下午,我打開柜子找出張藝謀的干凈衣服,隨手把臟衣服扔到洗衣機里。在開動洗衣機之前,我習慣地把每件要洗的衣服的兜都掏了一下,從張藝謀衣兜里掏出不少東西,有一封撕去信封正面的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隨手打開信,一下愣住了。

  信劈頭第一句:“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接著寫道,“我的眼睛還很疼”,是“小楊到學校打了我。鬧過之后,現在校園里都在議論這件事,大家猜測我外面有人,也有人猜到了你。聽說系里要找我談話,我已做好了準備,等他們來找我,我就向他們說清楚。他們能理解更好,不理解我也不在乎。我認為,只要把事情說清楚了,也就沒人敢動我了,……”“我認為人要活的自在,要勇敢地去追求幸福、愛情,你應該得到幸福和愛情……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復,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幸福……”“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賴在我懷里的樣子可愛極了!再有幾天我們又可以在一起了,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干不完的事,哈哈,你知道我們干不完的事是指什么嗎?”…… .

  我的腦袋全麻木了,不斷地嗡嗡作響。我呆呆地坐了十幾分鐘。看看躺在床上睡覺的張藝謀,又看看信末的署名,我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可信還在手里嗦嗦地抖動著。我不知道該干點什么才能穩住我混亂的心情,我來到廚房,沒活找活地做著什么,直到兩點的鬧鐘鈴響過。張藝謀起來大概是看到桌子上那堆從他口袋里掏出的東西,感到不妙,他高聲地問我:“我的臟衣服呢?” “在洗衣機里。”我在廚房里回答。他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到洗衣機前,提起每一件衣服掏衣兜兒,然后在房子里轉了幾圈,走到廚房來問我: “看到我的信沒有?” “看到了,但我不給你。” “你要怎么樣?想張貼出去嗎?” “沒這個打算。” “把信給我。”他堅決地說。 “不給。”我更堅決地說。他焦急地看了看表,開門走了。整個下午我都是暈暈沉沉的。

  下午六七點鐘張藝謀回來了,說他還沒吃飯,我給他下了一碗面條,自己不想吃,就默默地坐在床上看著他吃。我腦子里一片混亂,似乎喪失了思維能力。張藝謀一邊吃,一邊對我說:“這件事我本來沒想瞞你,回來后一直很忙,想等忙完后再告訴你,在山東我們倆還沒有什么,到寧夏后,發生了那么幾次……,就是這么回事。”他故意把事情說得很平淡,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我胸口堵得難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

  我一夜沒有合眼

  錄完臺詞大約一周光景。一天晚上張藝謀氣勢洶洶地回來問我:“是不是你把那些事告訴了她的男朋友?” “莫名其妙,我怎么能認識她的男朋友?”我生氣地說。

  “那又是誰說的?誰這么愛多管閑事?”他搖著頭,自言自語道。一會兒他態度緩和下來對我說:“她打來電話,說她的男朋友又去打了她一頓。”看看他那認真的樣子,我哭笑不得。

  隔了兩天,中午我和末末正在午睡,張藝謀開門進來。我聽到他用鑰匙開門的聲音,沒有睜眼,也沒有理會。誰知他直奔床前,用手指敲著我的頭,他可從來沒有這樣粗暴地對待過我。我睜開眼,疑惑和驚愕地看著他。他瞪著眼睛說:“你到底給她的男朋友說過這件事沒有?”我忽地坐起來,怒不可遏地對他說:“張藝謀你別昏過了頭!”

  “那別人怎么會知道得那么詳細?”他火氣也很大。“那個男的什么都知道了。她說肯定是你老婆說的,我也覺得別人不可能。”我一聽再也忍不住了,說:“她說是我說的,你就認為是我說的?她算什么,我看說不定,還是她自己說的,玩弄把戲,給你施加壓力。你既然這么不相信我,你就走好啦,我不要聽你這些臭事。”他一邊往外走,一邊狠狠地說:“我現在回家去問,是不是家里說出去的,以后我就按我自己的意愿行事。”“啪”的一聲把門關上走了。末末早已被吵醒,鉆在被窩里不敢動,見張藝謀走了,一把抱住我,帶哭腔地說:“爸爸為什么和你吵架?”我緊緊地摟著孩子,淚流滿面。晚上張藝謀回來了,他的神情不再那么兇,很憂郁,和白天不大一樣。 .

