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爆信貸緊縮恐慌道指收市跌139點
[04:00] 2013/06/25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美債孳息率持續上揚,中國爆信貸緊縮恐慌,拖累美股周一早段急挫,尾段跌幅則略為收窄,道瓊斯指數收市報14,659.56點,跌139.84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市報3,320.76點,跌36.4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收市報1,573.09點,跌19.34點。
斯諾登加入國防承包商搜集華府監控國民證據
[08:20] 2013/06/25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美國中情局泄密者接受本港傳媒訪問時披露,他加入國防承包商博思艾倫咨詢公司,是為了搜集國家安全局秘密監控國民的證據,以便向傳媒披露個中情況。
消息指俄國正研究引渡斯諾登申請
[22:13] 2013/06/24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引述消息報道,俄羅斯正研究美國提出引渡前中情局職員斯諾登的申請。不過,消息同時指出,因斯諾登從未正式入境俄羅斯,所以俄國沒有權利對斯諾登扣留或遣返。另外,協助斯諾登離開香港的爆料網站維基解密,其始創人阿桑奇表示,斯諾登現時健康良好,身處一個安全地方,并與維基解密的法律團隊保持聯絡。
貝魯斯干尼被判入獄7年
2013年06月24日
意大利前總理貝魯斯干尼涉嫌與未成年少女進行性交易及濫用職權案,米蘭法院周一裁定判貝魯斯干尼入獄7年,及不得再參政。
軍眷維權被打數十傷
2013年06月25日
內地基層軍人退伍后生活保障不足,屢爆因示威請愿引引發的流血沖突!解放軍海軍數百名退伍軍人親屬,不滿軍方「肥上瘦下」,給高層軍官豐厚福利,卻拒向副團級以下退役軍人分配軍隊經濟適用房,上周六到南海艦隊駐廣州一個單位門前拉起橫額抗議。當局派出逾百名在職官兵驅趕退伍軍人親屬,雙方爆發沖突,網傳有數十名軍人親屬被打傷。
外交部就網絡攻擊向美提交涉
2013年06月24日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就斯諾登稱美國入侵中國電訊企業及清華大學網絡一事表示,這再次證明中國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交涉。她并重申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網絡攻擊,愿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與國際社會積極加強對話與合作,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和平與安全。
河南原糧食局原局長、煙草局長等32官員被免職
2013年06月24日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24日舉行「2013年舉報宣傳周」新聞發布會時通報,自去年以來,河南檢方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4000多件,包括河南省糧食局原局長曹濮生、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原局長鄭建民在內的32名廳官被免職。
研究指吃母乳長大易出人頭地
[08:29] 2013/06/25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嬰孩時期被喂哺母乳的人,長大后在社會打拼,出人頭地機會比吃奶粉長大的高出24%。
研究人員指出,母乳成分中含有長鏈不飽和脂肪酸(LCPUFA),它對腦部發展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聚焦美國
美國國安局監察及收集民眾數據早有前科
2013年06月23日
(on.cc記者徐蕙娟駐美國報道) 美國中情局前特工斯諾登(Edward Snowden)踢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棱鏡」計劃截取所有人的資料,繼而彭博通訊社引述消息指出,數千美國企業自愿配合國安局收集情報,一片竊聽風云及諜海危情。其實數年前,全美最大通訊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一名退休技工也爆料,指國安局早于10年前已借著AT&T位于三藩市的「秘密房間」,監察所有互聯網數據,事件引起民權團體入稟控告美國政府及電訊公司,但官司拖延至今卻沒有下文。
