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葛蘭素史克公司涉嫌商業賄賂在中國遭遇調查的消息,在國內媒體上呈現冷暖自知的微妙局面。葛蘭素史克公司約有200年的歷史,是全球最著名的醫藥公司之一,擁有全球制藥行業最大的研發體系,年產藥品40億盒,產品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國有多家合資企業,一個研發中心和六個生產基地,擁有5000多名本土員工。與國內30多個醫學院校、醫院合作了200多個藥物研發項目。葛蘭素史克簡稱GSK,毫無疑問是全球醫藥行業的巨無霸。
今年一月,葛蘭素史克在英國的公司總部接到來自中國區的匿名舉報,稱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市場推廣中存在商業賄賂等現象。到今年五月,葛蘭素史克自我調查后宣布,沒有發現任何不當之處。接著,又一份匿名舉報材料遞交到了葛蘭素史克公司的董事會,舉報內容大致相同。此后,葛蘭素史克宣布重新內部調查,然后說還沒有找到任何貪腐證據,當然,也沒有宣布新一輪調查結束。六月,又有人匿名向中國警方舉報。不久,北京、上海、長沙警方介入針對葛蘭素史克在中國市場涉嫌商業賄賂的調查。
除國內多地警地介入調查外,七月三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將對包括葛蘭素史克在內的60家藥企進行成本調查,內容包括出廠(口岸)價格價和成本專項調查。業內人士指出,葛蘭素史克等進口藥品的口岸價格,與醫院最終的中標價格,有的相差十倍或更高。國家發改委表示,此次調查是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中的價格、成本等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藥品價格。
目前,中國國內針對葛蘭素史克等跨國醫藥公司的調查還在進行,尚未結束。我之所以將媒體對此消息的反應稱為“冷暖自知”,大致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葛蘭素史克本身。一方面宣布自我調查沒有發現問題,另一方面,葛蘭素史克公司內部則多次發文,提醒員工統一對外口徑。與此同時,葛蘭素史克的員工在微博上頻頻轉發“我愛GSK”等祝福,也成為輿論聲勢的一部分。
二是媒體表現。有些媒體通過揭秘、調查,或葛蘭素史克的透露等方式,追蹤匿名舉報者。若隱若現的線索導致這些媒體得出結論說:這些舉報都是同一人所為,是公司前高管離職后,因賠償條件談不攏而不滿,因此,這只是公司內部人事斗爭的體現。這種導向性的結論顯然試圖使人們相信,匿名舉報者只是為了個人私利,所以,其所舉報的內容未必是真實的。但有的媒體,包括海外媒體則指出,這場“地震”涉及到整個制藥行業“商業賄賂”的潛規則。
三是一些業內人士,不愿公開表明身份,卻按耐不住地揭開了制藥企業“商業賄賂”潛規則的幾個小角。有人說“該整”,有人對整治前景表示并不樂觀,有人對日后一線醫藥代表的生存感到暗淡,有人則不愿意多發表對此事的看法。在老百姓等局外人還不太看得清楚時,從制藥公司到媒體到業內人士,面對中國警方介入調查、國家發改委實施調查的局面,都打起各自的小算盤。
近年來,中國的“看病難、看病貴”現象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從多個方面探討。人們經常說的原因之一是醫藥代表與醫生或醫院串通,利用回扣等方式賄賂醫生或醫院。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都轉嫁到病人頭上,造成藥品價格的升高。這種做法恰恰來自于西方的大醫藥公司,只不過手法不太一樣。在中國,低級一點的手段就是塞錢,含蓄點的,例如免費幫醫生接孩子,甚至付學費。國外的方式更隱蔽些,例如組織醫生到國外名義上是開學術會議,實際上是旅游。此外,幫助醫生在重要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獲得學術地位,也是一種方式。事實上,葛蘭素史克被舉報的賄賂方式就有引自國外的“先進”方式。這種賄賂所花費的開銷,實際上都會加到藥品價格上。因此,國家發改委調查包括葛蘭素史克在內的藥企的成本價格,就是試圖搞清成本、流通與最終價格的關系。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外國跨國公司、世界著名企業、幾百年老字號等令人炫目的名頭就一定不會采取賄賂等手段。事實上,葛蘭素史克公司就曾經因為商業賄賂被美國司法部處以30億美元的罰金。其他還有輝瑞公司,也因商業賄賂被美國政府處以23億美元的罰金。