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漫畫
現今大學生的體質真的變差了嗎?日前,華中科技大學秋季運動會開幕。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賽項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不見了”。運動會負責人表示,這兩個項目對學生體質要求較高,取消是為了避免參賽學生“受傷”。(《武漢晨報》11月11日)
反對
不該遷就集體犯懶
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這一類的長跑運動項目,訓練起來耗時費力,這對不少大學生而言,已經失去了吸引力。面對屈指可數的報名人數,面對比賽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意外,華中科技大學痛下決心,把已經嚴重“脫離群眾”的長跑項目予以取消,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然而,長跑項目何錯之有?我們承認,長跑訓練非常辛苦,可它在鍛煉人的意志力、忍耐力、爆發力等方面,有著其他運動項目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同時,這一運動的門檻非常低,只要擁有雙腿就可以參與,不像高爾夫球那樣花費不菲,只能成為少數人的獨享。因此,它根本就不應該被從運動會比賽項目中趕出去。報名人數的越來越少,只能說明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懶,越來越怕吃苦,越來越不把體育鍛煉當回事;只能說明我們的學校教育出了問題,而且出的問題不小。如果因為參加長跑的學生越來越少,學校就宣布取消長跑,那無疑是在“削足適履”,遷就大學生們的集體偷懶。
應深入反思為什么現在許多傳統體育項目都慘遭學生的拋棄。我看,除了家庭溺愛、學生偷懶等原因外,中小學校體育越來越簡化、越來越功利絕不容忽視。現在許多中小學為了減少麻煩,保證絕對安全,紛紛放棄了許多傳統體育項目,譬如鐵餅、標槍、吊環、雙杠、長跑等,中小學體育課上的訓練項目只剩下有限的幾個,學生的綜合體能呈現整體下降趨勢也就不可避免。如此培訓出來的學生,升入大學后,又能有多少人愿意再去玩那些風險高、又苦又累的運動項目呢?
體育鍛煉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終身發展,更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大,試想,如果國民沒有強健的體質,又怎能承擔建設和保衛國家的重任?因此,面對長跑被大學運動會無奈取消這一可怕現象,我們人人都應百倍警惕。 吳應海
讓學生體質更受傷
讓體質較差的學生參與對學生體質要求較高的長跑項目比賽,確實有可能讓參賽學生“受傷”,引發一些健康事故。從這個角度說,大學運動會取消長跑項目比賽,主要是為了學生安全考慮,避免引發意外事故,如學校所言是避免學生“受傷”。但是,從增強學生體質和舉辦運動會目的角度說,僅僅因為學生體質越來越差,達不到長跑項目要求,就取消長跑比賽項目,顯然是一種因噎廢食的做法。筆者認為,大學這么做不但開錯了藥方,對保護學生體質于事無補,相反只會進一步毒害學生的體質,讓學生體質更加受傷,而不是避免學生在比賽中“受傷”。
學校運動會上的長跑比賽項目,并不是全體學生參加,而只是少數選手參加。所以,即使像往年一樣繼續保留長跑項目,也不會出現意外事故,不會有選手因為體質差而“受傷”。相反,取消了長跑項目,會使得一些本想在運動會長跑項目中展現魅力和風采的學生失去了動力,不再重視長跑鍛煉,得不償失。另一方面現在的大學生的體質其實不只是不適應長跑項目,就連中跑項目的條件也達不到。在上個月底,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的一位女大學生在結束800米體能測試之后猝死。如果按照取消長跑的邏輯,那么中跑是不是也應該取消呢?再深推下去,如果學生連短跑也跑不了,是不是都得取消?
