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發生了溫嶺患者持刀傷醫案,從這件案子可以鮮明看出中國改革本身走到了必須深刻檢討的地步。
我們的改革基本上是被經濟學家和媒體人壟斷了,法律黨還只是部分參與,這兩個群體是中國目前水分最大,空談最多,最不腳踏實地的人群,法律黨再有非議,至少人家還干了很多法律實務,尤其是法官和律師還算得上專業人士,中國經濟學家和中國媒體人算什么專業人士,論國際學術影響力沒國際學術影響力,論人品看媒體人以大V身份在微博的表演就可知道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沒干過企業,媒體人更是跑場子做戲子出身,講話危言聳聽。改革是牽一發動全身,經濟也是影響到生活方方面面,凱恩斯之前經濟學還算是倫理學,凱恩斯之后經濟學漸漸走科學化道路,甚至關起門來成了經濟學者內部自娛自樂,到了一向狹隘的中國學人這里純粹成了耍大刀賣弄了,人家諾貝爾還知道給把經濟學獎項拓展到數學領域,政治學領域的創新學人頒發獎項呢,為何中國經濟改革就不能廣泛邀請社會學家,文化學者,歷史學者,數學家、政治學家參與經濟改革方案設計呢?經濟改革能僅僅是媒體人和經濟學家狂歡嗎?不考慮經濟變革對中國人歷史、文化、思想的深遠影響嗎?像“383”方案是為了貫徹市場經濟原則,還是為了引導中國人走和諧幸福的道路?其實我對“383”方案大部分還是挺欣賞的,但是經濟改革不能光顧著經濟學自己的神圣理想服務了,它最終應該是為中國人的幸福生活服務,經濟改革最終要回到社會建設和倫理建設上。
還有改革方案就是簡單的市場化嗎?這些沒在市場里歷練過的經濟學家和媒體人知道什么叫市場化嗎?比如醫療產業化,就是患者付費享受醫療那么簡單嗎?你就不想想患者付費想要什么服務對服務怎么百般挑剔,光是付錢那么簡單嗎?你以為醫療產業化了,醫生供應就充足了?為何醫療產業化了,最后越來越多學醫的堅決不干醫生了?經濟學原理不說,免費轉為收費,自動刺激供應增加啊,醫生供應怎么下降了呢?還有經濟學家懂不懂有個細節市場經營還要面臨客戶投訴處理的問題?消費者對醫生服務不滿怎么辦,醫院行政為何遲遲不增加保安數量,為何有患者來投訴,沒有順暢的投訴解決渠道,有極端傾向的患者醫院行政為何還推給讓醫生自己處理,醫院行政看到怒氣沖沖的患者來投訴,就那么缺心眼沒腦子不知道找個保安全程跟蹤患者避免發生暴力事件??為何患者對醫生越來越不信任,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不先建立行業信譽就急著搞收費了搞產業化了,還有就是消費者都是大爺,人家花了錢自然趾高氣昂,為何現在師道無存,因為老師是員工,學生是消費者了。但是中國經濟學家就關心要素資源是否自由化配置了,其它參與要素資源博弈的各方是死是活,最終變態成什么樣,他們是不關心啊,媒體人就知道宣揚自己的所謂自由派所謂與國際接軌的立場,而從不關心社會真相是什么,就知道煽風點火,他們都迷信所謂市場自動達到均衡狀態,至于人身人性人心被傷害到什么程度他們是不關心,真的是哪怕死后洪水滔天的心態。
中國是經歷過毛氏革命的國家,平等深入人心,但有個缺點,那就是對權威(專業人士、知識分子、精英)平民往往非常藐視,平民本來就對權威的潛在威脅保持很高的警惕(擔心被欺負,被坑蒙拐騙,被剝削),盲目的產業化改革,在權威和平民之間建立起以金錢關系為紐帶,徹底惡化了權威和平民之間的信任,導致患者嚴重懷疑醫德,納稅人懷疑每一個官員,原告被告懷疑每一個律師,每一個法官,如果以后搞什么法治和憲政,只會更加惡化權威和平民之間的關系,比如說西式民主選舉,頭一條就是要愿賭服輸,小布什選票有問題,克里認了,戈爾走法律官司最后也認了,尼克松遭遇水門事件最后也認栽了沒有動用軍隊,但是其它國家,比如埃及,這種國家無論哪一派人民輸了選舉都是死活不認,在中國也會遭遇這種困境。