數年前的「深喉」是在AT&T任職了22年的奇恩(Mark Klein),他在退休時憶述早于2002年夏天,國安局已有特工到訪AT&T,令他感到事態不尋常,至2003年1月,奇恩有機會隨同其他技工參觀AT&T位于三藩市的機樓,發現機樓內的6樓正建造一個秘密房間。
同年10月,奇恩被調到三藩市這幢機樓工作,獲悉只有一名得到國安局批準的同事才有權進入這秘密房間,這名同事后來透露,機樓內安裝了「分流器」,所有聯系到AT&T的互聯網光纖數據,都會經分流器傳送到這個秘密房間,讓國安局監察。
后來,奇恩得到多份文件及線路圖,封面注明「第3組研究/三藩市」,文件顯示2002年3月裝置分流器,然后將數據匯到秘密房間;另外,文件又列出除分流器外,還有一個儀器Narus STA 6400,可以在龐大及高速流量數據中,查找需要的資料。
奇恩正自盤算,既然三藩市屬于「第3組研究」,自然會有第1組及第2組,也可能會有第4、5…組,他于是致電美國東岸的同事,表示三藩市的分流器曾出現故障,豈料對方說,其他機樓的分流器都出現過同類故障,這些機樓包括位于西雅圖、圣迭戈、硅谷及洛杉磯。由此推斷,國安局也在AT&T其他機樓收集互聯網的數據。
奇恩在2004年5月退休后爆料,2006年初引發數十宗控告美國政府及電訊公司侵犯私隱的官司,有關官司合并交由三藩市聯邦法院審理,可是國會卻在2008年頒令豁免電訊公司被民眾追溯,隨后并獲聯邦最高法院裁定確立。
當時有一宗直接控告美國政府的訴訟沒有合并處理,因此還望有機會正式提堂,但司法部卻指如果審訊此案時傳媒大幅報道,將會危害國家安全,令此案至今懸而未決。
產評:人行關門打仔治標不治本
中港股市深陷央行一手搞起的政策漩渦,繼上星期聯儲局公開退市路線圖導致市場大動蕩之后,內地人民銀行對嚴峻的銀行市場「錢荒」無動于衷,粉碎了投資者對央行放水紓困的希望,大舉拋售內銀股,滬綜指插水半成,差不多回到去年底低位。人行堅決企硬,應是乘機關上水喉教訓內地銀行,大有關起門打仔,整頓金融亂象的意味,可惜治標不治本。
人民銀行的公告形容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處于合理水平,等于否定錢荒之說,并提醒商業銀行要做好流動性安排,字里行間看不到嚴詞教訓。不過,如果把人行的溫馨提示作反向式解讀,便會明白銀行業出了甚么問題,當中包括未有提前安排足夠頭寸、未對資產做好宏觀審慎配置、未控制好信貸擴張過快引致的流動性風險、未處理好期限錯配風險等,而更重要的是未配合央行穩定市場,確是直斥其非。
那么拒開水喉放水紓解商業銀行錢荒有用嗎?恐怕只能收一時之效。內地對銀行業監管,法例算是完備,又不停因應情況發出補充指引,有需要時更派專人向特定銀行做口頭指導,理論上很嚴謹,實際只是表面工夫。因為內地商業銀行官方色彩濃厚,穩占市場壟斷地位,加上缺乏有效率的監管制度,總有辦法透過金融創新規避監管,中央對此亦長期只眼開只眼閉。
當人民銀行及中銀監要控制信貸規模、調控貨幣供應,商業銀行很快便發展出規模龐大的影子銀行業務,存款照收、貸款照放,外表則包裝為理財產品、信托貸款等,存貸款對象和利率更加不受掣肘,又可剔出資產負債表之外回避監管,銀行搖身變成中間人再賺一筆手續費。內地近日爆出的錢荒,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表外業務的資產及時限錯配所致。
這些問題絕不新鮮,為何屢禁不止呢?因為監管機構及銀行均服務同一個老板。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董事長全屬副部級,上頭主管金融國有資產的官員則屬部級,與人民銀行及中銀監等部委平起平坐。大家既然都是高官,就算不至于官官相護,是否指揮得動也成問題。而且商業銀行賺錢同樣可以說是為國家財政服務,在制度充滿自相矛盾下,要如何管、是否管,不無疑問。
人行敢于袖手旁觀必有硬后臺,加上總體貨幣供應量不低,應是有信心錢荒屬暫時性,不會惹出金融大禍,商業銀行如因資金成本抽升導致虧損,就當是一場教訓。觀乎民間對此多表支持,不少評論更直言要為人行見死不救鼓掌,贊成倒逼銀行停止暴利,可見內銀的形象頗有爭議,不得民心。不過,由于錢荒是競爭不足、監管無效的制度性產物,相信亂象只會暫時收斂,不久便死灰復燃。
陽光華夏:住房訊息聯網難 權貴集團阻力大
2013年06月25日
國家住建部原定于六月底完成五百個城市住房訊息聯網,如今看來,這已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權貴利益集團的全力狙擊下,這個涉及到官員財產公示以至地產調控的計劃很可能胎死腹中,由此也折射出改革何等艱難。
今年三月,住建部總計完成了約六十個城市的聯網技術節點開通,但直到現在,聯網開通城市的數量仍維持在六十多個的水平,未有明顯增長。這項被視為第五代新政的重大措施,惟地方政府未給予積極配合,以各種理由推遲、拖延,這也證明第五代的權威并沒有真正樹立。
