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夢一場,不跳黃河誓不休——再評十八屆三中全會
狙擊手 2013.11.23
自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公布之后,人民日報發表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除了殺出一條血路沒有選擇》、《讓改革旗幟在中國道路上飄揚》等重要文章,進一步闡明了《決定》的戰略意義與雄偉目標。其勢有如春風浩蕩,銳不可擋。似乎要掃除一切雜音,統一步伐,為深化改革吶喊、助威。筆者在《簡評十八屆三中全會》一文中,簡要分析了幾個問題。本文筆者僅從政情觀察的角度去剖析《決定》的內核,探測改革的走向。至于理論上的詳細闡述,留待以后進行。
一、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交鋒
(一)所謂“政左經右”的政治形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三中全會”已經成為改革的符號,政治形勢的風向標。各種政治勢力圍繞著三中全會將要出臺的《決定》進行了激烈的理論斗爭和政治斗爭,力圖影響高層決策。本次全會之前的政治斗爭圍繞著國研中心提出的“383”改革方案進行,該方案由國研中心主任李偉和中財辦主任劉鶴領銜制定。[1]值得注意的是,“383”改革方案已形成名為《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徑》的讀本,并交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全書不久將面市。
各方斗爭的焦點是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各方觀點的核心分歧是要不要進一步私有化[2]。10月10日,厲以寧接受《環球人物雜志》專訪。在專訪中他提出:評價改革是否成功的標準是改革是否具有不可逆轉性。[3]言下之意要進一步市場化私有化,使改革不可逆轉,這一句話直指要害,的確是點睛之筆。高尚全、吳敬璉等也紛紛出動,為全會改革造勢。所謂“經濟向右”,其勢洶洶。
此次三中全會還有一個大背景,即持續半年的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斗爭圍繞中辦九號文件(即《關于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和習總書記“819”講話進行。斗爭的焦點是憲政民主思潮,在這場斗爭中,《紅旗文稿》、人民日報海外版沖鋒陷陣。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專欄8月5~7日三天連載馬鐘成批判憲政的文章[4]。隨后公安部發力,造謠團伙秦火火、立二拆四落網,新浪微薄大V薛蠻子因嫖娼被抓。整個形勢給人感覺是對右派形成了高壓態勢,不僅有輿論斗爭,而且訴諸行動。這是所謂“政治向左”的根據。
(二)從公報到決定的政治過山車
公報發表后,圍繞著如何解讀各派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輿論斗爭。在前述背景下,右翼普遍對改革欣喜若狂。而泛左翼部分代表人物對習中央抱有很大期望。公報發表之后,由于沒有在公報中找到“私有化”的字眼,“公有制主體地位”云云,激進右翼感到一些失望,守成右翼認為市場化大局已定,不在乎這些冠冕堂皇的老調。股市作出了反應,應聲下跌。《華爾街日報》稱“亞洲股市周三走低,日經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的強勁升勢告一段落,此前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未能詳細闡述未來十年中國的政策方向。”“中國股市對周二公布的會議公報的反應尤為消極。”[5]泛左翼部分代表人物則表達了樂觀情緒,稱“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在政策方面接受了中國左翼的政策建議”,“整體情況是令人振奮的,形勢依然嚴峻”,“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還是守住了底線”。[6]
然而三天之后,15日晚上,原定19日公布的《決定》全文打破7天的慣例提前發表[7],習總在全會上就《決定》所做的說明稿也首次公開發表。輿論似乎發生了逆轉,泛左翼部分代表人物似乎暫時失語,右翼部分代表人物大聲叫好。吳稼祥在微博上寫道:“認真讀完決定全文,比我預期的還要好,所有重大疑難問題都沒有回避,表述明確堅定,充滿了無畏與智慧,必將與11屆3中全會決定,13大報告并足而三,載入史冊。”[8]股市也做出了新的反應,重新反彈。[5]
對于這種情況,外媒也注意到了。聯合早報評論道:“世人矚目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賣了個大關子:先是11月12日拋出一個不痛不癢的官式公告,讓改革派大失所望,又在11月15日發布一份波瀾壯闊的改革決定,令大伙兒空前振奮。短短三天就讓公眾體驗到政治風向的冰火兩重天”。[9]這就尤如“過山車”一般,一會兒高峰,一會兒谷底,令人大受刺激。筆者猜測:官方很可能是意識到了公報發表后各方反應的各種錯覺,于是當機立斷提前公布《決定》和說明稿,以正本清源。
筆者還注意到,在15日當天(即《決定》公布當天),官媒開始發表權威“消毒”文章。參與決定起草組工作的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決定》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任務,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10]這實際上提前透漏了《決定》的更詳細具體的內容。作為起草組成員,楊偉民發出了權威的聲音。另外,吳敬璉在《新京報》發表文章,緊緊抓住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進行解讀,稱“十八屆三中全會不負眾望。”“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而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則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我們將要建立的2.0版的市場,是一個消除了條塊分割、向所有市場主體開放的市場,一個消除了壟斷和行政干預、在規則(法治)基礎上實現有序競爭的市場。”[11]
