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今年5月2日報道:北京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介紹,從今年3月15日開始,“關注新生代農民工”項目組組織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師生,在深圳、武漢兩地三個園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發現有82.5%的工人不知道基層工會小組長是誰;90.2%的富士康員工不知道本企業的工會選舉,知道者多數也不參加這類選舉。
工人之所以不參加工會選舉,是因為工會是擺設。工會為什么會成擺設呢?上述調研報告認為,這是因為它“更像是附屬于富士康的一個弱勢部門,而非工人的組織”。工會成“弱勢部門”的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再聯系腐敗嚴重、分配不公、治安惡化等問題也一直解決不了,這就不能不追究到萬惡之源----私有制。
私有制能夠取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在于存在補資本主義課的改革路線,并以此為標準,把堅持搞社會主義的馬列毛派叫做“左”,并作為主要錯誤傾向,利用黨的紀律甚至專政手段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不解決這個以社為“左”、反“左”為主的根本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就會繼續處于窮于應付,疲于奔命的狀態,甚至使問題積重難返。
“工會成擺設”問題一直解決不了這個事實證明,官辦的群眾團體代表不了人民群眾。正象國際歌唱的那樣,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靠我們自己。工人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也是最強大的階級。只要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即使一百萬人敢于改變自己的弱勢群體地位,帶動革命群眾進行復興科社會主義的正義斗爭,局勢也會隨之大變。所以,進行以大眾民主為核心的政治體制改革,使人民大眾更直接地參加民主管理,是當務之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