中國長期沒有進行個人住房情況普查,導致房屋登記系統不健全、采集標準不統一、口徑不一致、存在大量瞞報或謊報等問題,有利權貴集團掩蓋不明來歷的財富。目前,中國已建立了銀行征信體系,令貪官污吏不敢將不義之財存入銀行,生怕被人揭發。可惜,由于住房訊息未能聯網,使地產領域成為權貴利益集團掩飾非法收入的重要方向。早前北京就傳出消息,說京城有六千人每人擁有三百套房,若然屬實,數量實在驚人,當中不知蘊含了多少腐敗。
打虎無心 改革無望
如果全國住房訊息聯網,百姓可以輕易查到五百個城市的所有住房權屬情況、房屋產權交易、變更的實時情況,權貴利益集團的非法財富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大批貪官污吏勢必在千夫所指之下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權貴集團阻止全國住房訊息聯網,相當于以權力之手掩蓋自己的非法罪惡,自然能拖則拖,能不搞最好不搞,故意阻礙聯網的推行。
近年,中國地產行業迅速發展,成為了官商勾結的最重要領域,也造就了一大批寡頭壟斷式的財團。住房財產訊息聯網之后,有利于中央政府掌握全國的財產供應情況,為宏觀調控平抑樓價提供更多更有針對性的政策選擇,這勢必嚴重損害權貴的整體利益。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得利益者必定負隅頑抗。
中國要向前發展,必須觸及到權貴集團的利益,否則無法獲得民意的高度支持。問題是,要讓既得利益集團揮刀自宮,談何容易?以史為鑒,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在海內外的壓力下,同意搞君主立憲改革,派出大臣赴海外調查考察,后來卻搞出個「皇族內閣」掩人耳目,君主立憲徒有虛名。最終,早已失去耐心的民眾紛紛揭竿而起,推翻清朝。
改革是利益的博弈,掌握權力者若沒有來自基層民眾的壓力,根本不會有改革動力。盡管第五代上臺之后有志改革,不斷勸慰利益集團要知所進退,平民百姓要更有耐心,但如果執政者沒有大刀闊斧改革的決心與意志,沒有懲豪強打權貴的魄力與手腕,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
神州觀擦:公共權力家族化 中國是誰家天下
2013年06月25日
在海內外引發巨大反響的山西「房媳」事件出現新進展。媒體披露,「房媳」家族至少十五人擔任公職或國企領導,在當地掌握財政、公安等核心權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公共權力家族化,試問當今是誰家天下呢?
山西運城紀委前工作人員張彥擁有兩個戶口、十幾套房,被稱為山西「房媳」。調查發現,張彥的丈夫、原夏縣公安局局長孫宏軍有過三個戶口,還涉嫌長期吸毒。他們生活在以運城市原財政局局長孫太平為核心的一個「官員家族」,形成龐大的官僚豪門,運城當地人形容,「如果孫家開家庭會議,到場的部門領導比政府開會還多」。
這個龐大的官僚家族不僅擁有點石成金的特權,更有逍遙法外的能力。孫宏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便開始吸毒,從一天一百元的毒資發展到一天五千元。更駭人聽聞的是,孫宏軍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不斷升官,居然當上公安局局長,掌管一縣的治安,顛倒是非,莫此為甚。
公私混亂 利益難分
事實上,類似的家族在內地屢見不鮮。社會上有「父子室,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孫子開車爺爺坐,親家辦公桌對桌」的民謠,一些市長、縣長、區長的兄弟姐妹、妻兒子女、大舅小姨都是官員,甚至尚在上學的孫子輩已可吃空餉。對于這些公權力家族化的家庭來說,當官就好比去菜市場買菜一樣簡單,地方政權成了他們的「家天下」。
「家天下」盛行,不僅阻礙中下層的上升空間,還帶頭大量制造社會不公。有社科院學者稱,「現在從上層開始的近親繁殖、子女接班,其后果是現在連個村長都在安排自己的子女,整個社會階層快徹底固化了」。家族所結下的權力裙帶關系,讓權錢、權權、權色交易披著「合法」的外衣,公私混為一談,各種利益糾纏不清。
中國家族政治現象不斷蔓延,呈現地方權力家族化以至黑社會化的趨勢。像廣東湛江一帶,兄弟會、青年會等民間組織廣泛存在,不少官員也暗暗加入。在遂溪城月鎮最出名的「十兄弟」兄弟會,會員不是官員就是大商人,外面的人都不敢惹他們,凌駕地方政府,儼然成為另一個執政中心。
類似的基層亂象,說明中共的凝聚力正遭新型的民間地下組織取代。在很多地方,中共已無法利用黨章約束黨員,反而以血緣宗親、黑金利益為紐帶的民間組織更有號召力,成為利益群體組織動員的工具。若他們逐步坐大,將形成強大的地方派系,與中央分庭抗禮。第五代要想保住紅色江山,就得對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族下手,但誰有這樣的膽略?