(三)可以預見,圍繞公報和《決定》的斗爭還將繼續,只是斗爭的空間已經大大縮小。“白紙黑字”,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一旦做出,就意味著“萬事俱備,只欠落實”了。
二、《決定》開啟全面改革新時代
(一)盤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不同尋常之處
11月12日公報發表的當天,筆者注意到習近平親自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這是此次三中全會不同于上兩屆三中全會的地方。上兩屆三中全會,擔當《決定(討論稿)》說明任務的是時任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回良玉。由最高領導人親自作說明,凸顯了這次決定的非同尋常。11月16日,北京青年報發表了題為“三中全會《決定》說明首次公布”的文章,提供了很多很有價值的信息,值得玩味。[12]文中介紹: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戴焰軍接受北青報采訪時介紹,十六、十七屆三中全會,都是由分管具體領域的中央領導作說明。十八屆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改革”,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作說明,凸顯了改革的權威性。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也表示,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次三中全會的公報,這是首次由總書記作《決定》說明。[12]
11月15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了習近平的《決定》說明稿。《決定》說明全文達一萬余字。據北青報記者查閱新華社數據庫發現,“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三中全會《決定》說明首次對社會公開。”[12]
從《決定》說明中,我們還知道習近平親自擔任《決定》起草小組組長,劉云山、張高麗擔任副組長,這也是這次全會的非同尋常之處。11月18日,新華網按慣例發表《決定》誕生記的通稿,稱“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黨的最高領導人首次擔任全會文件起草組負責人,彰顯了黨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重視。”[13]而十六屆三中全會擔任起草組組長的是時任總理溫家寶[14],十七屆三中全會由副總理回良玉擔任起草組組長[15]。根據新華社披露的決定起草情況,這個起草組組長絕非掛名,“逐條、逐句、逐字,習近平總書記對文件起草組上報的每一稿,都認真審閱,提出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傾注了大量心血。”[13]根據政治運作的慣例或常識,“誰起草誰說明誰主導”,可以預見,最高領導人將擔任改革小組組長。
此外,這次起草小組的規格極高,的確稱得上“頂層設計”。據報道,“而此次文件起草,由習近平親任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組長。除此之外,由兩位政治局常委擔任副組長,小組中有五個政治局委員。一般文件起草組在20人左右,最多不超過30人。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總共60余人,其中,副部級級別以上官員的占了小組成員一半以上,僅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有10人。小組中分為經濟組等四個小組。文件起草成員來自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以及中國社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學者。僅中央政策研究室就有10人參與了文件起草。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的成員,被要求嚴格遵守保密紀律,不能接受媒體采訪,不能對外界透露文件起草過程中的信息。”[15]
以上幾點足以說明這次《決定》具有最高的權威,說明這一輪改革的不同尋常,說明這一輪改革將具有深遠影響,其歷史地位足以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和92南巡相提并論。正如新華網文章《中國聚焦:35年,中國改革再出發》所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傳遞出中央推進改革的決心,明確改革方向,凝聚改革共識,做出重要的改革決定,解決中國今后改革的方向性和路線性問題。”[16]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局面與習中央內部具有更大的改革共識有極大關系。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詳細列舉各種事實,是希望泛左翼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
(二)史無前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這次全會《決定》的一大亮點是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簡稱中央改革小組),的確是史無前例。如果說起草小組負責制定全面改革的綱領和方案(即《決定》),那么中央改革小組就是負責《決定》的全面貫徹落實。正如《決定》起草小組成員楊偉明指出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總體推進、督促落實,這就是組織保證。”[17]楊偉民講得比較概括,另一名起草小組成員張卓元直接挑明這次領導小組的成立是吸取了2003年的經驗教訓,他認為“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分稅制,當時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專門去找18個省份負責人逐個談,政策落實效果不錯。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政策通過文件發到地方,中央也沒有專人督促檢查。這次領導小組的成立是吸取了2003年的經驗教訓。”[18]