  “你回家了?是家里說的嗎?”我問他。

  “不是。”他輕輕地說。我們都沉默著,他點上煙,慢慢地抽著,好一會兒才說:“如果是你或家里人說的這件事,我還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我感到這是有人別有用心,想借這事給我好看,整垮我。這件事如果傳出去,大家一定會像我獲東京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一樣驚奇,因為我給外人的印象是個很正派的人。在中國,這種事就能使個人身敗名裂……。我不認為有這種事的人都是壞人。她說她男朋友揚言要來西安找我算帳,我告訴她,叫他不用來西安,我會去北京會他的,他能把我怎么樣?家里讓我把事情都推凈,躲起來,我認為這樣做才是壞人。作為我,現在有的榮譽已經夠了,我不想再干了……”他一個人自言自語地說了好久,他的情緒頹喪到了極點。看看他那削瘦、灰黃,幾乎失形的臉,我心中不由地憐憫起他來,就勸他說:“別再說了,別再同自己較勁了,你先睡吧,這樣熬下去,你身體會垮的。”他揚起頭深深嘆口氣,掐掉煙頭,說:“我也感到自己早晚會大病一場。”他躺在被窩里還在嘟嘟嚷嚷,“……她說她不想再上學了,她想給我生個孩子,……”我很氣憤,但又怕傷了他,沒再說什么,熄了燈,背轉身去不再理他。他嘆著氣睡著了,而我卻一夜沒有合眼。

  我眼中的一切都成了虛幻

  11月26日,張藝謀為《老井》的事去參加夏威夷電影節。這是他第二次去夏威夷。 張藝謀走后兩天,也就是11月28日,上午我正在上班,接到一個電話,是個男同志打的,他問:“你是肖華嗎?”

  “對,我是。”

  “你知道我是誰嗎?”打電話的人突然問。“我是××的男朋友,我叫楊××。”

  “你給我打電話有什么事?”我雖然感到意外,卻并不吃驚,淡淡地問。

  “你知道張藝謀和她的事嗎?”

  “知道。”

  “他們太不像話,太不道德,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打算怎樣辦?” “無可奉告。”

  就在這次接了電話不久,末末生病了,我幾天沒能上班。一天下午三點多鐘,我們圖書室的一個女孩跑到家里來找稱,說:“圖書館有你的長途電話,北京打來的,可能是末末爸爸打的。”來到圖書館拿起電話,一聽又是楊某,他說:“張藝謀已從夏威夷回來了,你知道嗎?” .

  “知道。”

  “張藝謀一回來就去找她,有兩天時間到處找不到他們倆。他給她買了許多化妝品,還有首飾。我見到了張藝謀,和他談了一次話。我問他,聽說你愛人很不錯,你這樣做對得起她嗎?張藝謀說,我和我愛人的結合是農村插隊時的誤會。……”

  開始我還有點漫不經心,聽到最后這句話,我的心就像被尖刀猛地捅了一下,下面的話就再也聽不清了。雖然我知道從楊某那里不會聽到關于張藝謀的好話,但這一句話我相信不是編造的。如果張藝謀沒有說過類似的話,楊某也不會知道我們在農村插過隊,也不會想到用這句話來刺激我。 .

  一連幾天我的心都在絞痛,農村三年的美好歲月和真摯感情在我的心里是那么的純真和圣潔,曾幾何時竟然被說成是一場誤會,我實在接受不了這個可惡的字眼,我的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蹂躪。

  元旦過后不久,張藝謀從北京回來,那天夜已經很深,末末睡熟了,我們倆圍坐在火爐旁,他問我:“楊××給你打過電話?”

