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2013年6月14日隔著鐵柵欄,劉志軍雙手緊握兩位律師的手,再三感謝。錢列陽律師問:“有沒有話要帶給你女兒?”劉志軍回答:“千萬不要從政!”
文強:臨死遺言:貪圖功名利祿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錯誤。我死后我的孩子就不要再姓文了,改姓別的,子子孫孫以后再也不要從政,不要當官,遠離功名利祿。平淡、平安才是福。
近來大家都討論當官是個高危職業,我還只有點疑惑,看著劉志軍給女兒的告誡,讓我想起了文強對后代的告誡,基本一個意思,別當當官了,當官難,難于上青天,卻不料上了西天。這說明權力監督越來越有效、越來越多元的當下,大量問題官員的落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以往積累的、掩蓋的,其他渠道發現不了的問題,都可能會因此而暴露,從而得到法律制度的嚴懲。這基本上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近日報載報載,陜西一個省級部門官員表示:“做政府官員真的是高危行業。”這名官員說,疑神疑鬼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很多同事害怕他們的面孔會出現在網絡上,毀掉他們的職業生涯。 見過矯情的,沒有見過這么矯情的。做官是高危行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擠破頭皮考公務員,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為升官殫精竭慮,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官員自己當官還不滿足,費盡心思還要把自己的子女也弄成官?誰見過天底下這么悖論、這么荒誕、這么不正常的高危職業?說這話的人,讓他當兩天曠工,做兩天小販,他就知道什么是高危行業了。
官員疑神疑鬼,那是心中有鬼。不貪的官員,遇到小偷,他是受害者;貪污的官員,遇到小偷,他是倒霉蛋。貪官家里被偷而東窗事發,你能說小偷偷錯了?沒干過見不得人的事,合成的艷照再逼真,手腕上的手表再昂貴,天生那張臉再會微笑,都不會影響仕途。影響仕途的不是合成的艷照,昂貴的手表,也不是歡樂的微笑,而是為官沒有做到一身正氣,卻把為人民服務當成了為人民幣服務,貪錢貪色,最終走上邪路。
不得不說,網絡監督現在是一個反腐利器。一些腐敗的“蒼蠅”、“老虎”,不少都是因為網絡而被拍死、打死的,尤其是最近隨著中央反腐力度加大,落馬的官員增多。比如,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免的原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緣于情婦網絡曝光;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落馬,緣于情婦委托媒體人的網絡舉報;剛剛受審的雷政富,更是創造了網絡反腐的奇跡……也正因如此,很多官員害怕自己的面孔出現在網絡上。在權力監督越來越有效、越來越多元的當下,大量問題官員的落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以往積累的、掩蓋的,其他渠道發現不了的問題,都可能會因此而暴露,從而得到法律制度的嚴懲。這基本上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說當官是高危行業,疑神疑鬼,只能說明他們還不習慣被監督,被約束。以往頤指氣使,飛揚跋扈,我行我素習慣了,現在突然不那么自由了,一下子覺得不適應了。如果這就是高危,那么我想說的是,這才是正常。官員手握重權,沒有一點怕的感覺,結果可想而知。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要把官員的權力關進籠子里,而不是把人民的監督關進保險箱里,就得讓貪官害怕,讓官員帶著敬畏之心。只有習慣了被監督,被約束,讓他們明白當官有風險,他們才不會如此矯情。
劉志軍和文強不想讓后代當官,只能說明制度反腐已經起到成效,習李體制得到認證,官員們,窮官富民時代即將到來,公務員熱慢慢會消退,期待這樣的一天到來,就是中國真正強大的那一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