世界視線:安倍地選告捷扭曲國會待破
[09:10] 2013/06/25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去年底再度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于周日東京都議會選舉領導執政自民黨大勝,為角逐下月國會參院改選的自民黨人打了一支強心針。事實上,讓安倍得以維持支持度堅挺的「安倍經濟學」,近期不斷受到質疑,安倍想繼續實踐「安倍經濟學」,下月國會參院選舉非勝不可。
自民黨去年底國會眾院選舉贏到開巷,從民主黨手上奪回執政地位,是次東京都議會選舉,被視為安倍信任度的一次「小測」,以及下月的參院改選「大考」之風向標。安倍政府最大考題,非國內經濟莫屬。上世紀末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之后一直迷失,安倍上臺后先加大政府支出,后推行量化寬松政策,推低日圓助日本出口收復失地。
「安倍經濟學」后勁不繼
日本股市經一輪急升后近期顯著回落,日本本國企業重返本土大舉投資的消息少之又少,「安倍經濟學」后勁不繼、治標不治本等質疑聲音此起彼伏。獲自民黨提名角逐東京都議會選舉的五十九名候選人全部順利當選,傳統盟友公明黨提名的廿三位候選人也全數告捷,兩黨于東京都議會一百廿七席中攻下八十二席,安倍總算通過「小測」。
各項民調顯示,安倍支持度大致上企穩在六成以上水平。觀乎自民黨于東京都議會選舉大獲全勝,除非下月參院選戰舉行前,接連爆出不利自民黨的重大丑聞,或福島核輻射泄漏情況突然全面失控,否則自民黨勝出下月參院選舉應無懸念。問題是,安倍帶領自民黨「一統」參眾兩院、打破「扭曲國會」困局后,大權在握的他會致力消除「安倍經濟學」遇到之政治阻力,抑或暫時休兵改為推動其他立法,實在難說。
安倍上臺后多番試圖為日本二戰罪責開脫,拋出一個又一個歪論,在言論和行動上處處展露對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之強烈意圖。「安倍經濟學」能否修成正果,還看結構性改革能否全面開展,過程中利益集團損手、民間怨聲載道,無可避免損害安倍民望。安倍會否為了保住相位,暫緩深層改革,轉為推動修憲,轉移民眾視線,值得深思。
坦言集:非法示威變合法
保釣運動在七十年代初時在香港推行,主要是由美國的留學生發動。當時在美國的主力據說是曹宏威、邵善波、周松崗等。但在香港,先是在校外發動,然后引進大學校園。
保釣示威針對日本,但香港當年殖民地政府禁止示威游行,保釣示威便與殖民地政府沖突。維園示威,洋警司更公然棒打學生,當年學聯會長鐘倫納為首的不少學生代表被捕。我記得當時我與另一位大學同學與師姐陳婉瑩到維園參加示威。當警察開始打人,場面混亂時,我便與中大的洪長泰(那時我是港大《學苑》,洪是《中大學生報》主編) 與一眾同學跑到中大崇基的宿舍漏夜出專刊抗議港英。記得當時中大的同學有麥洛新、廖淦標、雷競旋等。
在維園示威之后,便到港大校園荷花池示威,同樣非法,警察要入校園鎮壓,校方堅拒。其后是天星碼頭示威。事先張揚,港英全力鎮壓,在媒體上多方恐嚇。不過,把旗幟豎起,便有千人聚集,警察不敢拘捕,反而護送大隊操往中環的日本總領事館。當時,港大考試,不少同學(包括眾多的醫學院同學),一考完試,便趕到中環參加游行,浩浩蕩蕩,應該是六七年左派暴動后最大規模的非法示威游行。
此后,反貪污捉葛柏更直接指向香港殖民地長期的腐化制度,強烈地反對殖民主義。我相信正是這些大學生不顧港英的鎮壓、拘捕,才帶來其后香港示威游行的合法化,也牽動眾多的社會運動,并由此而轉入政治運動。
龍吟虎嘯:承諾普選北京后悔嗎
面對占領中環、反對派爭取「真普選」、今次政改很可能一拍兩散、二○一七年「不可以」一人一票普選產生行政長官之巨大壓力、嚴重后果,朝廷會不會對「循序漸進」實施普選的承諾和安排有后悔之意呢?會不會有「早知現在,何必當初」之意呢?