  “打過。”

  “他跟你都說些什么?”

  “你還真想聽?”

  見他點頭,我就把所能記住的,一字不拉地轉述了一遍。 我問道:“你說咱們倆的結合是農村插隊的誤會,是嗎?”

  “原話不是這樣說的,”他急忙辯解。

  “原話不是這樣說的,但也是這個意思,對嗎?”我憤怒了,“你為什么不說實話?你現在連過去自己的真實感情都不敢承認,什么原因使你這樣卑鄙?”他不作聲。此時我真正痛切地感到我和張藝謀之間的小裂痕已成為溝壑,再要填平它,該是多么困難。如果他能挺著胸脯對別人承認:那時在農村我愛肖華,現在我又愛上了別人。我還會認為張藝謀是個堂堂的七尺男兒。然而,我失望了。他的身影在我眼里開始佝僂萎縮。

  盡管這時我清楚地感到張藝謀已和我離心離德,可我還是不愿他由此沉淪,我從心底里希望他能繼續穩步地向前走,不至半途而廢。廠里要送《紅高梁》到上海、福州等地舉辦“首映式”,張藝謀在家心緒惶惶,想去參加。我勸道:“你還可以輝輝煌煌地干十年,還應該能拍出更多的好片子。一部已完成的片子就不要再為它無價值地浪費時間了,好壞自有大眾評說。你應把精力集中在下一部的新片上。”但他不聽,他也聽不進去,最終還是迫不及待地走了。 .

  他這一走直到西柏林電影節結束后才回來,西柏林電影節的日期是2月14日至2月23日,正好把一九八八年的春節奔在當中。

  這個春節我們過得陰冷而又灰暗。

  2 月23日,是西柏林電影節的最后一天。十一點多了,女兒末末早已入睡,我躺在床上睡不著,忽然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吳天明的愛人穆淑蘭。她說:“肖華,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紅高梁》在西柏林電影節上得獎了,還是大獎,金熊獎!”剎那間我清楚了,我心里盼的不是這個好消息,我不由得脫口而出道:“我多么希望不得獎。”話出口以后,我自己也有點驚異,我怎么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穆淑蘭說:“你應該高興,為西影廠也應該高興。”

  “對,我為西影廠高興。”我真情地順著說。

  穆淑蘭走后,我又重新躺在床上,我心里一點高興的影子都沒有。回想起一九八五年初,張藝謀第一次得最佳攝影獎,我那時的心情像是在做夢,興奮得不敢相信會是真的。而今天他得的這個獎要比那個金雞獎大得多,我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心中還隱隱地泛著悲哀。 .

  3 月3日張藝謀從北京回到西安,廠里歡天喜地地組織人員去迎接,吳天明特別叮囑我一定帶上末末去飛機場,托兒所的阿姨也指定末末去接爸爸。我叮囑女兒見到爸爸一定要像在家里一樣親熱,不要怕周圍那么多的人,想對爸爸說什么就說什么,想親爸爸,想抱爸爸都可以,都應該。因為爸爸拍的電影得獎了,得了個很大很大的獎,爸爸很了不起。末末眨著眼睛聽著我的話,不住地點頭,看得出孩子心里很自豪。

  時間會證實一切

  3月6日是個星期天,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天我和張藝謀帶著末末,一塊回他媽媽家。走到汽車站,張藝謀說:“我們不坐車,走著回家吧,路上說說話。”我欣然同意了。我們順著城外的馬路走著,末末在一旁蹦著、走著,時而離我們近,時而離我們遠。 .

  看來他早已做了準備,打好了腹稿,他轉著彎子由遠到近,又由近到遠地說著。我心中已明白他今天要干什么了,就一聲不吭地等他這個過門曲奏完。足足五分鐘了他還沒有完的意思。我就說:“行了,你的鋪墊也太長了,就直說吧!”