西歷2010年。歐盟下屬的歐洲理事會衛生委員會主席、德國流行病學專家沃爾夫岡·沃達格主持了一項調查。他指出,一些醫藥公司借助甲流疫情,游說世界衛生組織(WHO)降低“甲流疫情大爆發”定義的門檻,使得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甲流疫情為“六級”這一最高級別。而醫藥公司游說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各國政府多掏錢購買疫苗,僅此一項就使這些醫藥公司賺取了數十億英鎊。而且,這些疫苗的質量也不高,歐洲某些國家購買的大批疫苗,后來都送給了窮國家,但醫藥公司的錢總是賺到了。當時反駁沃達格最大的聲音之一,就來自葛蘭素史克公司,而它恰恰也是生產疫苗的關聯企業。
當今世界的醫藥產品幾乎被少數幾個大型跨國公司壟斷,他們維護壟斷地位、賺取高額利潤的手段之一就是商業賄賂。這種現象在國外雖時有查處、時有懲罰,但因為壟斷難以改變,因而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如今隨著對外開放,國外壟斷藥企的潛規則等灰色手段也堂而皇之地進入中國。這些國外大型壟斷企業還借助各種手段控制言論,例如,葛蘭素史克公司便專門設有“政府事務”部門,所聘用的人員大都是與官方有密切聯系的特殊人物,目的之一就是在負面消息發生的時候趕緊“公關”滅火。跨國醫藥公司鞏固壟斷地位最嫻熟的技巧之一便是控制話語權。醫藥產品專業性很強,普通人未必能輕易搞清楚,因此,醫藥公司通過商業賄賂手段,將少數專家變成自己的代言人,就很容易控制輿論。而一旦發生問題,國外醫藥公司又常常采用“自查”的方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運動員兼任裁判員”,其結果也可想而知。當人們說“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時,我們發現,跨國醫藥公司經常用種種手段故意讓人們看不清真相。而成天主張“公開透明”的人們,也很少將這種反腐敗的手段運用到跨國大公司身上。曾經有美國人寫過一本書《公司帝國》,指出當今大型跨國公司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專制統治者。
進口藥品在中國價格奇高,還有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原因,就是崇洋媚外。多年來崇洋媚外的宣傳使得很多中國人對外國藥品、外國設備產生了嚴重的迷信和崇拜,甚至相信外國藥品就是仙丹,不惜為此傾家蕩產。事實上,外國藥品療效究竟如何,不能太絕對,至少也是因人而異,有些還有明顯的副作用。然而,在崇洋媚外的文化氛圍中,對于外國藥品昂貴的價格,媒體常常是站在制藥企業一邊,非常同情和理解地向大眾解釋說:那是因為人家外國企業開發成本很高,所以藥價才貴。這些媒體時常宣稱要時刻保持質疑精神,但這種質疑很少針對外國藥企或其他外國大公司,相反,對外國企業盡顯無微不至的體貼。例如,這次葛蘭素史克公司涉嫌商業賄賂被調查,國內一些媒體便拐彎抹角地得出調查結論說,那是內部人事斗爭,而且還是中國人。因此,再次照顧了外國人、外國藥企的面子,把棍子打在某些自私自利的中國人身上。
我多次說過,文化就是經濟。外國藥企能在中國發大財,與西方文化的入侵以及所造成的普遍性的崇洋媚外是有密切關系的。哪一種文化占領人們的頭腦,與哪一種文化相關的商品就一定能賺大錢。如果我們崇洋媚外,外國人就必然賺大錢。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充滿自信,我們自己就能賺大錢。這是題外話。就葛蘭素史克公司在中國被調查一事來說,我認為,整治醫藥領域的種種弊端,深化醫療改革,不僅要對國內的不法現象下重手,也要對外國在華醫藥企業的所作所為認真整治和規范。那種在崇洋媚外思想影響下,以為只有中國壞,外國都是好的預設前提,將嚴重阻礙中國醫療體系的健康發展。對于中國有關部門來說,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發現問題,一視同仁,嚴肅查處,是應有的態度。對于葛蘭素史克公司也決不能例外。而且,醫藥事關人命,一旦發現問題,懲罰措施必須嚴厲。我相信,只要調查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嚴厲查處外國制藥企業,一定會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
原題:醫藥弊端,內外齊治
葛蘭素史克被公安部立案偵查 商業賄賂事件始末
來源: 人民網| 作者:記者 | 時間:2013年7月14日 16:49
