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5日,西非國家岡比亞發表聲明稱,“岡比亞政府將同臺灣斷絕“外交關系”,“斷交”立即生效……”,其總統賈梅在其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我國外交關系上承認的‘唯一中國’……”。
對于岡比亞的這一番講話,臺灣社會炸開了鍋,從政府到媒體無不感到詫異和震驚。因為在這之前,臺岡雙邊關系可以用相當穩固來形容,馬英九在2012年剛剛訪問過岡比亞,并許以重要援助;其總統賈梅更是臺灣的鐵桿盟友,岡比亞更是每年所謂“臺灣重返聯合國提案”的急先鋒,其總統賈梅2007年訪美期間,甚至曾揚言一旦臺海局勢發生變化,岡比亞將出兵東亞攻擊中國沿海經濟區,以防止臺海危機擴大……,所以對于這樣的邦交國猝不及防與之斷交,臺灣社會感到驚訝也在情理之中。
相對與臺灣,大陸這邊的反應卻相對的溫和,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就岡比亞與臺灣“斷交”表示:“我們也是從外媒得知有關消息,中方之前沒有同岡方進行過接觸……”,這樣的表態,打消了外界尤其是臺灣綠營質疑大陸挖墻腳的疑慮,同時也給足了馬英九“上臺后兩岸外交休兵不是擺樣子”的面子。
另一方面,大陸也知道像岡比亞這樣投機主義的小國,沒有什么誠信可言,只有自己的利益,例如“臺灣當局1968年和岡比亞“建交”,1974年“斷交”并改與大陸建交,1995年與臺灣當局“復交”,2013年又斷交……“,因此對于這樣反復無常的小國,大陸早有深知體會。也正因為此,大陸和臺灣的許多學者和網民,對于這次岡比亞想與中國大陸建交大多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像這樣的投機小國不應與其建交,不能讓他在兩岸之間來回占去便宜和撈取利益,我們來充當冤大頭……。
岡比亞固然可恨、可氣、投機主義、反復無常,也并非可信之國,說不定哪天可能又與臺灣恢復建交了。但是,現階段從中國國家利益出發,我們又必須與這個投機主義國家建交,即便他是投機主義者,我們也必須接受,因為與其建交,不只是做給他一個國家看的,是做給其它22個與臺灣有所謂“邦交關系”的國家看的,做給整個國際社會看,同時也是為了中華民族最終的統一奠定基礎做準備。如果我們這次拒絕了岡比亞,那么就會給現在與臺灣仍建交的22個國家一個印象:“即使我們與臺灣斷交,你大陸也不會承認并與我們建交,于其然還不如死心塌地的跟著臺灣……”,將這22個國家徹底推向臺灣,成為其鐵桿盟友,成為其臺灣加入聯合國、加入其他國際組織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將來一旦兩岸風云再起,臺獨分子執政,大陸想要再拉攏這些國家,那也將很難,即使有可能,那也將付出很大代價。
還是那句話,大陸可以在某些方面對臺灣讓利遷就,因為兩岸畢竟是同胞兄弟,這是內部家事;但有一方面例外,那就是在對外關系上,大陸必須寸步不讓,也不能讓,這是底線,就像臺灣領導人自己所說的,“一國不能有兩個太陽”。
也許有人會說,兩岸千辛萬苦才建立起來的和平環境,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岡比亞而毀于一旦,又讓兩岸外交風聲再起,不,持這種觀點的人,我不能說他不懷好意,但起碼他只是片面看待了這個問題,馬英九上臺后,兩岸是重啟和平了,但是在對外方面,馬英九政府并沒有收斂:讓臺灣重返聯合國、加入國際組織、搞活路外交,繼續對美軍購等等并沒有消停,比起前任李登輝與陳水扁有過之而不及。
這次岡比亞與臺灣斷交,并不是大陸挖臺灣墻角的結果,相反,近年不少臺灣所謂的“邦交國”希望與大陸建交,但顧及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北京最終還是婉拒其建交請求。實際上,即使大陸不與其建交,臺灣也不可能挽回了。馬英九上臺后,大陸可以說是給足了馬英九面子與巨大的經濟利益,可馬英九是典型的爛泥糊不上墻,不但不能在兩岸政治對話上給予大陸足夠的響應(最明顯的例子是在釣魚島問題上明確表示不會與大陸聯手保釣對付日本,其次還繼續向美國購買武器等),而且其政府還時不時說大陸的風涼話(其行政部門負責人吳敦義說某大國的免簽證國只有20來個,臺灣卻有一百多個……),同時自己在臺灣內部的支持率也愈來愈低,很有可能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會把執政權拱手讓給具有臺獨傾向的民進黨,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必須未雨綢繆,接受岡比亞建交請求,不能再為了遷就你一個馬英九和國民黨,而讓整個中華民族的統一無限期被拖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