  “我的感情已經是回不來了,我想和她在一起,過另外一種生活。”他說,“別人愛說什么讓他們說去,陳世美也罷,王八蛋也罷,我不是為別人活著。再說,別人說什么都是扯淡,包括我父母和朋友,關鍵是你的態度。你要不同意我就只好走最后一條路,背井離鄉,浪跡天涯。”

  “請便,你愛去哪就去哪,愛什么時候走就什么時候走。”我既不憤怒,也不輕松地對他說。

  “難道你非得要我償還你為我付出的嗎?”張藝謀深深地嘆著氣說。

  他不提這句話倒好,聽他這樣說,我心中的酸甜苦辣一齊涌了出來,滿胸、滿咽喉都被堵塞得疼痛難忍。我臉色慘白,說不出一句話。

  見我半天不說話,他又說道:“你怎么不明白,現在的環境是什么樣子。你看那些小青年,就很明白,好就在一起,沒感情就分手。”我心里在說,你有什么資格在我面前談論感情!

  “再過五年、十年,那時社會潮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一定會變的。”他繼續說著。

  “很可能。真可悲我不會跟潮流。如果我再年輕十歲、二十歲,可能就會明白,可能比你還明白。我已三十七歲。你也三十八歲了,我們都不年輕,都不是小青年了,我們相愛了十幾年才結婚,所以離婚也不能這樣輕率。”

  “你就非要碰個魚死網破,三敗俱傷嗎?”張藝謀有些惱怒。

  “哼,我已被傷得心在流血,不怕再受傷害。你們傷害別人這么輕松,這么心安理得?!到了自己達不到目的的時候就暴跳如雷?”我憤憤地說。

  張藝謀沉默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說:“那我只好背井離鄉了。有人也勸過我說,這樣做不值得,我現在感覺不到,如果我以后真落了這樣的下場,我自己活該。只是請你不要把我的打算告訴任何人,否則,我們就成了仇人。”

  “你用不著威脅我,該怎樣做我自己知道。”我對著他說。到了他家,我們倆都盡量裝著沒有發生任何事的樣子,誰也沒提路上的談話內容。

  晚上回到家,他又提起了這事。這次是換了個方式,幾乎是用哀求的口氣:“我們把事情辦了,以后我會愛末末的,我要讓她受到最良好的教育。”我不由得笑出了聲:“算了吧,你別開空頭支票了,你愛不愛孩子我太知道了。這五年來,你盡過多少做父親的責任?現在你竟能不顧對一個幼小心靈的傷害,還提什么以后!”他仍是那樣低聲下氣:“人會變的,我一定會愛孩子,我要用我的影響為末末創造一切條件。”我什么都能忍受,但我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女兒末末的傷害,對孩子,心靈和感情的傷害,因為這將會影響她的一生啊!為了自己的感情需要,而去犧牲女兒的感情;用我們母女的痛苦,來換取自己的滿足,還認為能用自己的影響來彌補一切,那不是太可笑太荒唐了嗎?我相信末末長大成人后,她一定會說:“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一顆做爸爸的心。” .

  我們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張藝謀在我腦海里的影子越來越遙遠。雖然在我的心底里永遠有一塊圣潔的土地,雖然這塊圣土已被玷污,但我依然懷戀著皆日的純真和誠實。是呀,一個從年少時就在艱苦環境中拼搏出來的人,竟也會那樣軟弱。他能克服許多常人無法克服的困難,但卻永遠不能戰勝自身的欲念和自私。《紅高梁》塑造了一個有作為的導演,也最終熄滅了那顆曾經真誠過的心。在我與張藝謀二十幾年的交往中,我似乎成了一個悲劇人物,但我相信張藝謀也不會例外,時間會證實一切!

  《紅高梁》主題歌一再鼓勵要“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但愿這不是一種以極端形式表現出來的叫喊。對于一個誠實的人來說,應該無所畏懼。我不會更多地表達自己,但我將無所畏懼地走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也將一如既往地向世界奉獻著真誠、善良和純潔,我相信這個世界最終會屬于真誠與善良!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AV精选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久久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 |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