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按:近兩月以來,連續出現日系車銷量回升的新聞報道,同時,自己在生活區也親眼目睹多款日系新車仍未上牌,印證新聞內容決非虛言。雖前期已有預料,但此情此景仍然觸動我想牢騷一陣,對這個民族,決不只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感,再任某些精英引導下去,集體當愚民的可能性都有,知識越多、財富越多,智力有越低下、行為有越卑劣的傾向。
公元二十世紀,日本侵略中國,上海淪陷,市民一則逃難,一則茍活,偶有不怕死的愛國青年在自家門口插桿中華民國的國旗,還被某些知識分子諷刺為“愛國形式主義”,今天想來,感受頗深。敢于插個國旗,哪怕是形式主義又有何防?難道“插旗”不是真實愛國的熱情和勇氣的體現嗎?在長槍大刀之下,敢于插旗的國人又有幾何?
二十一世紀,中日再度交惡,國民一怒之下砸了些日系汽車,再次又被精英和知識分子圍攻,甚至有人被投入大牢。從法律角度看,本人也不贊成亂砸私車,但從現實的需要來講,砸了也就砸了,犯不著對砸車者掛上多大的罪責,他們99%是懷著愛國的熱情,他們的過激行動從今天的事實來看并非沒有道理,不少國人確屬“好了傷痛忘了痛”的一群麻木分子,有奶便是娘的“茅于軾心理”特別明顯,沒有剝及體膚的切身感受,量不會懂得愛國為何物,局面都到了如此嚴峻程度,尚且把賣國當理性,民族有何尊嚴?國家有何希望?
再退一步講,不砸私家已購的日系車,抵制日貨、不再重新購買總該不是難事吧?這種在能力范圍內可以辦到的事情怎么就不愿意做些“形式主義”呢?事實上,這恐怕還不只是形式主義,而是真真實實的愛國行動,執行它,就可以產生政府行動所不能產生的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也有些人會提出一些異議,不妨簡單駁駁。
有人說,日系車質量好,國產車質量差,買它有什么不對?沒錯,日系車比國產車質量相對要好。但是,中國國內的各系車中,就沒比得上日系車的車系嗎?美系車、歐系車就不好嗎?再說,國產車質量的提高如果沒有國人支持,它如何個提高法?這個時候,還不支持它,那什么時候支持它?你每一臺日車,就是送給日本一份侵略資本,你每買一臺國產車,就是幫民族積累一份力量。韓系車也不是在其國民的齊心支持下取得成功的嗎?諾大的中國莫非連個韓國都比不上?
有經濟學家和地方官員說,抵制日貨是兩敗俱傷的蠢事,是搞不得的。我說他們才是一群蠢蛋,并且不是一般的蠢。中國人抵制日貨,怎么可能是兩敗俱傷呢?日系貨一般來說是可以由歐美系產品替代的,就拿日系車來說,雖然會讓某些國內合資廠家減產甚至停產,影響了當地的GDP和就業,但不要忘記,中國目前所產汽車均為國內消費所需,并非出口所需,甲地停產了,乙地就增產了,日系少了,國產、德系、美系、韓系就多了,總量并未變,對整個中國的GDP并無直接影響,工人也會隨著轉移。日系車的停產,影響最直接的肯定是日本汽車廠商,怎么會是兩敗俱傷呢?我的經濟學家啊,你們是怎么研究經濟的?
有人還會說,中國抵制日貨,日本人又會抵制中國消費品,也是兩敗俱傷。大家不妨去查查中國賣給日本的是什么貨。日本自中國進品的產品主要為礦產、食品、低端制造品、資源類產品、皮革制品、木材木制品等,日本不買也行嘛,看看是中國挺得住還是日本挺得住?日本不進口更好,保護一下中國資源和環境,拼相互抵制,日本是挺不過中國的。再退一步講,就算對中國經濟有影響,該有的行動要放棄嗎?如果有一天八國聯軍再度打到中國,那是不是可以因經濟大局直接投降呢?
有人還會說,今天抵制日本,萬一有哪天美歐侵犯中國,是不是又要抵制美歐呢?我說這又是腦殘問題。中國現在最直接面對的強大對手就是日本,就算美歐有積怨,也得挑最合適的對手,跟日本眼前的矛盾和沖突是主權性的、是現實性的、是緊迫性的,現在還不是四面開花的時候,不要把歐美混同于一個問題,某些精英故意把未來的問題攪合在一起,就是搞亂國人思想,就是要模糊國人視線,就是要間接地幫助日本解圍,話說重一點就是給日本當漢奸。若是美歐部分霸權國家真的侵犯中國主權,該抵制的仍然要抵制,也用不著茍且偷安。
同胞們!不管你多么有錢,不管你多么有知識,不管你多么喜歡日貨,在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候,你的心都要緊跟時代、緊跟祖國,你的心要與全國多數人民捆在一起,人民的集體行動勝過政府的官方外交和軍事行動,如果國人離心離德,勝利將永遠屬于敵人,失敗將永遠留給自己,個人的“愛國形式主義”就是集體的“愛國行動主義”,抵制日貨,是你我的國民責任,堅定地走下去吧,別讓倭人笑話咱們!釣魚島爭端還觸不醒國人,那就讓日本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插到中國疆土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