改革派一直認為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改革并沒有取得成功,以失敗告終。例如,張維迎認為過去十年對于改革來說是“失去的十年”。[19] 2013年9月,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浩在一份前瞻性報告中把失敗教訓歸結為三點:“宏大的政策目標須有詳盡的規劃細則支撐;執行機構(國務院領導班子)必須緊密參與;強有力的黨的領導層之間的相互協調至關重要。”[20]其落腳點正是改革的執行力,看來成立中央改革小組確保執行力已成習中央的共識。
另外,據新京報報道,“北京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抓好本市重大改革措施的組織實施。”[21]劉云山指出“為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中央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也要成立領導小組和相關機構,并盡快投入工作,為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提供有力指導和保證。”[22]可以預見,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改革小組組織體系將逐步建立起來。[23]
(三)歷次改革與重大理論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有一個詞響徹云霄——“解放思想”。的確,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打破頭腦中的條條框框,才能沖破傳統意識形態設置的禁區,最終才能不問“姓資姓社”。因此,歷次改革取得進展都與理論上的重大創新有關。縱觀改革35年的歷史,每一次理論突破都有清晰的足跡。例如,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1992年年初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使人們在計劃與市場關系問題上的認識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這次全會提出的“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觀點被視為“重大理論突破”,不可小覷,意義非同小可。筆者認為,對《決定》的任何解讀都不能離開這個核心問題。關于這個問題,習總在《決定說明稿》中做了很好的說明[24]:
“第一,關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這次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一重大理論突破,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也說明,理論創新對實踐創新具有重大先導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理論創新為先導。”
“從黨的十四大以來的20多年間,對政府和市場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可以看出,我們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
言下之意,市場從起基礎性作用到起決定性作用,走過了20多年,現在終于迎來了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這樣的話從習總嘴里說出來,其意義之重大,怎么形容都不過分。的確,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三中全會將開啟全面改革新時代。這是喜是憂,是福是禍?時間會檢驗一切,筆者在此暫不對具體的改革措施進行分析,只須指出,所謂市場化即私有化的代名詞耳。
(四)再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作用
筆者在《簡評十八屆三中全會》[25]一文中提出:成立國安委是為全面改革保駕護航。大公網的評論文章形象地把國安委稱為“安全之盾”,認為:“盡管與歷史上多次會議一樣,這次三中全會對各界期待的各項改革沒有具體描述,卻布下了兩顆最關鍵的棋子——在這場將持續十年的改革攻堅戰里,國安委專司守衛,是國家和政權安定之盾,而改革小組則司進取,是改革攻堅的利劍。”[26]
目前,關于國安委的部門組成及人員名單還沒有公布。筆者僅根據一些公開報道作點分析。其實,早在今年5月,有關部門即通過港媒爆料,稱:
“中國正在推進組建負責情報、軍隊、外交、公安等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是與美國總統直屬咨詢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相似的機構。”“把對外的國家安全和對內的國家安全結合在一起。”“把公安、武警、司法、國家安全部、解放軍總參二部三部、總政的聯絡部、外交部、外宣辦等部門,全部揉并在一起,成立一個大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常設機構中,該委員會將繼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之后,成為中國第5大國家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負責籌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新任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副秘書長汪永清參與籌備。”“習近平將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提交國家安全委員會創立方案,獲得通過后將于今年年末正式成立該機構。”[27]
