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一、 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評論:降低地方政府貸款成本,方便地方政府籌款。地方政府還可以借低息貸款,還以前的高息貸款。此舉可能的原因,是地方債務過重,中央政府采取措施減輕地方政府債務,實際是轉移債務成本到銀行。
二、 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
評論:讓銀行可以低價賤賣手中票據(實際是銀行的債權)籌款,減少錢荒發生幾率。此舉方便了外資低價收購中國資產。由于政府承諾美元可以自由兌換人民幣,從而可以在中國容易獲得資金。今年1-5月,央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減少了基礎貨幣近千億元,但是,外資仍然拿美元進入中國,獲得了14500億元資金,而國內銀行被中央銀行拿走2萬多億元資金,到6月份,繼續從緊貨幣政策,導致銀行錢荒。此舉是精英們相信市場神話,搞出來的賣國政策。但是,對美國資本家有利的承諾美元自由兌換人民幣政策,就不去依據市場原則取消,而去強制實行,對外資不利的利率管制,就依據市場原則取消,比蔣介石徒子徒孫都賣國。
三、 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評論:以前國家管制,強制貸款數量和利率,現在取消利率上限,顯然讓農村老百姓獲得資金成本加大。此舉將對糧食和農業生產不利,破壞國本。其賣國程度,并不比上個措施少多少。于此相對比,美國每年在農業上補貼近千億美元,我們給農民借點錢,還要讓銀行放開利率,實際是讓商業銀行收高利貸,逼死農民。
四、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
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總評:精英們正在按照佐力克的安排,一步步走入西方安排好的泥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