因此各國倫理不一樣,改革一定要從自身的文化和歷史基礎來搞,盲目的以學藝不精的經濟學者主導改革,再以不學無術的媒體人來鼓吹,改革必將帶來革命和混亂。
將來的改革應該是集思廣益的改革,經濟改革必須有社會學家,文化,法律、歷史,自然科學等多方面學者參與,政治改革也不能光媒體人,經濟學家,法律黨說的算,任何領域的改革都要有各方面專才討論,同時方案要走群眾路線,尤其是不要著急什么改革不加緊進行就會功虧一簣的扯淡話,有時盲目的趟地雷改革還真的會把地雷及早引爆,比如醫療產業化的改革方案明顯做的不夠細致,很多本可以預見并提早做預案是可以避免的,當然我懷疑當初的醫療產業化是為了短期刺激經濟增長,根本不是為了建設可持續的國民健康醫療體系。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很反對,這是廢話,中國的改革是方案設計應該注意是否到位是否適合國情的問題,而不是深水區淺水區的事,任何改革不深入就是扯淡改革,就是走過場,就是誤國誤民,我堅決支持改革,但我絕不支持無腦改革,更不支持什么號稱有深遠意義的狗屁改革,我就知道改革不考慮改革涉及各方感受,不多做博弈模型避免各種糟糕后果,不最終為全體國民幸福服務,這改革就不是改革,什么深入不深入,很多鼓吹改革闖關的,你知道關在哪里嗎?你真知道水有多深嗎?你真的從歷史,現實、文化、法律、政治、科技,國際格局方方面面,以深邃思想考慮中國和中國人的將來了嗎?如果你沒有強大的思想力,你有什么資格談深化改革??
還有就是以德治國某種程度要恢復,很多人誤會以德治國就是以德治官,其實不對,不僅僅是官員以德服人,還有醫生,律師、法官、科學家也要以德服人,本來這些權威就是在信息不對稱甚至也沒法對稱的狀態下(就算他們操作全程透明,復雜精微的技術操作細節對錯一般人無從判斷),品德信譽樹立足以較少很多不必要也無效果的監管成本。況且他們之中不乏德才出眾者,奈何得瑟的媒體人就拿愛出風頭的精英頻繁出鏡,宣揚的好像就那么幾個好人似地,宣傳多了,都讓人惡心,甚至宣傳多了,把專家逼成了公知,公知言多必失,最后自己把自己搞臭了。另外以德治國,也是以德治社會,老百姓普遍遵守公共道德,不暴力不極端,凡事好商量,可以減少很多法治成本和社會管理成本,搞的大家都是消費者都是上帝,都是自己占理,別人理虧,好了,到處紛爭,有心人去企業專門處理客戶投訴,你就知道市場經濟逼出了多少無德刁民。
我之前提倡的以法治強,那就是以強大的法律和其他制度約束和懲戒,管治精英,逼著精英走以德服人路線,尤其是要建立平民對其的道德信任感,對專家的話相信,對醫生的話相信,對律師的話相信,現在媒體人的挑撥離間,平民之間的小道消息流傳導致科學沒人相信,最后自己把自己搞的不安,生活沒了快樂,有人覺得是政府促成了民眾不信任,我覺得中國人本來就是小聰明十足的民族,本來就流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句話從博弈角度來看,是盡可能規避風險避免吃虧),改革開放之后,走人與人之間建立金錢關系的路子,造成中國人之間更加算計了更加互不信了,什么儒家倫理,什么毛氏的同志努力干革命,這些倫理和崇高理想都被改革開放破壞了,導致三十年經濟全球第二,充分發揮了華人小聰明小算計的賺取利益的本事,但也惡化了人民之間的信任。但物極必反,大多數國人最終會走回愿意吃點虧賭一把相信別人的路子,這也要靠中國傳統道德回歸,更要停止對革命對毛等革命者的詆毀,恢復一些優秀的革命文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