我們來看一下中央政法委的構成部門:公安、武警、司法、國家安全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總政治部。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的構成:中宣部、國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國臺辦、港澳辦、國新辦(外宣辦)、國僑辦、中聯部,總參謀部。[28]其中,中央政法委負責對內安全即維穩,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對外安全。從部門構成的角度分析,國安委實際上是把這兩大機構揉和在一塊,一內一外。總之,國安委將成為維穩的最高機構,不要忘了,發展是硬道理,而穩定壓倒一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安委剔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這是因為三中全會重申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這是所謂的漸進式司法獨立的傾向,當然這種改革是漸進的,不會一下子到位。
(五)新一輪改革的新權威主義傾向
目前,輿論普遍認為習總將擔任國安委主席(或主任),筆者認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屆時習總將很有可能身兼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安委主席、中央改革小組組長五職,其名義權力超越了前兩任。對于當局來說,為了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這種安排實在必要得很!政治威權化、經濟自由化,這是鄧氏改革的真義,也正是改革開放以來所謂“政左經右”的實質。正如紐約時報引述蕭功秦的觀點所說的:
“中國需要一個支持市場經濟的強人,能壓制政治上的反對聲音,同時能帶領中國實現經濟現代化。”“習近平通過有意識地模仿鄧小平,吸收了這種新威權主義觀點,共產黨元老鄧小平曾在20世紀80年代主導經濟改革。”[29]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理解不安排總理參加起草小組的良苦用心,當然不厚的倒臺就更好理解了。
早有外媒指出,中共對新加坡模式興趣濃厚[30]。稱“中共領導人早就開始關注新加坡的經驗,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李光耀如何在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現代化高效國家的同時,確保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國家政治舞臺上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因此,不排除新加坡模式成為中國未來十年發展樣板的可能性。”全會結束后,張庭賓提出“本次三中全會的決定與新加坡模式有頗多相合之處”[31]。新加坡“模式一句話可以概括:經濟上相對自由市場化,而政治上高度強勢集權。在經濟上,它是自由貿易港,無論各國資本都得到同等保護,按照統一市場規則競爭;在政治上是集權而強權的,長期一黨執政,李光耀作為總理執政新加坡達32年之久,其子李顯龍是現任總理。”對比之下,其觀點頗值得思索玩味。
全會重申的“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走”,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三大自信豈是兒戲?只是這樣的第三條道路能走得通嗎?
三、《決定》接受了誰的建議?
《決定》接受了誰的建議,這個問題本來是比較清楚的,沒有多大爭議,可是被某些人一攪,似乎變得模糊了。筆者僅舉數例,看看事實究竟如何。
早在今年5月初,高尚全向中央提交了《關于十八屆三中全會主題的建議》[32]。11月14日,高尚全接受鳳凰網訪談時,又概括了他當時提的三條建議:
“我向中央提的建議主要有三點:第一,十八屆三中全會主題是什么?建議定為全面深化改革,這次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一致的。”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有總體部署,要有藍圖,要有突破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這5個領域的改革,怎么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描繪。”
“第三,建議成立一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為什么要成立?因為現在的改革涉及到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容易改的過去都改了,現在要啃硬骨頭,沒有一個權威的、高層的機構不行。中央多次提出改革要有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誰來總體設計呢?只有中央改革領導小組有這樣的權威性,一是負責改革總體設計,二是搞統籌協調,三是督促檢查。”[33]
11月17日,北京青年報發表文章稱厲以寧國企改革建議被全會采納,報道稱“厲以寧在京發布新書《中國雙重轉型之路》,書中提出設立國家資本投資基金,此前厲以寧也多次提出這一觀點。這一觀點與剛剛公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對國有經濟體制的改革表述基本一致。”“厲以寧曾撰文建議國資委從直接管理企業,改為按照行業成立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以提高資本配置的效率。”[34] 厲以寧還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公布的決定中沒有太多細則,其實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公布的決定同樣也沒有具體措施,因此細則會“陸續見分曉”。從公報到決定,我們已經震驚了一次,從決定到細則,會不會再震驚一次?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泛左翼所主張的諸如:不要搞國企私有化、不要搞土地私有化、要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黨要領導改革、要促進共同富裕、不搞憲政民主,等等也算政策建議的話,那么《決定》中還真包括了這些觀點。人民又一次勝利了!
