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s.people.com.cn/n/2013/0627/c183348-18955114.html
人民網蘭州6月27日電(記者 銀燕 苗亮軍)如何看待改革開放之前的三十年和之后的三十年?日前,在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韓德強副教授以此為題作了精彩闡述。韓德強認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成績都不容否定,前后兩個“三十年”也不能相互否定。
用改革開放之后的三十年去否定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這是如今在部分人群中彌漫的一種情緒。那么,為何否定“前三十年”的論調較為普遍?韓德強教授認為,最大的誤區在于“只進行橫向比較,沒有進行縱向比較”。若拿1979年的中國和同時期的日本或美國去橫向比較,我們是比人家落后了一截,這個是真的。但不能以這種邏輯來否定“前三十年”。“我們既需要橫向比較來找差距,也需要有縱向比較,才會有自信。對‘前三十年’的否定就是由于有些人沒能全面看問題,缺乏縱向比較。”韓德強說。
韓德強認為,正是在“前三十年”,我國相對獨立完整的工業、科技體系得以建立。“建國初期,如果我們不把資金用在建設上,也不搞各種科研院所,而是都吃了喝了,估計建國初期我們的生活水平立刻就改善了。可是這樣我們就沒有未來!建國初期一直到1979年這段時間,中國經濟建設的方針是高積累低消費,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不快。正是由于高積累,我們國家在1979年時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的體系,建立了一個獨立完整的現代技術體系,這是最難的事情。這個巨大成就被許多人忽視了。”韓德強教授說。
“事實上,1981年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前三十年’在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都給予了相當大的肯定。”韓德強教授說。當然,由于當時高積累、低消費的大政方針,“前三十年”中民生改善較少,這也是客觀事實。
而對于改革開放之后的三十年,韓德強認為,我國的發展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消費品極大豐富,民生大幅改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當然,社會兩極分化、環境污染嚴重、道德水平下滑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韓德強說,必須承認一個基本事實,就是我們的經濟總量在不斷增長。從1949年到2013年我國保持了連續6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這個在世界經濟史上你找不出第二家。有人統計過美國的百年經濟增長率,年均增長1.96%;我們64年的經濟增長,平均每年8%。
韓德強認為,不能因為改革開放出現了一些問題就去否定改革開放的動機,我們要承認那個動機是為了中華民族民富國強,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林治波說,“我覺得要客觀地看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把改革開放之前之后的兩段歷史連接起來看,各自都是成就輝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新聞工作的渠道,發揮自身作用,既要擁護黨的領導,又要積極推進黨的改進。”
林治波認為,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給我們帶來信心和期望。他希望新聞工作者樹立“對內為人民服務,對外捍衛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思想,在工作之余多學習多思考,用思想引領報道,成為學者型記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責編:焦隆、周婉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