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60多年前,當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決議,并組成“聯合國軍”發動了侵朝戰爭后,中國人民隨即展便開了“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以中朝為一方,對陣的是美國及其“國際社會”的16國“聯合國軍”。經過三年鏖戰,最后以《朝鮮停戰協定》的簽署而暫告“停戰”。這一紙《朝鮮停戰協定》,起碼保障了“三八線”兩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和平安寧。事實上,這也是中美兩國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來,相隔半個多世紀的第二次直接交火。前一戰中國被窩在家里打,后一戰中國軍隊跨出國界主動迎擊美國率領的16國“聯合國軍”。這前后兩場戰爭的結果,自然是有著天壤之別。故此,抗美援朝戰爭及《朝鮮停戰協定》的歷史作用,無論怎樣估量都不為過。
60年甲子一瞬間,聯合國決議又再次光臨朝鮮半島。2013年3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了由美國提交的關于制裁朝鮮的決議案,在現有聯合國制裁朝鮮的決議基礎之上強化了力度,而且顯著擴大了制裁范圍。該決議第一次將朝鮮外交人員、銀行業實體以及非法的大量現金轉賬列入制裁范圍,并進一步“增加了旅行限制”。
此前,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聲明稱,如果美韓軍演于3月11日如期舉行,朝鮮將從當日起宣布1953年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完全無效”,將不受約束“在任何時期、對任何對象隨意實施無限制的打擊”,并全面停止人民軍板門店代表部的活動,切斷板門店朝美軍事聯絡電話。朝鮮外務省發表聲明稱,在美國要“點燃核戰爭導火線”的條件下,朝鮮革命武裝力量將行使對“侵略者根據地”發動先發制人核打擊的權利,以維護國家最高利益。“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決議”,那么朝鮮將爆發出鞏固的先軍威力,永遠結束緊張激化的惡性循環。在“第二次朝鮮戰爭”難以避免的時刻,朝鮮“嚴正警告聯合國安理會”應當立即重視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的“美國侵朝核戰爭”演習,立刻廢除“聯合國軍司令部”,采取終止朝鮮戰爭狀態的措施。聲明最后稱,“只有以實力對實力、以核抗核,才能捍衛正義”。
由此可見,“第二次朝鮮戰爭”確有“一觸即發”之勢。那么,同樣是在美國操縱聯合國決議下的戰爭威脅,中國這一次究竟該如何應對呢?所謂鑒古往而知未來,我們還是需要先將眼光投向歷史的深處。
自1840年“鴉片貿易戰爭”開始,一直到抗日戰爭,中國人最痛恨的就是“一盤散沙”的四分五裂。而之所以會四分五裂,就是因為明哲保身的自私自利。這樣的自私自利劣根性,在遇到強敵壓境時就會惡性膨脹。中國四分五裂的百年憂患,正是因為強敵環伺下自私自利的“漢奸”和“洋奴”層出不窮。那么,中國人為何會有這種自私自利的“漢奸”劣根性?可以說,自從兩千多年前的漢朝開始,中國就有了與外敵眉來眼去勾肩搭背的“漢奸”。無“漢”則無“奸”,“漢”與“賊”不兩立。這種文化上的耦合,則是源于“漢承秦制”以后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關于這一點,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多有論述,此處不再展開。簡而言之,中國尊儒則多“奸”,多“奸”則多招外敵來犯,此“歷史慣例”以儒風最為昌盛的宋朝與清朝最為可鑒,并從“鴉片戰爭”一直延至抗日戰爭。所謂百年憂患,所謂八年抗戰,若“漢”不多“奸”,民族救亡圖存何須百年?抗日戰爭又何需八個春秋?
