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抱怨在華外企成“替罪羊”》,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9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9日報道。市場化了的媒體究竟靠什么活著呢?當然是靠企業(yè)在它上面投放廣告而掙得的錢。因此,市場化了的媒體必然成為資本的奴仆。由此可知,中國政府極力推進的中國主流媒體的市場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不過就是為了把原本屬于人民群眾的話語權交到境內外資本家階級的手里,換言之,就是為了徹底剝奪人民群眾的話語權,當然,經過市場化改革后,共產黨的喉舌也聽從資本的指揮了,所以我們才從新華網和人民網上越來越多地看到了代表境內外資本家階級根本利益的文章,所以我們才從人民日報微博上看到了要禁止使用“漢奸”一詞的反動主張。
西方媒體之所以抱怨在華外企成為“替罪羊”,只不過因為這些媒體就是靠這些在華外企養(yǎng)活的,因此,這種抱怨根本就沒有什么公正性可言,相反,外媒的這一抱怨恰恰暴露出它們極端反動的立場,因為它們抱怨的是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不應該查處在華外企的腐敗行為、不應該查處在中國制造飲食安全問題的外國餐飲公司和食品生產企業(yè)、不應該查處利用市場壟斷地位坑害和歧視中國消費者的外國企業(yè),等等。換言之,外媒對在華外企所制造的這些危害中華民族和中國消費者的行為都是持支持的態(tài)度的,而它們之所以支持,只是因為這些禍害中國人民的行為有利于在華外企賺取巨額利潤。
漢奸說,中國政府一方面對外商投資有強烈需求,另一方面又對外國公司的巨大影響力有不安全感和怨恨情緒,所以得出了所謂的混亂信號。然而,首先要知道,中國政府并不是鐵板一塊,有忠于人民的官員,也有漢奸賣國賊,因此,從中國政府那里獲得所謂的混亂信號這件事并不值得奇怪。其次,中國即便對外商投資有強烈的需求,也是建立在維護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面的,根本沒有理由認為中國為了吸引外商投資而愿意犧牲掉自己的根本利益。而中國的國家安全、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等問題都是中國的根本利益。而被查處的那些在華外企——無論是從事非法測繪工作及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有毒致癌飲食的可口可樂公司,還是至今依然不能完全保證向消費者提供無問題飲食的肯德基公司,還是在中國為侵害患者利益而從事腐敗活動的葛蘭素史克公司,還是數不勝數地向中國出口有毒奶粉的外國食品公司,——它們所謂的巨大影響力完全是建立在禍害中華民族、新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基礎之上的,如此的影響力當然應該予以取締。事實上,人民群眾對中國政府在打擊外企惡行一事上長期不給力的表現早就很不滿了,中國政府如果要鞏固其執(zhí)政基礎的話,不僅要積極支持國貨,而且要加大打擊外企惡行的力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