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向登上仁愛礁的菲律賓人發送“歡迎來到中國”的短信,值得嘉許,不過仔細琢磨卻覺得不是滋味,島礁都被人家占了,我們還在玩“短信護礁”的把戲,這是世界大國應有的風范嗎?況且,侵占該礁的不是美俄日印等強國,而是彈丸小國菲律賓,面對如此弱敵,我們居然百般溫柔,如果是強敵,我們敢亮劍嗎?
這讓我想起1988年3月14日的南沙海戰。當時越軍妄圖憑借軍事優勢圍我官兵、占我島礁,氣焰極度囂張。我海軍指戰員不畏強敵,僅以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1人受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820噸級武裝船2艘,擊沉小艇2艘,重創越軍最大的、也是唯一的4100噸級大型登陸艦,繳獲越南國旗1面,殲敵近200人(也有說法稱越艦船傷亡及失蹤約400人),俘虜9人的輝煌戰績,收復赤瓜礁、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使我軍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
不過,此次勝利是艦隊指揮員陳偉文以“犧牲個人前途,甚至冒著坐牢的危險”為代價,違抗上級命令獲得的,因為當時為了所謂改革開放大局,高層領導嚴禁開戰。沒想到中方的忍讓不僅沒能換來和平,反而勾起越南的貪欲。越軍有恃無恐,他們派艦艇包圍并侮辱我海軍,妄圖從氣勢上壓垮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占領赤瓜礁。陳偉文不畏強敵,果斷開戰,打得越軍措手不及,使其在軍力占優的情況下大敗而歸。現在想來,如果我軍消極避戰,赤瓜礁等島礁肯定會丟,我軍官兵還可能被俘。可見,雖然陳偉文擅自開戰,但對國家和南沙長期有利。遺憾的是,海戰歸來,迎接凱旋官兵的不是鮮花掌聲,而是等待處理的命令,因為他們違抗軍令,“干擾”了改革開放的大局。
舍生忘死打敗侵略者,回來卻要受處理,如此怪事,世所罕見。好在主持軍委工作的楊尚昆同志秉持正義,義正詞嚴質問某些人:“南沙是我們的嗎?這海戰不是打贏了嗎?那還查什么?”,才使局勢出現轉機,參戰官兵轉瞬間由違紀人員變成國家功臣。
雖然南沙海戰以喜劇收場,但也大挫我軍士氣,使其在侵略者面前變成縮頭烏龜,以至于仁愛礁1999年5月9日被菲律賓侵占時,軍方無動于衷,如果當時能奮起還擊,中國移動還需要“短信護礁”嗎?反觀俄羅斯,面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挑釁不惜一戰,一舉挫敗西方圖謀,不僅沒有影響國家發展,反而凝聚了人心,贏得了尊嚴。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要想擺脫南海困局,必須破除“改革開放高于一切”的魔咒,執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斗爭策略,在國家核心利益面前絕不退縮,否則會招來更多的麻煩。(2014-4-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