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老家來人閑談時,說到鄉間選舉腐敗問題多多,村干部、村支書是花錢買來的,甚至入黨也要花錢買,不花錢入不了黨。我對此說不敢太相信,雖知在腐敗泛濫的大環境下有人花錢買官、花錢入黨可能存在,但不至于像來人所說的那么嚴重,那么普遍。然而,讀2013年12月29日《北京晚報》所報道的“湖南嚴肅查處衡陽破壞選舉案件”的新聞,才使我大吃一驚,原來此類違背黨紀國法的骯臟勾當確有人為之傾倒:“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3日,湖南省衡陽市召開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共有527名市人大代表出席會議。在差額選舉湖南省人大代表的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違紀違法案件。現初步查明,共有56名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錢拉票行為,涉案金額人民幣1·1億余元,有518名衡陽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會工作人員收受錢物。根據我國選舉法和代表法的有關規定,湖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對以賄賂手段當選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確認當選無效并予以公告;對5名未送錢拉票但工作嚴重失職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終止其代表資格。衡陽市有關縣(市、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分別決定,接受512名收受錢物的衡陽市人大代表及3名未收受錢物但工作嚴重失職市人大代表辭職。”由此回想幾年前那位老家來人所講,很可能也是觸目驚心的事實!從賄選規模之大看來,衡陽今日所發生的問題,其源頭絕非起于今日。因為,任何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都需要一個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正如一個真正的健康人,絕不會一覺醒來就患上致命的癌癥。懂得養生保健知識的人,都知道如何防病,都知道有病早治無病早防,不至于肢體突然間潰爛而不得不截肢,或死于非命。
衡陽大面積賄選事件突然爆料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何種貓膩不得而知,如何演變的也許無人追究。人民日報12月29日就此發表的評論員文章《嚴肅黨紀國法,堅決鏟除腐敗》 一文說,“28日,湖南省衡陽市破壞選舉案的調查處理情況公布。嚴肅查處該案,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堅持從嚴治黨,嚴肅黨紀國法,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筆者以為,決心雖大,但尋根溯源不足。說“預防腐敗,根本在于斬斷權力與金錢之間的聯系”,除此別無新意。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腐敗隨著GDP的增長愈演愈烈,屢禁不止,屢打不衰。根源何在呢?有人說是制度的問題,有人說是體制的問題,有人說是對權力缺乏制約的問題。于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便成為預防腐敗的上上策了。 然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是也需要權力嗎?說不是權力,是制度,那制度由誰執行呢?如何落實呢?說來說去,還是靠權力,而實施權力需要有正確思想的人,這才是根本。看來,人具有怎樣的思想最重要。毛澤東時代主張“政治掛帥,思想領先。”之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政治掛帥,思想領先”被拋棄了。當今的現實是,不少人只把“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好貓”奉為神明,卻忘了設計師還說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知道“發展是硬道理”,卻忘記了“如果兩極分化了,我們就失敗了”的警示。同時,隨著決定國家性質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殘缺,形成了經濟所有制的多元化,而隨著經濟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必然地出現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多元化。存在決定意識嘛!于是,“多元化”一詞便成為當今最流行的時髦語言;于是,革命戰爭年代和建國初期流行的“一元化領導”的傳統,被“多元化意識形態”沖擊得體無完膚;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于是,紀律松弛了;于是,黨紀國法的威力難以靠“和黨中央保持絕對一致”的輿論導向所維系。更為嚴重的是,信仰缺失趁火打劫,成為紀律松馳的幫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初級階段”一百年論,使共產主義的理想變得渺茫了,變成了吃不到口的畫餅。于是,無產階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蛻變為貪圖享樂,貪圖私利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這才是產生諸如衡陽破壞選舉事件的根源所在。
謹以此文本告別告別了以GDP論英雄的2013年,滿懷信心地迎接光明的2014年!
2013,12,3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