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政客嘴里的“叛徒”為何變成了該國不少民眾眼里的英雄的話題,一時很難扯清。雖然環球網的社評指出,“美國部分輿論批評斯諾登是‘叛徒’,美國司法部直至昨天都尚未正式提控斯諾登,個別議員已呼吁以泄漏國家機密罪,盡快引渡斯諾登回國受審”,但頗有心計的前美國情報員愛德華.斯諾登選擇了香港作為避難所與曝料地,來進一步揭露美國的“棱鏡”丑聞,可謂常握了天時、地利、人和。其稱“我有很多機會可以逃離香港,但我寧愿留下,與美國政府在法庭上抗爭。因為我對香港的法治有信心,打算讓香港法庭和香港人決定自己的命運”。
他的這一作法,讓聯合早報《新匯點》主編周兆呈立馬想起了重慶“薄王”事件中的王立軍。其在日前撰文時稱,“作為來自美國的爆料者,如此推崇香港的法治,正如去年進入美駐成都領事館的王立軍一樣,選擇的是自己認為能夠有效保護的機制,雖然看起來有些對比上的反諷。”其稱,近來一段時間,因為廉政公署前專員湯顯明公款宴請內地官員等事件,香港人普遍擔心大陸力量對香港制度和性格的影響,斯諾登為香港投下了“信任票”,香港人應該更為自信香港的獨特地位。盡管如此,人們還應看到,這樣的事件,在符合形式法治的條件下,幕后的政治和外交運作還是會必不可少的。
周兆呈的話不假,近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的是一邊是美國民眾氣的跳腳,指責政府窺探公民隱私,侵犯合法權利;一邊是美國政客極力辯解,并把臟水潑向中國;另一邊是中國外交部息事寧人,呼吁中美雙方心平氣和、冷靜客觀地看待有關問題,并拒絕就是否支持引渡美國泄密者表態。比如環球網稱,美方多年來一直入侵中國網絡卻指責中國對美進行網絡攻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6月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此表示,中方認為,網絡空間需要的不是戰爭和霸權,而是規則和合作。
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再次凸顯中國還在延續過去外交中所患“頑疾”——韜光養晦?后果是,“棱鏡”等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的曝光,將美國政府的爭議做法置于風口浪尖后,面對國內外越來越大質疑聲,美政府以及部分政界人士四面出擊,通過各種手段消除“棱鏡”爭議帶來的消極影響的頻繁動作,并試圖將臟水潑向中國,引發了外界的擔憂。
“網絡空間需要的不是戰爭和霸權,而是規則和合作。”聽完華春瑩的話,立馬讓人生出許多失落感。中國打算與美國在網絡空間進行合作,美國就會與中國真心合作嗎?15日的北京晨報稱,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杰斯和委員會資深成員、民主黨籍眾議員達奇•魯珀斯伯格13日與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舉行3小時閉門會談后暗示,斯諾登可能與中國政府“合作”。
不僅此,網絡之外也一樣。這邊習奧會才結束,那邊美日聯軍就進行了海上奪島演習。據說為了消除習奧會可能給日本帶來的疑慮,奧巴馬還專門給安倍打了個電話。這個電話會不會成為日本炫耀的資本,該國媒體繼續曝料稱,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助理祖沃特14日告訴日本媒體,美國的立聲并沒有改變,釣魚島 “在日本的施政權之下,是《日美安保條約》的適用對象”。難怪早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信心滿滿地稱,“美國和中國的友好關系有助于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是值得歡迎的事情。但美日間的緊密同盟關系,不會因此而發生變化。美國第7艦隊的基地在日本,不可能將這個基地轉移到上海。”
當然,那時我們也看到有國內媒體援引日本媒體的話說,美國敦促日本就釣魚島問題與中國對話。
這種時候,筆者一直在想是中國不曉得與美國斗嘴,還是對于曝料者所稱的美國政府入侵中國網絡已至少四年,覺得的早前并不知曉,而感到丟人;還是早就發現了,視其為軍事秘密,而不便于對外公開,還是其它原因,外界眾說紛紜。從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應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似乎很沉得住氣。只是在回應該記者提問時,呼吁中美雙方心平氣和、冷靜客觀地看待有關問題,并拒絕就是否支持引渡美國泄密者表態,此一情景,媒體觀察是中國無意讓“監視門”事件升級為中美外交風波。
中國無意讓“監聽門”升級為中美國外交風波,那么美國議員將臟水潑向中國算不算將“監聽門”升級為中美外交波呢?環球時報文章中所說的“中國對美國自家的事很少做道德評價,但美國卻一直喜歡將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指責別人。‘自由和人權是美國對外道德戰的兩把匕首,美國尤其喜歡拿這兩把匕首扎中國。美國真實的一面和它虛偽的一面,我們都應該看清楚些,不能又傻又天真。’道出眼下中美兩國價值觀的對比。
事實勝于雄辯,外界雖將羅杰斯把臟水潑向中國,視為一種挑釁行為,但中國卻還在繼續遵循延續已久的韜光養晦政策。而不是以牙還牙,借機對美國進行更有力的抨擊。從某種邏輯意義上說,羅諾登的曝料確實幫了中國的大忙。首先斯諾登的揭密行動正好發生在奧巴馬與習近平在加州舉行非正式峰會、中美為網絡攻擊進行的外交攻防戰正酣之時。之前,奧巴馬公開敦促習近平遏制中國官方的網絡黑客對美國的襲擊,而中國則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同樣遭受來自美國的黑客攻擊。在美國主動挑起的網絡安全攻防戰中,中國一直處于解釋說明的被動反應地位,猶如被人指責做錯事的孩子,只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和無辜。
今年3月中國總理李克強還曾半開玩笑地批評美聯社記者“有罪推定”,但仍然無法扭轉對美國的主動指責。在此之前,《紐約時報》還詳細披露實施攻擊的黑客總部設于上海浦東的一棟建筑物之中。言之鑿鑿,可信度極高。但現在美國卻現眼了,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美國一直就網絡攻擊問題攻擊中國等國,如今卻因監視項目曝光而尷尬不已,再難以像先前那樣“理直氣壯”施壓他國。
站在客觀的角度問,中國有沒有專門的網絡部隊?有。只不過,它就像中國還沒有投入實戰,還在海訓的航母“遼寧號“一樣,沒有美國人的玩意“給力”而已。即使這樣,美國人也在一直強調“中國威脅論”,而對自己重返亞太,派出比中國軍力強大兵力在亞太地區橫沖直撞閉口不談,或視而不見。就此,筆者即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難道是因為中國技不如人,才讓習近平主席在加州莊園與奧巴馬會談時沒有作更多的辯解,只是反復地強調中國也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