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對三中全會的期待及383解讀:這應當是個信號
以經濟基礎徹底改變和外資控制,促成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全面改變
聰明的自由派,請關注三中全會
作者:嗟乎
轉帖:ws
來源:網絡時政論壇
三中全會在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在網上已經放出來,包括集體土地入市、壟斷國企開放競爭、司法管理上收中央、中央政府支持下的最低社會保障、高校去行政化、社會組織開放等等之前眾所期待的重大改革內容,卻沒有贏得多少關注,以至于需要俞常委站出來宣示其改革深度和廣度都是空前,即便如此,大家似乎將信將疑,態度冷淡。看來是之前的政治氣氛與此次改革方案實在脫節。
需要理解,有一種可能性,為了推動改革,不得不以政治上的讓步左轉來贖買交換經濟上的右轉改革。加強權力控制也是克服既得利益推進改革的必要前提,不單針對民眾。
所以,改革其實真是左右為難的。既要安撫民意,還要擺平極端保守的既得利益勢力,在夾縫中做事情。在政治上得罪自由派,在實際操作的經濟改革(也并非不包含政治內涵)中得罪保守派。如今冷淡的氛圍正是這種不得已選擇的不幸結果。但是,如果自由派對實質性改革如此冷淡,則體制內改革派兩頭不討好,得不到基本的支持,改革難度勢必增加。
自由派其實應該透過表象看到中國艱難現實中的實質。否則,自身主張甚至可能被對手利用:那些極端保守派完全可能利用自由派的政治訴求,故意放任或制造事端(比如最近莫名其妙突然出現的商人罷市、學生罷課),甚至打著自由派的政治旗號,在政治穩定問題上要挾改革派,阻撓改革方案通過實施。在大會之前,這樣的事情也許會不斷冒出來。
世界很復雜,自由派不應過于簡單幼稚。應該超越一時一地的表象,對實質性的巨大進步表示熱心關注和支持。
這應當是個信號
作者:抽刀斷水
轉帖:ws
來源:網絡時政論壇
今晚看新聞聯播了,關于改革的信息,應當說是進步的信號。
注意到了兩點:一個是加大競爭力度,這是一個不錯的消息。應當說,真正的政治改革,是以經濟改革為基礎的,必須是真正實行市場化競爭,這一點看起來與政治改革沒關系,實際上是政治改革的基礎。二是沒有再提那些虛擬的東西了,指導思想就是鄧理論和三代表、科學發展觀,沒再提什么主義和XXX(毛澤東)思想了。
要知道,自由競爭,是市場化必然要求。行政干預和政治干預都是不妥的。政府不能直接去做企業的事和市場上的事。今晚看新聞聯播了,關于改革的信息,應當說是進步的信號。
我專門看了三中全會議題,應該說政治經濟兩方面都有同等改革,而不是什么“政左經右”,很明顯是民主改革前期的權威主義過度,并帶有明顯的民主改革方向,經濟上也大面積私有化市場化,應該是非常好的改革路線圖,如果在回憶中能達成共識,
那我看好XX新政,中國很有希望!
回帖選:
經濟改革帶動政治改革,而是必然,即經濟的真正市場化發展是政治變革的基礎。基本環境,就是要放開自由競爭,使之壯大。在一個鄉或一個村,有幾個過億老板,哪怕1個,也是不尿村長、鄉長壺的。這是事實。
我也相信李總理領導的這次經濟改革是進步的,但這次改革跟過去的改革情況有些不一樣了,最大的不一樣就是現在整個社會大眾對改革采取一種冷漠的態度。因為過去的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老百姓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時大家認為這是暫時的陣痛,等蛋糕做大了自己自然會分到自己的那一份,但陣痛變成了永遠的痛,比如教改、醫改、房改,蛋糕是別人的。自由競爭?中國的廣大百姓還具有競爭能力嗎??
權貴們在前一輪官僚資本主義的掠奪中,早已盆滿缽滿了,他們的資產不公示,正需要一個洗白的機會。這個機會被他們又弄成了,就象第一步對個人資產立法保護一樣。
這次他們可以明目張膽大干了,中國資本占有格局由此固定下來了,平民百姓完全失去了競爭力和翻身的機會了,從此有望祖孫為奴了。
自由競爭??誰將有資本進行自由競爭??不愿公示資產的那群人,因為他們的資產來路不明,故以前不能公示,今后可以公示了。時機成熟了。
廣大百姓真正成了無產者,請歷史記住這一招。100輪回后再來次打土豪分財產的種子將要播下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