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北京推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時,一開始是沒有想到要大大改變香港「行政主導」的制度的,沒有想到九七收回香港后實行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機構議員的。因為英國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年,沒有普選,沒有民主,港督都是英倫委派的,立法局議員也都是「官守」和委任的「非官守」的。據此「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北京最早的意圖是九七回歸后,「換一面旗幟,換一個港督」就OK。屆時的行政長官由中央政府在港人中挑選委任即可。
如果當年北京「堅持這樣的原則」,就不會有今天的麻煩,不會有十六年的爭拗不休,就不會讓北京一直捏著鼻子、十分不情愿的「循序漸進」推行普選,不會有一次又一次政改方案的「扯皮」、「爭鬧」。
然而,在英倫和港人民意的壓力下,北京從「現實出發」、「為穩住投資者和港人」,也為了大大方方的讓全世界看到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天才構想并非「浪得虛名」,于是在談判最后關頭,作出了讓步,同意行政長官通過「協商」及「選舉」產生。后來,在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中,北京受到了更大的壓力——這個時候英倫已在香港過渡期啟動了「民主普選」工程,立法局、區議會都不斷引入了「一人一票」選議員的工程,《基本法》如果不對普選做出承諾和規定,就顯得太不象話了,這步退讓可說令北京「后患無窮」也。
強詞有理:蟬曳殘聲過別枝
都說中國崛起了強大了,其實只是美麗的誤會,從對美國走佬特工斯諾登的處理手法,就可以看出中國貌似強大、實則虛弱的本質。
斯諾登沖著香港的「自由和法治」而來,以為香港背后有中國作為后盾,可以安枕無憂,豈料在美國的淫威之下,香港政府固然不敢與老美對抗,中國政府也是畏首畏尾,自由和法治靠不住,大國虛有其表,走佬特工只好繼續走佬。幸好,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俄羅斯不怕美國,更不會屈服于華府壓力,走佬特工才不至于走投無路。
大家不妨想想看,換作是中國特工叛逃美國,美國會放人嗎?面對這種自動送上門的好事,美國政府不但不會放人,而且必定借題發揮,大肆羞辱,務必令中國政府顏面盡失。說來實在諷刺,近年有人提倡甚么「G2共治全球」,北京老爺們也聲稱要與美國建立甚么「新型大國關系」,原來只是一場笑話而已,中國畏美如虎,惟美是從,連一個送上門的「叛諜」也不敢收留,新型大國關系云乎哉!
綜觀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俄羅斯才敢與美國霸權正面對抗。美國政府可以對中國指手畫腳,為所欲為,但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官員往往畏懼三分,連說話的聲調也要降低。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中國外交軟弱,國防陽痿,不但無法與俄羅斯相提并論,恐怕連北韓的金三世也不如。
笑看天下:「報復社會」隨想
神州大地,最近頻頻發生所謂「報復社會」的恐怖襲擊,六月七日廈門有個叫陳水總的涉在公交巴士上縱火,造成四十多名無辜者遇難,另三十多人受傷;日前上海又發生六死四傷的冷血連環兇殺案,兇徒不但殘殺無辜白牌司機,甚至射殺哨兵、瘋狂搶槍!
依老朽看,一個社會,潛規則多過法制健全,難免「利令智昏」,是以有劉志軍的大貪腐化事件!而不公不平彌漫,百姓上訪無門,呼冤無路,難免就有陳水總的「仇令智昏」,在極端情況下,做出犯罪學上的所謂「報復社會」,若然「利令智昏」和「仇令智昏」充斥社會,這個社會能說沒有病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看來,不是愈走愈寬,而是愈走愈窄!
自古以來,中國有順民,唯獨沒有公民。要么縮起頭來做烏龜,要么像李逵那樣操起板斧來殺殺殺,所以中國鮮有進步。像陳水總那樣「仇令智昏」的個人恐怖主義者,他生活于社會最底層,個人沒有尊嚴,活在恐懼中,到壓力爆煲,「報復社會」使他走上不歸路!社會上若然有太多生活感到不安全的人,這個社會還能有甚么美夢?
