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某一天,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節(jié)目,記者采訪某人,被采訪者想說2014年上半年一定要如何如何,為了強調,他鏗鏘有力地說要在“6月31日”前怎樣怎樣。新聞編導似乎也沒有意識到有什么問題,打出的字幕也是“6月31日”。采訪的究竟是啥,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了,只是這個實際上不會出現的日子一直還記得。
商務印書館是我們國家出版業(yè)的重鎮(zhèn),我有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圖書,出版社出版圖書,一般會有版權聲明(也有不作版權聲明的),一般是這樣的:“版權所有,侵權必究。”不知從什么開始,商務印書館的版權聲明變成這樣:“所有權利保留。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閱讀是一種使用方式,引用也是一種使用方式,嚴格說起來,可以理解為人們不要買商務版的圖書了。我想,這肯定不是此出版社的意思。
李陀、陳燕谷先生主編的《視界》自2000年第一輯出版以來,在知識界影響很大。我這里想說的僅僅是其中一個詞的翻譯,其文章的標題是翻譯的。就在第一輯上,有汪暉的文章《分歧究竟在哪里?——<死火重溫>序》,譯者把“死火”譯為Old Ashes,而這個詞,典出魯迅先生,只能直譯,意譯為陳灰,意思完全不對了。
華為和老干媽這兩家企業(yè)堅持不上市,也算是一個網絡話題。數年前,自己有機會向股市的一位管理者請教,得到的回答是:企業(yè)上市有其融資的考量,并不是所有的企業(yè)都必須要上,這要看是否需要。很多人說,看不懂中國股市。也許是不少上市企業(yè)把手段與目的倒置的緣故吧。
國企改革是經久不息的話題。最近有一中石油買出優(yōu)質資產這一關注度頗高的新聞,其“負責人”很委屈地表示,“西氣東輸管道是中石油最值錢的項目,是最優(yōu)良資產,盈利能力強,如果不是優(yōu)良資產也沒有人愿意買。就像老油田包袱那么重,沒有哪路資本會愿意購買。”這很有意思:不引入其他資本就不叫國企改革,不良資產又無人問津,所以國企改革的方向就是買出優(yōu)質資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