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三反五反運動,大致脈絡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團體、軍隊、黨派中進行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運動——三反運動,以及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進行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運動——五反運動。
在1951年10月開始的增產節約運動中,揭發出大量的貪污浪費現象。
中共中央于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
1951年12月8日,又發出《關于反貪污斗爭必須大張旗鼓地去進行的指示》
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城市中限期展開大規模的堅決徹底的“五反”斗爭的指示》。
1952年3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了中央節約檢查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五反”運動中關于工商戶分類處理的標準和辦法》
1952年10月,三反五反運動結束。
回顧這段歷史,自然要問,新時期為害社會近三十年的腐敗,何時清除?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初,腐敗這個詞還有點說不出口,因為這是種新的社會現象,不久,就在八十年代,腐敗與反腐敗成為輿論熱詞、在媒體文件上頻頻出現,至今已近三十年,腐敗愈演愈烈,百姓怨聲載道。
為什么會這樣?
八十年代初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繼而媒體上公開宣傳,行賄受賄貪污腐敗是市場經濟潤滑劑。貪污腐敗是社會財富的一種分配方式。等等。
再說近的,2013年3月4日“新華網”刊登的王歧山《反腐既要堅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殲滅戰》,講話中說: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全黨動手一起抓,既要堅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殲滅戰。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蒼蠅”。懲治和預防腐敗的要害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推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2013,3,4“新華網”《王歧山:反腐既要堅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殲滅戰》)
中國古話說,打蛇打七寸。比起蒼蠅,老虎才是要害——應該打老虎。
古話還說,擒賊先擒王。比起蒼蠅,老虎才是王——應該打老虎。
兵法上說,不能平均用兵。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消滅敵人——應該打老虎。
從小就被教育,工作要有重點。比起蒼蠅,老虎才是重點——應該打老虎。
如果說,是因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腐敗在先,精英家族和高層大員,怕群眾發財自己吃虧,所以才腐敗,傻子都笑了,沒人信。常言道:上粱不正下粱歪,要正粱,不二選擇當然是——打老虎。
要抑制社會觀念下流、抑制道德墮落,端正社會風氣,就得狠狠打擊歪風邪氣,反腐敗,就得堅決懲治地位最高、犯罪最早、 罪行最大、影響最壞的貪腐官員及其家族——還是得打老虎。
“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蒼蠅””這種說法,乍一看,面面俱到,仔細分析,不論從因果關系上、錯誤源頭認定上,還是從工作方法、效果、效率上,都是錯的,錯誤的要害是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查小庇大、做表面文章、反腐敗搞成面子工程,這種做法,客觀上,就是縱容、掩護和包庇大貪、巨貪、大老虎。
由王歧山講話,再留意近幾年的輿論宣傳。
實踐證明,反腐敗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政治工程……
反腐敗是執政黨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反腐敗是一項長期的政治斗爭……
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
媒體、文件、政策中,到處都是這種言論,王歧山亦同樣——反腐是長期的。這不是一人一時的想法,是執政黨一貫想法。
沒有腐敗哪兒來的反腐敗。反腐敗是長期的,實際上,就相當于政府在宣布:腐敗長期存在并且持續發展。何其荒唐!何其反動!何其猖狂!
如文章開篇所述,同樣是反腐敗,毛主席領導共產黨,一年完成,三十年清正廉潔。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因為日寇強大,但八年就打敗了日寇。對比之下,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思想解放、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實事求是后,在執政黨的領導下,出現了比日寇力量還要強大的腐敗分子,反腐敗反了近三十年,結果是腐敗分子日益猖狂、囂張,腐敗數額越來越大,腐敗人數越來越多,腐敗案越來越多?究竟是為什么?
高級干部子女身體力行、沖鋒陷陣,開貪污腐敗風氣(當時叫特權,雙軌制,條子,皮包公司……)之先,各級干部子女親屬親近趨之若鶩、違法亂紀、興風作浪,從上到下,對貪污腐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瘋賣傻、裝聾作啞,置若罔聞、視而不見,對犯罪活動,各級黨組織客觀上推波助瀾,領導干部嚴重瀆職,憲法、黨的原則、立場、宗旨、紀律、作風變成一紙空文,法律、公檢法系統甚至于為犯罪和罪犯打掩護。總之,黨中央尤其主要領導干部,要對腐敗的產生、發展、壯大以及激起的公憤,負直接責任,黨中央應該歷史地、嚴肅地、深刻地、認真地反思。
……
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由事實證明我所作的判斷已經開始改變了,而不是立刻遭到刪除、封口。
對腐敗這種邪惡行徑,人民大眾義憤填膺,忍無可忍。
盯緊潘任美案件,就是以此作為突破口,打擊邪惡、打擊犯罪、打擊腐敗,打擊邪惡,才能弘揚正氣!,弘揚了正氣,人民大眾才可能有滿意的明天!
無論如何,反腐敗,竟然比抗日戰爭費時還長,二三十年沒解決問題,堪稱動亂災難浩劫,執政黨真丟人現眼!
二〇一三年四月一日星期一
【附】:三反五反運動經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團體、軍隊、黨派中進行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運動(三反運動),以及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進行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運動(五反運動)。
在1951年10月開始的增產節約運動中,揭發出大量的貪污浪費現象。
中共中央于12月1日作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
12月8日,又發出《關于反貪污斗爭必須大張旗鼓地去進行的指示》。從此,三反運動在全國展開。在三反運動中,又揭發出資產階級不法分子同國家機關中的貪污分子密切勾結、從事犯罪活動的嚴重情況。
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城市中限期展開大規模的堅決徹底的“五反”斗爭的指示》。
2月上旬,五反運動首先在各大城市開始,并且很快形成高潮。
3月5日,中共中央規定了對違法資本主義工商戶處理的基本原則:過去從寬,今后從嚴;多數從寬,少數從嚴;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工業從寬,商業從嚴;普通商業從寬,投機商業從嚴。
3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了中央節約檢查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五反”運動中關于工商戶分類處理的標準和辦法》兩個文件。根據文件的規定,各級政府進行了定案處理工作,并糾正了在三反五反運動高潮中發生的斗爭擴大化和“逼供信”的偏差。
1952年10月,三反五反運動結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