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四川崇州女孩王倩,去年高考失利后選擇了復讀。今年,復讀了一年的她,與理科三本線仍有6分差距。在得知這個成績后,她選擇了割腕、喝農藥結束自己的生命。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心理衛生中心馬渝根教授說,王倩或許是將高考作為了唯一人生夢想,其實高考失利只是這一次或者這一段時間失敗而已,并非人生一輩子就失敗了,遇到挫折后,需要用一種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它、思考它。(《華西都市報》6月25日)
高考失利,四川女生服毒身亡,遼寧男孩跳河自殺。鮮活的生命為什么在分數面前不堪一擊?雖然有人覺得他們出身于貧困家庭,關心幫助不夠,其實正是我們當前社會惡性競爭下的苦果,必須反思教育產業化的深重罪孽。
我們現在只是一味地講優勝劣汰,卻忽視人情關懷,特別是高考這樣的人生選擇中,往往是成功者受到極高的熱捧,而且失敗者卻受到冷落甚至歧視,怎么能不讓人心涼。加上平時學習的不得法、不努力,帶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懊悔。當下的教育被金錢所左右,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一些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學生卻為了上學而欠下家人許多的感情和金錢,夢既破滅之后自然就轉不過彎。加上我們現在把孩子嬌慣成小皇帝,任性無知,經不起挫折,自然遇到這種打擊,又沒有人勸解和疏導的情況下,走上了不可歸的輕生之路。這也反映出我們當前教育已經掉入自私思想的泥藩,缺少對學生思想工作的扎實。成績決定一切,把教育當成搖錢樹,讓學生學得太辛苦。看來,讓孩子們健康成長需要教育回歸過去的奉獻意識,育才意識,而不是現在的考試意識。不管是考出來的,還是選出來的,都不是最優秀的,優秀的人才需要脫穎而出。最近聽了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陳仲丹介紹的清朝三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他們三個都是文人出身,曾國藩歪打正著成了著名軍事家,左宗棠收復新疆功德千秋,李鴻章洋務運動也是開創改革先河。他們的成功既有社會大環境的機遇,更是自己的努力,因為起先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機遇到來時通過自己的膽識和智慧迅速長大的。其中曾國藩這樣的人物也有三次自殺未遂的經歷,讓人不可思議。
當然,還有幾句話叫條條大道能羅馬,不必一棵樹上吊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努力打牢人生的基礎,接受社會的洗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機遇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的。想想當年未考上的曹雪芹寫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吳敬梓寫下《儒林外史》,大發明家愛迪生也是考不上的低智商,可以說人生的成功還在于自身的努力,有句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嘛。因此,希望這次高考失利的學生,要么復讀,要么實踐,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看看保安孟非、趙普都能成了著名主持人,這樣的經歷人生不值得你們想一想嗎?與其結束自己的生命,不如讓自己試一下闖一回,美好的未來就在不經意的眼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