當今中國面對太多社會問題,除了貪腐,還有史無前例的污染問題,許多食物的安全丑聞……農村大量消失,城市在拆遷中崛起,可是,人們更多懷念舊中國,起碼好山好水好空氣,食物基本天然,哪像今天雞蛋、皮蛋、鴨蛋都不能吃!老朽以前愛三蛋混炒送老火白粥,如今已成絕響,能不傷感乎?
這一周,老朽知道神十升空夸啦啦,空間實驗進展順利,還有美女太空人在太空授課;然而,「地面授課」的難題卻沒有解決,西北及農村的小孩,有些連校桌也沒有,強國夢要投射更多的軟實力,如和諧、民主,華麗的表層,無助撲熄「報復社會」的怒火!
菩提明鏡:中國釣島巡航超二百天
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國海監51、23、49船編隊繼續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在六月十五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稱,在釣魚島附近的日中連接海域,發現了三艘中國海監船在航行中。這是去年九月,日本把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國公務船在日中連接海域航行已經達到二百天,顯示中國在釣魚島附近的巡航已經常態化。
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十二海里范圍內巡航超過二百天,而且必將長期持續下去,而日本方面則無法阻止。這就是釣魚島的新現狀。日本很想回到原來其單方面控制的狀態,而中國則要求維護這個新現狀。美國是偏向日方,但是奧巴馬也要求安倍和中國談判解決問題。
外國通訊社近日透露,日本政府去年九月將釣魚島收歸國有后,中國政府曾就舉行兩國首腦會談的前提條件提出,日方需承認存在主權爭議,并就雙方公務船均不進入釣魚島周邊十二海里以內區域達成協定。共同社消息人士還指,這一要求體現了中方的基本方針,即「存在主權爭議但可以擱置」,但日方表示拒絕。目前,包括電話會談在內的兩國首腦間磋商無法實現,雖然兩國一年前曾就設立防務部門間熱線達成共識,但仍沒能構建「海上聯絡機制」。「海上聯絡機制」的主要內容為:設立熱線;共用通訊頻率以確保現場通訊職能等。
從有關披露的消息看,北京將承認主權爭議作為舉行首腦會談的條件,如果不承認就免談。
看起來北京并不急于和日本改善關系。過去,北京以不參拜靖國神社壓服安倍,這回安倍最后會否聽命?
兩岸三地情:兩岸互設辦事處
兩岸互設辦事處的條例在立法院內遭到在野黨的強力杯葛再度鎩羽而歸,國民黨原本想正面迎戰,強渡關山,但黨籍立委也不支持,堪稱前方談判,后院著火。
兩岸互設辦事處成了政治議題的攻防戰,當然兩岸互信基礎不足,陰謀論滿天飛,各種擔心不能釋懷,尤其人道探視權更是臺灣朝野共同努力的目標,連黨籍的立委也表示「沒有人道探視,就沒有辦法支持」。
所謂「人道探視」是指本國公民遭他國逮捕、羈押時,本國領事可行使探視權及協助向駐在國政府進行協調,現為了保障大陸臺商的人身安全,臺灣方面強烈要求有探視權,但北京認為這涉及領事探視權,涉及國與國的問題,對大陸堅稱「兩岸同屬一中」的立場一直是個挑戰。
在兩岸互動如此頻密下,設立辦事處以解決因交流衍生的問題,是有現實的需要。馬英九也表示互設辦事處是兩岸基礎工程重要的一環,協助每年八百萬人的互動,以及一千六百億美元以上的貿易服務往來。
馬英九強調兩岸是兩個政治實體,但習近平說,在統一之前兩岸同屬中國,不可分割。
兩岸不同調,在互設辦事處上終于凸顯了矛盾所在。
關于旅行證件的問題,未來大陸人士可在海基會辦事處辦入臺證,臺灣人民的護照到期,也可在大陸的海基會辦事處換發,如果涉及換發中華民國護照,同時又享有領事豁免權,北京政府或又有不同的詮釋,政治的考量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立法院內藍營立委踩煞車,與黨不同調是策略運用或是立委諸公的堅持?臺灣企圖迫使大陸退讓取得人道探視的外交權限,北京又何能松口,顯示兩岸交流正由「淺水區」到「深水區」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