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正在市、縣級進入準備階段,可是,群眾路線教育同樣要進入一些社會死角,針對民族地區,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要進入特殊領域,比如:在藏區,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要進寺廟,藏傳佛教寺廟的活佛應該成為活動的重要對象之一。
對于生活在藏區的農牧民群眾,除了黨委政府對他們的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外,寺廟作為一股主要力量,在農牧民群眾的生活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僅體現在信仰上,在文化精神生活、教育、衛生、就業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些作用是積極的、正面的,與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是一致的,有些作用卻是消極的、負面的。在傳統藏傳佛教的信仰里,一個廟子的活佛就是一片地區的“領袖”,這個領袖不僅是信仰領域的領袖,而且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是領袖。因此,才可以理解為什么群眾路線教育要進寺廟。
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同樣盛行于藏傳佛教活佛們的身上。隨著藏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市場大潮,許多活佛已經走出了寺廟,部分活佛已經開始下海經商,傳教與賺錢兩不誤。在藏區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開著進口越野車、跑車的活佛及和尚,甚至在某些國家級貧困縣,有的活佛還住著備有專門停車場的別墅,其裝修之氣派、豪華堪比國際富豪,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貧困的農牧民群眾的土坯房。同時,某些活佛的政治立場不堅定,在表面擁護黨的領導,向黨委政府要政策、資金以提高寺廟僧尼的生活質量,暗地里卻與國外分裂勢力勾結,破壞藏區的社會和諧穩定;生活作風糜爛,不僅可以娶妻生子,某些活佛養二奶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在藏區藏傳佛教傳統里,除了宗教戒律外,沒有什么力量、因素,尤其是制度上的東西可以約束活佛的言行。因此,要維護藏區和諧穩定,純潔農牧民群眾的信仰生活,在藏區的寺廟開展專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是必須的。同時,藏區藏傳佛教寺廟的活佛應該成為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重要對象。
通過寺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藏區寺廟建立一些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約束寺廟活佛的行為,讓藏傳佛教走上宗教化的道路,為藏區的和諧穩定發揮積極的、正面的作用,讓藏傳佛教成為一支維護藏區和諧穩定的積極力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