注釋
[1] 國研中心“383”改革方案首公開 劉鶴等領銜起草.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0/26/30686951_0.shtml
[2] 三中全會前的激烈輿論戰.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shidai/2013/11/308693.html
[3]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專訪厲以寧: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轉.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9/c_117921185.htm
[4] 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專欄.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213/49160/54773/index2.html
[5] 亞洲股市告跌 三中全會公報令人失望.
http://www.99fund.com/main/a/20131113/11209252.shtml
[6] 北京學者評論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精神.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jiangtang/2013/11/309464.html
[7] 參會官員:《決定》19日公布,比公報豐富多彩.
http://stock.caijing.com.cn/2013-11-15/113570318.html
[8] 吳稼祥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jiaxiangwu
[9] 于澤遠:習近平用改革覆蓋左右之爭.
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31121-278903
[10]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詳解十八屆三中全會亮點.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47523.html
[11] 吳敬璉:我國將建立2.0版市場經濟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15/052117329382.shtml
[12] 三中全會《決定》說明首次公布.
http://jingji.cntv.cn/2013/11/16/ARTI1384561834405591.shtml
[13] 新華網:《決定》誕生記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8/c_118190755.htm
[14] 揭秘三中全會綱領文件起草 溫家寶曾兩次任組長
http://news.qq.com/a/20131108/016030.htm
[15] 三中全會文件起草:改1100次.
http://money.163.com/13/1123/08/9EBP06F000252G50.html
[16] 中國聚焦:35年,中國改革再出發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7/c_118046434.htm
[17] 楊偉民:改革領導小組是落實《決定》的組織保證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22/013817398122.shtml
[18] 知情者: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吸取十六屆三中全會教訓
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focus/2013-11/2038684.html
[19] 張維迎:經濟是最好的十年 改革是失去的十年
http://money.163.com/12/0913/14/8B9P9IPK00254S5L.html
[20] 關于十八屆三中全會你要知道的十件事.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30911/192116734224.shtml?qq-pf-to=pcqq.c2c
[21] 北京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http://money.163.com/13/1114/02/9DJVKF1L00253B0H.html
[22] 劉云山: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19/c40538-23584754-2.html
[23] 京津等多地籌建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廣西明確下月初成立
http://politics.people.com.cn/ywkx/n/2013/1120/c363762-23602246.html
[24] 習近平:關于《決定》的說明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94.htm
[25] 簡評十八屆三中全會.
http://www.maoflag.org/portal.php?mod=view&aid=2993
[26] 改革小組搭配國安委 中共祭出改革之劍和安全之盾.
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focus/2013-11/2033127.html
[27] 韓媒:習近平擬建國家安全委員會 外交地位提升
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focus/2013-05/1627027.html
[28] 中國目前國家安全相關機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sbjszqh/guoanjigou.shtml
[29] 《紐約時報》:“威武霸氣”習近平 鄧小平新化身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3_11_18_186477.shtml
[30] 俄羅斯之聲:中共對新加坡模式興趣濃厚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1/25/21593211_0.shtml
[31] 張庭賓:三中全會決定與新加坡模式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shidai/2013/11/309187.html
[32] 高尚全:關于十八屆三中全會主題的建議(總第947期)
http://www.cird.org.cn/WeAreCird/Research/Briefing/201306/t20130615_169353.htm
[33] 高尚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建議由總書記擔任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gsqjszqh/comments/detail_2013_11/14/31257403_0.shtml
[34] 厲以寧國企改革建議被全會采納 曾是李克強導師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17/025017345206.shtml?bsh_bid=31186021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