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高調反腐態勢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表示,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這話說到了人民群眾的心坎里,也意味著2014年很可能是中國的“反腐風暴年”。
腐敗分子是人民群眾的公敵,是干部隊伍的害群之馬,是國家肌體的吸血鬼和寄生蟲。腐敗者利用公權力巧取豪奪,不勞而獲,損公肥私,輕則加劇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毒化社會風氣,重則亡黨亡國。前蘇聯是典型例證。從勃列日涅夫開始,蘇聯逐漸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特權階層。為使特權享受長期化,他們一面因循守舊,反對任何觸動其既得利益的改革,同時想法設法將國家財富化公為私。一種方式是直接進行貪腐,而更隱蔽、危害性也更大的方式,則是鼓吹私有化,以便利用近水樓臺,“合法”攫取公共財產。戈爾巴喬夫改革走得正是這條道路。其最終結果,就是國家財富在短期內迅速集中到少數權貴之手。而蘇聯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政權改旗易幟,國家版圖解體,人民生活困苦。有學者感嘆:“蘇聯共產黨是惟一一個在自己的葬禮上致富的政黨。”更近的例證是2011年中東劇變。在這次劇變中,不少統治國家幾十年的強人政權,像紙房子一樣轟然解體,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權者日益腐敗變質,裙帶資本主義盛行,日益站到廣大人民對立面,并最終被人民推翻。因此,不夸張地說,腐敗蔓延是導致國家衰亡的重要禍端。
新中國之所以沒有重蹈“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率,沒有在一波接一波的政權更替潮中垮臺,不能不歸功于中國歷屆領導人充分汲取了“腐敗亡國”的歷史教訓。1949年,毛澤東曾將上臺執政比作“進京趕考”,并專門列舉了明末李自成南征北戰18年,進京只坐18天皇帝的教訓,強調“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為此提出“兩個務必”思想: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此后,中國幾代最高領導人均重視反腐倡廉,反復強調腐敗蔓延會亡黨亡國。這種清醒的憂患意識,以及對腐敗分子的嚴厲懲治,才使中國發展之路,雖然飽經坎坷,卻始終向前向上。
毋庸諱言,近幾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深化,社會經濟轉型加快,以及各種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蔓延,中國腐敗現象呈現蔓延擴大之勢,對國家的侵害性也日益明顯。而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從根本上說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腐敗分子雖然人數少,但其所作所為,極大敗壞了黨的形象,離間了黨群關系,動搖了黨的執政根基。
因此,中國共產黨要想長治久安,爭取民心,最終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就必須嚴懲腐敗,對腐敗者不能姑息遷就。朱元璋有句名言:“你憐憫了貪官,那誰又來憐憫百姓?”封建帝王尚且有這種覺悟,何況依靠工農革命起家的中國共產黨!20世紀50年初,有人為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說情,毛澤東回答說:“是要他們倆,還是要中國?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因此,反腐要“老虎蒼蠅一起拍”,尤其“打老虎”可以殺一儆百,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習近平為首的新一代領導集體上臺后,堅持從嚴治黨,反腐出重拳,治亂用重典。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查處的省部級干部就有31人。新年伊始,習主席又強調要“刮骨療毒、壯士斷腕”;強調對腐敗“零容忍”,反腐是“高壓線”;告誡官員“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由此不難想象,2014年將是中國掀起反腐風暴的一年,是腐敗者心驚膽戰的一年,也是普通百姓“喜大普奔”的一年。
反腐敗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但這項事業是符合歷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正義事業,而正義的事業一定能取得最后勝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