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兩耳未聞窗外事。有朋友告訴我,司馬南、任志強掐起來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辨雄雌,希望聽聽我的判斷。看了一下雙方的發言,發現是非曲直其實很簡單。但這件事本身,確實有不少奇妙之處,試述如下:
一,任志強的論據很奇妙。他說,華遠是股份公司,不是國企。而在此次辯論之前,就是這個人多次聲稱華遠是國企。這種說法的奇妙之處還在于,據業內測算,華遠的國有股份比例至少高達64%,如果這樣的公司都不能算國企,中石油、中石化也可以不算國企,那今天的中國恐怕也就沒有什么國企了。
二,任志強的邏輯更奇妙。按照他的說法,“再傻的管理者也不會將個人與員工的利益拿去送人”。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不說在貪腐橫行的今日中國,就是在被一些人視之為道德文明典范的美國,這樣“傻”的管理者也所在多有。曾經引爆世界輿論的“安然丑聞”,就是身為股東的管理者做假賬,欺騙其他股東以牟取暴利的典型案例。如果一件賺錢的生意,自己做時身為管理者兼股東的本人只能獲得不到1%的利潤,而轉讓給他人則自己可以獲得超過50%的利潤,他為什么不做呢?任志強又為什么不做呢?
三,最奇妙的當然還是交易結果。雖然說是一切公開,沒有貓膩,但奇妙的是,每一次任志強、潘石屹之間的交易,都是以前者讓利、后者暴利而告終,這是為什么呢?當然,這一事實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它與所有國有資產流失案中的利益流向是一致的。如果任、潘沒有貓膩,為什么巨額利益總是流向固定的一方?為什么沒有相反的利益流向發生過,哪怕是有那么一次潘石屹通過公開交易讓任志強也賺個幾億十幾億而不是私下塞錢給他也好啊?但就是沒有。如果說所有的私企老板都比國企管理者更聰明,潘石屹比任志強智商、眼光高個幾十倍,相信任志強本人也不會承認。這不,他已經發話了,“再傻的管理者也不會將個人與員工的利益拿去送人”——既然不是傻,而又確確實實將利益送人了,結論就只有一個:對方許諾了給他更大的利益。當然,他不是那個被騙的傻子,而是騙人的騙子。
四,任志強當然不傻,他也絕不會真正視司馬南為傻。真正被他視為傻瓜,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恰恰是他的那些粉絲和擁夲們。正是這些人,搶著來喝竊國大盜燉的“心靈雞湯”,被賣了還幫人家數錢;正是這些人,在私企的光環下暈頭轉向,一句“再傻的管理者也不會將個人與員工的利益拿去送人吧”,就把他們的懷疑通通打消;正是這些人,一聽說每一樁交易都是公開、透明的,就連骨頭都酥了——那就沒有問題了。他們不知道,潘金蓮的那張床固然是透明的,但昨天晚上睡了誰,卻是未知數。任志強在被捉住痛腳后,之所以還敢于揚言“為了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只好公開揭露其的丑陋面目和謊言”,除自信手法高超,一切利益交割都遠離公眾視線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時刻被這幫“傻x”前呼后擁著,自信已可以金身不壞——希望他的這種自我感覺還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從任、潘、張均不敢與司馬南同臺辯論看,他這種虛擬的自信正在崩潰。
現在的情況是,司馬南們在任志強們虛假的堅硬上撬開了一條縫,并且付之于網絡。于是推動者不再是某個人,而是整個網絡。網絡的特征是,只要開了頭,就會直奔結局,其間誰也沒辦法讓它停下來,至少任志強們似乎無此能耐。這樣看來,大幕一旦被撕開,裂縫就不會合上,里面的種種丑陋很快就會跌露出來。事件的真相大白指日可待,任志強的身敗名裂也已可預期。時至今日,他或許已經在準備后路了。因此,當許多人還在關心任志強會不會改變主意參加公開辯論時,筆者唯一關心的是:任志強何時出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