所謂仁義道德的尊卑貴賤等級禮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學而優則仕”的教化下,中國“修身齊家”的知識精英們,往往便成為最自私自利的“恃強凌弱”和“賣國求榮”之徒。“割地賠款”的秦檜是如此,“喪權辱國”的李鴻章是如此,“曲線救國”的汪精衛亦是如此。而最為“精忠報國”的廣大勞動人民,卻往往被這“仁義道德”的等級禮教壓在了社會最底層,并被牢牢捆縛住了手腳。盡管秦檜、李鴻章和汪精衛之徒,也因吃里扒外而撈取了不少的個人私利,但那時似乎還沒有“裸官”和“裸商”乃至“先富先移”的必要。
在這種個人自私自利的“一盤散沙”中,誰還會去關心遠處邊疆少了幾塊地丟了幾個島。正因為此,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四分五裂的過程中,累計喪失的領土已遠不止300萬平方公里。沙俄曾使中國割讓出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并迫使中國接受外蒙獨立的事實。這一里一外,就是300多萬平方公里。其它西方列強“八國聯軍”國家,在以“堅船利炮”威逼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過程中,均以支持民族解放的名義,先后迫使“中央之國”斷絕了同周邊地帶的“宗主國”與“藩屬國”朝貢關系。而“中央之國”周邊的“藩屬國”在剛剛“獨立”后,便很快被“分而治之”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從緬甸、泰國、印度支那三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到琉球和朝鮮,“中央之國”周邊“藩屬國”的紛紛淪陷,也便吹響了列強宰割中國腹地的集結號。
在這種個人自私自利的“一盤散沙”中,遙遠邊疆少了幾塊地丟了幾個島,根本不影響“泱泱大國”的春秋大夢。直到外敵以朝鮮為跳板,直逼東北威脅華北京津之地時,“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才會真切地意識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個最強烈的歷史記憶,還是昔日的“漢倭奴國”留給中國人的。故此,當60年前美國及其“聯合國軍”再次染指朝鮮時,剛剛從百年積貧積弱戰爭廢墟上站起來的中國人,便義無反顧地跨過鴨綠江去拼死相搏了!
從抗美援朝戰爭至今,外界更多地是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把中國與朝鮮的關系理解為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同盟關系。其實,除此之外,中國與朝鮮作為唇亡齒寒的經濟文化和地緣政治命運共同體,這早已是歷史經驗教訓所反復驗證了的客觀存在。
美國及其西方世界的“國際社會”,把“二戰”以后的歷史,稱為“冷戰時代”,即東西方兩大陣營緊張對峙的和平時代。盡管,朝鮮戰爭就是發生在這“二戰”結束以后的“冷戰時代”。至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便成為與歐洲的“柏林墻”一樣的“冷戰標志”。自蘇聯“和平演變”解體滅亡和“柏林墻”倒塌時起,美國及其西方世界的“國際社會”,便稱“冷戰時代”已經結束,全世界都已經進入了和平發展的“后冷戰時代”。中國在接軌了這個市場經濟國際慣例后,人們似乎也都有了與世界潮流同步的“后冷戰時代”慣性思維。
然而,“冷戰時代”的“三八線”警報還依舊沒有解除,板門店的“聯合國軍司令部”還依然是枕戈待旦。而且,美日韓軍事同盟的聯合軍演挑釁還一直在持續升級,美國操縱聯合國對朝鮮的經濟技術封鎖和制裁也在不斷加碼。是的,即便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都認為現在已經是和平發展的“后冷戰時代”。但是,作為“三八線”南側“聯合國軍”的敵人,且是被“國際社會”經濟技術封鎖和制裁下的朝鮮,怎么能相信現在已經是和平發展的“后冷戰時代”?
歷史的經驗教訓還告訴我們,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以前百年憂患的屢戰屢敗,是因為中國人自私自利的“一盤散沙”。而中國人民能夠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因為中國有了社會主義制度和大公無私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謂“和平演變”的“冷戰”與“堅船利炮”的“熱戰”,實質上就是資本主義舊制度與社會主義新制度的“制度模式之戰”,也是意識形態價值觀的“理想信仰之戰”。當“柏林墻”一側的“理想信仰”之墻坍塌后,“柏林墻”的倒塌和蘇聯的解體滅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到了所謂制度接軌和體系接軌這一步,只是西方世界開始收割“冷戰勝利”的果實了。今天,美國及其“國際社會”的“聯合國軍”,以“先發制人核打擊”之勢威逼朝鮮棄守“三八線”,實際上是在復制“柏林墻”倒塌的“亞洲版”。
可以預料,即便是朝鮮也就范了市場經濟國際慣例的世界潮流,那也并不意味著板門店“聯合國軍司令部”歷史使命的終結。恰恰相反,那時這個“聯合國軍司令部”便會攜勝利之威,順勢指揮前移至鴨綠江畔了。緊接著,外敵以朝鮮為跳板直逼東北威脅華北京津之地的舊戲,又將開始重演。這時,才真的已經無關意識形態的“制度模式之爭”了。試問,當年日本侵吞朝鮮進軍東北,是因為中國與日本有意識形態的“制度模式之爭”嗎?
撫今追昔,當前朝鮮半島“三八線”兩側的意識形態“制度模式之爭”,僅僅只事關“第二次朝鮮戰爭”的勝敗。對于中國人來講,只是需要回味一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這前后相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之“敗”與“勝”,究竟原因何在?趁著現在,備戰備荒時間還來得及。趁著現在,朝鮮還在孤膽抗美。中國,是13億中國人民的中國。“保家衛國”,匹夫有責。自私自利“一盤散沙”的百年憂患民族悲劇,絕不能再重演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