事實上當前大中學生體質越來越差,主要原因是學生忙于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玩電腦游戲等,減少了體育鍛煉,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那么要增強學生體質,就必須加強體育鍛煉,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學生的長跑鍛煉,而不是取消長跑比賽。
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和運動會比賽項目的設置不能遷就學生,不能因為學生不喜歡、不愿意就取消,如此下去體育鍛煉更加堪憂,必須反其道而行,不是取消長跑比賽項目,而是要在平時加強長跑鍛煉。
何勇
贊成
彰顯理性關愛
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不斷滑坡。在全國3億青少年中,肥胖或營養不良的占到15%以上,也就是說,超過了4500萬人;對于現在青少年的體質,有專家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在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滑的同時,全國青少年的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卻持續增長,高身材的“外強”掩蓋了體質差的“中干”。
學生體質差是個普遍的現實問題。“經不起站,經不起跑”是不爭的事實。“一次軍訓暈倒一大片”的現象令學生家長無不擔憂,也令社會反思。我們必須承認事實,面對現實,不能回避問題。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體育鍛煉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揠苗助長。學生長跑運動,是一項很強的體力運動,身體體力的消耗巨大,如果不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較強的劇烈運動就可能出現學生身體適應不了,很可能導致心肌梗塞猝死等事故的發生,結果是欲速不達。
華中科技大學秋季運動會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比賽,是針對進入冬季,“一方面是天氣太冷,跑起來太辛苦;另一方面,這兩項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大部分學生達不到要求,上場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際情況而定,彰顯理性關愛。學生體育比賽運動本是鍛煉身體,如果為了比賽而不顧實際,就是盲目蠻干。學校運動會就不應該是功利性的,不能為了得獎而強制性搞長跑比賽。應根據學生們的體質、體能情況靈活掌握和適時調整,所以我們要為華中科技大學取消長跑比賽的實事求是精神和理性關愛拍手叫好! 汪代華
延伸
呼喚風險管理保險繩
華中科技大學的“因長跑危險就取消”的行為,在中學教育中早就屢見不鮮了,據報道,“近年來,由于缺乏相關法律規定,中小學生傷害事故引發損害賠償糾紛時有發生,甚至引起矛盾激化。”為了防止學生在學校受傷、家長到校扯皮,很多學校都取消了單雙杠、高低杠、鐵餅、鉛球等項目危險性高的體育項目。很多體育課就是“男生打乒乓球,女生跳繩,再就是跑步”,上課單調不說,體育課程應該傳播的勇敢、探索、拼搏等精神也萎縮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批評高校取消長跑是不夠的,更應該拴上“風險管理保險繩”。
所謂“風險管理保險繩”,是說,關于體育安全,以及諸多體育安全事故,僅僅一股腦地將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和教師,是不夠的,而應該進行科學界定,有穩定、規范的保險、認定和賠償規則,最好按照保險制度進行處理,由政府進行責任擔當,進行兜底。或者引入社會賠償制度等。如此,學校和教師才敢放開手腳上體育課。體育課應該承擔的鍛煉身體、培養自信、嘗試風險、勇敢拼搏等課程屬性才能得到重新回歸。
近日,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體育總局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健全學校體育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對學校體育安全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風險管理機制。
換言之,體育風險管理機制終于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和學校體育發展戰略的高度,值得慶幸!有了保險制度的護航,教師們被捆綁的“安全手腳”得到了放松,他們的教育積極性才能得到回歸,那些存在風險的體育項目才能重新回來,學校體育就能得到健壯的發展力。這個制度早日落實了,“長跑危險就取消”就有望得到避免。 雷泓霈
■三言兩語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們的老師兄現在堅持每周3次以上2000米呢,師弟師妹們要堅強啊!
——唐大兄
●中國的未來靠誰?
——溫可
●一直不能忘記20年前參加5000米長跑的情景。我不贊同華中科大取消長跑項目的作法。
——南萬里
●上周剛參加完公司組織的5000米長跑運動,120人踴躍報名,除個別人身體不適外,幾乎全部順利完成賽程。華中科大運動會取消年輕學生的長跑讓我等中老年人情何以堪!?
——王光齊
●難道我們又要輪回:東亞病夫?
——錢為
●非得工作累趴下才想起來鍛煉,累出病怪公司不夠人性化。你想怎樣。
——李京坤
●你們的德智體美勞呢!
——金科
●悲哀。馬拉松為什么是奧運的壓軸?這是人的運動之根之本!這要是大難到來,跑都跑不動,學習成績有什么用?體質上不去,就是廢人,何談理想抱負?
——李云
●我周圍的實際是,很多年輕人不注意鍛煉,反而是中老年人保持每天鍛煉的習慣。也許只有體質差了,才會真正重視健康吧。
——王芝芝
●教育本應野蠻其筋骨,文明其精神,如今似乎顛倒了,問題的關鍵在哪里?
——馬里
●很多中小學體育競賽記錄封塵數年無人破……
——程前聞
●相比來說清華的體育氛圍還是不錯的。
——汪偉
●2008年,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受到許多的指責和質疑。2012年,華中科技大學運動會取消長跑也引起廣泛爭議。同是跑步,社會態度大轉變,這就是學校體育真正的春天到來的信號。學校體育工作者們,加油呀!
——李明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