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系既有相互利用的一面,也有相互防范的一面。二戰后,美國為建立以它為主導的戰后秩序,對日關系以防范為主;冷戰中,出于抗衡蘇聯的需要,對日關系以利用為主;冷戰后,特別是奧巴馬政府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以來,對日關系轉向戰略縱容,試圖讓日本擔當它“重返亞太”戰略的墊腳石,充當遏制中國的馬前卒。
最近,美國國務卿克里出訪亞洲刻意繞開日本,表達了對日本近期的一些做法不滿。但他又在出訪前對日本外相和媒體表示,美國不承認也決不接受中國設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并將保護日本在包括中國稱擁有主權的島嶼上不受任何攻擊。似乎玩了個“戰略再平衡”,殊不知,此舉正中日本下懷,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對日戰略縱容,在戰略上喪失警惕,最終會自食其果。日本的政治右傾化,無疑有針對中國的一面,但又何嘗沒有針對美國的一面?日本要擺脫的戰后秩序是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在內的戰勝國對日本這個戰敗國的懲罰和束縛,現在日本要重翻歷史舊案,美國能不在日本反攻倒算的名單之中嗎?
日本打出的招牌是要“國家正常化”,似乎別國無從反對。但先看看,日本為什么不正常?
首先,日本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它的憲法卻由美國人麥克阿瑟制定。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麥克阿瑟在日本憲法中設定了許多紅線,例如不允許日本有正常的國防軍,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不能擁有以國家名義開戰的交戰權。現在日本統統要突破,實際上就是要擺脫美國對日束縛。
其次,日本作為主權國家,在自己的領土上竟然有外國駐軍,這是日本長期耿耿于懷的。可以預見,一旦日本實現“正常化”,第一個被下逐客令的肯定是美國。那時美國將進退失據。
更重要的是,日本一旦復活軍國主義,它首先報的一箭之仇,未必是中國、韓國或俄羅斯,肯定是美國。最近,日本NHK經營委員百田尚樹稱,二戰中美軍實施的東京大轟炸和投放原子彈才是“大屠殺”,遠東審判是為了掩蓋美國大屠殺的罪行。由此可見,日本已經在為“復仇”進行輿論熱身了。
一些美國人認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日本的內政和文化傳統,與美國無關。殊不知,安倍參拜的甲級戰犯有策劃太平洋戰爭的東條英機,簽署襲擊珍珠港命令的海軍大將永野修身。這些戰犯手上沾滿了美國軍人的鮮血,難道美國聽任安倍對美國仇人頂禮膜拜嗎?
日本現在一個勁兒地要推翻東京審判,說是戰勝國強加給戰敗國的“屈辱”。但日本是不是侵略了別國,是不是在別國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美國不能保持“戰略模糊”,否則,美國一貫標榜的所謂“正義”形象將被證明完全是虛偽的。
美國放任日本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無異于為虎作倀。中國現在以獨到的戰略敏銳性站到了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第一線,雖然有些國家還不理解,但歷史終將會感謝中國。我們也希望,美國不要背上新時代“遠東慕尼黑”的罵名。(作者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