葛蘭素史克標志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仝宗莉)據公安部網站消息,現有證據充分證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和相關旅行社的部分高層人員已涉嫌嚴重商業賄賂和涉稅犯罪,公司部分高管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經初步審訊,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央廣經濟之聲報道,今年3月,葛蘭素史克(中國)收到匿名舉報,中國區研發總監臧敬五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經過3個月的調查,6月上旬臧敬五解職。
今年6月上旬,葛蘭素史克(中國)遭匿名舉報,銷售人員陷入大范圍賄賂醫生丑聞。隨后,北京、上海和長沙警方聯合突擊調查葛蘭素三地辦公室,并將相關高管帶走協助調查。
據美國媒體報道,有葛蘭素內部人士向警方舉報了公司的商業賄賂行為,此次調查是中美警方聯合行動的一部分。
盡管都是藥物方面的指控,但當時美國司法部還提出證據,認為葛蘭素涉嫌商業賄賂,他們將現金賄賂偽裝成咨詢費、高價餐費、周末休閑活動開支和奢侈娛樂活動開支。目前針對商業賄賂的處罰結果還沒有公布。還有消息說,另外2家外資藥企也隨葛蘭素一起被調查。不過目前還沒被證實。
一家美國制藥企業的醫藥代表透露,葛蘭素遭調查只是個別事件,外國醫藥企業賬目上都是合規操作,如果不是公司內斗,也不會暴露的如此充分。他說,外企財務對發票規定嚴格,內部有合規部會對發票和財務進行抽查。不過他也承認,對重點醫生都會提供全方位服務,他曾幫助某醫生女兒進入重點小學,像酒后代駕、機場接送機、吃飯買單等都是家常便飯。
由于競爭激烈,制藥企業銷售部門的矛盾也比較集中,這次葛蘭素賄賂門丑聞被曝光,有媒體稱是公司前雇員舉報。一家美國制藥企業的醫藥代表表示,公司每個季度有銷售排名,還開討論會,銷售最好的講經驗,銷售最差的作檢討,如果連續三個季度綜合排名最后,就會被淘汰。
據了解,葛蘭素史克的總部位于英國,分支機構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主要的研發中心位于英國、美國、西班牙、比利時和中國,在全球建有約70家生產基地。葛蘭素史克目前是在華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藥企業之一,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在中國擁有5000多名本土員工。
小資料:葛蘭素史克
葛蘭素史克的總部位于英國,分支機構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主要的研發中心位于英國、美國、西班牙、比利時和中國,在全球建有約70家生產基地。葛蘭素史克是少數為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三大全球性疾病――瘧疾、艾滋病和結核病同時研制藥物和疫苗的公司之一。
葛蘭素史克目前是在華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藥企業之一,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在中國擁有5000多名本土員工,1個全球全功能的研發中心及6家生產基地——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合資)、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 (合資)、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上海葛蘭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葛蘭素史克生物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和南京美瑞制藥有限公司。
葛蘭素史克中國有處方藥、疫苗和消費保健品三大業務領域,為患者提供幾十種預防和治療藥物,治療領域涵蓋肝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和焦慮、腫瘤、抗生素、解熱鎮痛、皮膚和性病、胃腸道、心血管和艾滋病等;同時為大眾提供口腔護理產品和營養保健飲料等消費保健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