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奉行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國民情感飽受壓抑。近兩年,中國部分調整了外交策略和外交手法,壓抑情感有所釋放,甚至還出現了國民意識集體噴張的態勢。這些變化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充實了國民自信,壞處是容易被表相沖昏頭腦。
最近,我看到某些專家開始在各大電視媒體大話如雷地評論世事,感覺中國已經是世界格局的定局者了,個別專家居然把中國劃出防空識別圈看成是中國分配太平洋利益圈的開始,有點激動過頭了。
在我看來,中國一系列強硬表態和強硬行動最多只能表明自己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更加堅定和自信,只能表明新班子有逐步收復被侵蝕國家主權利益的決心,絲毫不代表中國有制定世界規則的能力和想法,更不能說明中國有奢望分配太平洋的利益圈子。
判斷中國是否具備世界大國地位和權利分配能力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條,滿足不了這幾條,先還是少講些過頭話。
其一:中國是否有能力實現國家統一?到目前為止,夠資格做世界大國的國家,沒有一個是處于分裂狀態,沒有一個大國的領土需要看另一個大國的臉色行事,如果一個國家連自身的完整性都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證好,做世界大國恐怕難有追隨者。
其二:中國是否能夠把失去的海洋主權收回來?太平洋是足夠大,太平洋的利益也足夠多,但是,中國自己的九段線都名存實亡,再大的太平洋關中國何事?連自己主權線都不能有效保護,你怎么去劃分太平洋利益?誰讓你劃?你劃了,誰服從?當今世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大國的領海主權處于它國控制之下,而中國卻還有諸多島嶼被它國占領,中國到底算不算全球公認的海洋大國,大家心中應該有個結論。GDP大了,不代表就有大國底氣。
其三:中國能否從頻繁的“抗議”聲中走出來?常規性的國際外交,抗議和被抗議都屬正常現象,但是,在主權問題上,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國長期處于向國際強權發出“抗議”的狀態中。英國可以于萬里之外對阿根廷說打就打,不使用太多抗議,普京在主權問題上“只有槍炮沒有抗議”,美國就更不用說了。面對主權爭議,中國仍然只能依賴抗議維權,說明綜合國力還存在諸多不足,既有實力因素,又有人的因素。很難相信:美國能在天天抗議俄羅斯侵犯其主權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愿意聽其利益安排。
其四:中國能否與俄美坐在一張桌子上制定世界規則?縱觀世界各地的爭端與戰爭,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美俄雙方,再輔之以歐盟,中國除在朝鮮問題上因地域因素有較大發言權之外,在其它任何全球熱點上都只能充當配角。世界規則決定世界秩序,規則權就是主導權,中國沒有規則制定權,何來世界主導權?
其五:中國能否在太平洋找到伙伴?劃防空識別區真是劃分太平洋利益圈的前奏嗎?有些軍事專家說中國正與美國一起劃分太平洋利益圈,那我就要問問:俄羅斯同意嗎?日本同意嗎?太平洋其它國家同意嗎?中國有沒有分配太平洋利益的能力,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你在太平洋有沒有盟友?且不說中國在太平洋哪個地區有自己的駐軍,要在太平洋找一個靠得住的盟友都極難,你怎么有權劃分利益圈?連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都抵制中國在太平洋的利益,到哪里去找盟友?用什么共同點去找盟友?
沒有伙伴,沒有盟友,即使你的艦隊出海了,你的潛艇走遠了,也未必能撈到多大利益,靠孤立的武裝力量保證國家利益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沒有錨地,航母和核潛艇停在海上解決不了當代問題。
我建議各位有影響的專家們注意,不要向國民隨意注射雞血,用不切實際的所謂大戰略誤導國民并不會增強自信,只會刺激國民自負和自大。我以為:中國對太平洋的中短期戰略應當是有步驟地收復失地,把自己的地盤一塊塊圈回來,決不要一邊望著領海主權空嗟嘆,一邊又跑到遠海劃個沒用的圈圈。大話講盡,排場做盡,只能賺回來個“霸權主義”空名,得不到一丁點利益主義之實,東海,南海,你還是拿無賴和強權沒辦法。
劃防空識別區是基于國家核心利益的必要作為,與太平洋利益分配無任何關系,即算以后中國真想與大國分享太平洋利益,也是在確保自己海洋主權之后的事,現在把防空識別區與太平洋利益劃分聯系是一種是愚蠢的言行,對政府外交無丁點正面作用。
毫無疑問,中日關系仍然是2014年中國周邊外交中最為復雜的外交關系,我們的決策者,我們的專家顧問,自然也將著力最大。但是,我很想提醒在電視上做公開評論的專家們,不要把日本的每一個行動都解讀得一文不值,不要把國際外交形勢都解讀得對日本如何不利,中國外交仍然是夾縫外交,仍然是看臉色外交,必須有人敢于指出中國在細節上的不足之處,句句贊歌未必利國利民。
舉些例子看對錯:日本政府修改教科書否定侵略歷史,中國學者主張按西方史觀修改中國教科書,盡可能刪除抗日歷史,說是減少中國人仇恨心態;日本修改教科書強化釣魚島主權,固化琉球日本化歷史,中國卻任由資媒美化李鴻章、汪精衛等賣國有理有因;日本領導人把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當精神向往之地,中國官方卻任由資媒污蔑開國元勛和開國領袖;日美聯盟強化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而被圍堵者卻說出“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歪論;世界所有大國都對自己的決定性戰爭進行美化,而唯有中國允許一些人造謠丑化朝鮮戰爭中的國家正義和國際影響,甚至還將中國參與朝鮮戰爭的影視題材片封禁;美國將自己所有的戰爭都美化為拯救人類,而中國公知卻把新中國的所有戰爭污為生靈涂炭之舉,偽造的戰爭書籍泛濫,官方視若無睹;各國武力都圍到國門口了,中國精蠅卻批評國防建設不創造生產力,是以國為本,不是以民為本,可笑的是,這樣的精蠅居然可以令廟堂畏縮!……
每一場戰爭,都需要戰爭準備,包括思想準備、物質準備、外交準備和國防準備,最最重要的是國民思想準備,如果國民整體思維是混亂的,是厭戰的,是親敵人的,是準備內戰的,其它三個方面準備再充分,跟強敵開戰,最終必敗。
如果有人熟悉1895年到1945年的外交歷史,有一個結論是必須承認的:誤導國民意識就是誤國,把真實的中國和真實的世界告訴人民至關重要。
附推薦幾檔外交書籍:《蘇聯外交關系大事記》(1917至1978,蘇聯版),《外交史》(法國版),《國際關系匯編》(英國版),《中美外交關系白皮書》(美國1949年版),《日本近代史》(日本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