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坤:在南海中國必須做長期斗爭的準備
從李克強總理訪越說起
李克強總理對越南的訪問很成功,中越關系又一次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雙方達成合作協議,這在當前美日極力挑動東盟國家抱團對付中國的大背景下,能取得這樣的外交進展實屬不易,對此給予充分的肯定是完全應該的。但是,見諸于中國媒體的報道又開始胡吹大氣了,什么“中越關系的重大進展”、“在南海問題上打開了缺口”、“實現破局”等等,忘乎所以地渲染之下,似乎南海諸島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越南在中美之間腳踏兩只船的現象也不足為慮,中國的東南亞攻勢已經取得一個回合的大勝一般。我們說,這實在是太過高估中國目前對周邊環境的塑造能力了,同時也實在是太過低估南海問題的復雜性與斗爭的長期性了。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中國方面當然希望中越兩國加強合作,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加強合作,此次越南為什么如此迎合中國,而沒有表現出與中國對著干的勢頭呢?
曾幾何時,越南與美國從眉來眼去發展到勾肩搭背,甚至已經開展了一定程度的軍事合作,他們這樣干所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那么,現如今越南對中國的戰略態度相比以往發生變化了嗎?
其實,越南的戰略取向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從越南方面來說,這不過是在玩弄對付中國的兩手。
基于中越兩國的地緣戰略態勢,越南當局比誰都清楚,與中國對抗的代價有多大,不管后面有沒有霸權大國撐腰,結果都是這樣。當年越南有前蘇聯撐腰,與中國對抗了近二十年,結果損失慘重。所以越南清楚地知道,不管越美關系怎樣發展,就算結成同盟,越南也承受不起與中國正面直接較量的代價,所以,根本上講,越南是不敢與中國單挑單干的,除非美國及其亞太的盟國一起向中國發難,越南樂得隨大流,否則,越南不會愚蠢地把中越關系搞砸,因此,加強合作、友好往來這等表面文章還得照做,而且還要做的似模似樣。
但是,盡人皆知,基于歷史和地緣上的原因,越南對中國的戒心又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說政治上中國還不是其主要防范對象的話,那么戰略安全上,中國則當之無愧地是越南的第一假想敵。也就是說,中國是越南最重要的戰略敵人。這一點,隨著中國的發展壯大,只能越來越突出,而不可能越來越淡化。
基于這樣的基本事實,所以現實的中越關系倒是應了一句本來用在別處的老話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所以,對待中國,越南將依舊是合作與防范兩手并用;對待中美兩國,它依舊將是腳踏兩只船,左右平衡、左右逢源。
在這種情況下,越南不會實質性地同中國解決南海爭端,它一定要拿南海諸島問題作為對美國的戰略獻禮以取得美國的青睞,也一定會拿美國的干涉介入作為對中國的要挾,以便兩頭取利。如果中越之間果真解決了島嶼爭端,越南便失去這等奇貨可居的戰略資產。而且從根本上說,越南也不可能放棄那些它已經到手的島嶼,而中國也不會放棄對越占島嶼的主權,這中間其實并沒有調和的余地。
基于這樣的情況,所以不但中越之間的戰略博弈是長期的,而且以越南為舞臺的中美日戰略博弈也將是長期的,中國在越南將陷入與美日長期爭奪的苦斗惡斗之中。日本安倍晉三與李克強總理對越南前腳走后腳來的訪問,就已經清楚了昭示了這一點。
因此,以為中越關系的進展將會帶來南海問題的突破,就未免太過奢望了。南海問題短期是解決不了的,在美國的幕后操縱下,在日菲等國的破壞搗亂之下,中國的南海困局還將持續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對此,中國必須做長期的戰略準備,必須做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
其實,中國當前及今后所面臨的戰略難題,短期內沒有哪個能夠得到解決,非但如此,相反,按現在的趨勢,諸多困局還有繼續加大加重的可能,這些地方有朝鮮半島、臺灣海峽、釣魚島以及南海,南海問題只不過諸多問題中并不算最突出的一個,對此必須有足夠的和充分的認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