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作者:巡夜人
原文地址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4642&PostID=41974001
今天看到報道,“八年磨一劍”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終于將在今年下半年出臺。八年時間磨出了什么東西呢?其實還是老貨色,“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以及重點任務和改革路徑。其中,調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來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按照知情人士的說法,調整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政府減稅、資方讓利、勞動者所得提高,目的是促使三方之間利益分配結構趨向合理,但由于初次分配涉及問題很復雜,所以在一定的時期內,只能是采取小步漸進的方案逐步推進。”
所謂財政收入太多需要減稅,這純粹是囈語。中國的財政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報道還說,“公開的資料顯示,西方發達國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為50%~60%,比如美國為65%,日本是60%,英國高達71%,而按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的研究核算,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卻由從1985年時的56.18%下降至2007年的50%左右,2010年則下滑至 43%。”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按收入法計算,除了家庭和非公司企業所得的收入額,還包括公司企業收入,折舊,政府收入。中國居民收入在GDP中比例下降,與其說是政府收入比例增加,不如說是企業收入比例增加。根本不能從所謂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中不經大腦的得出結論是政府收入太多了。
但是現在的報道總算有了點進步,寫道,“中國城鄉居民家庭與家庭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分配不公更為嚴重。”更為嚴重到什么地步呢?“根據國內學者研究,目前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遠遠超過國際公認0.4的警戒線,高達0.55。”“國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2010年給出的結論是,中國收入最高的1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而高收入人群通常都是憑借手中的權力非法獲取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王小魯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居民住戶的“隱性收入”至少有9.3萬億元,其中不包括在經濟普查中的5.4萬億元為“灰色收入”。”“民盟中央的一位官員對本報表示,造成收入分配嚴重失衡的原因很復雜,也非一日之寒,行政性壟斷固守陣地、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長、戶籍制度的壁壘及城鄉二元分割體制等都是嚴重問題所在,正是這些長期累積的體制弊端,使得在初次分配上,居民之間就拉開了收入差距,而許多涉及初次分配的法律法規執行力度和監管力度又不夠,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日益加大。”
人均收入相差65倍,原因是“手中的權力”,還和戶籍制度有關。恰好昨天另有個報道,《上海億萬富翁8200人 3000人里有一個億萬富豪》。這則報道透露出來的信息正好相反。中寫道,“調查顯示,上海地區千萬級別的富豪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企業主、“炒房者”、 “職業股民”和“金領”。其中企業主這部分人占到了千萬富豪的50%,一般來說,他們擁有200萬以上的住房,20萬以上的車以及30萬以上的可投資資產 (包括現金及部分有價證券等)。“職業股民”是另一個誕生千萬富豪的集中地。這部分人擁有一定資金后,投資股票,并且獲得相當高的收益,占比約20%。在他們的財富中,現金及股票等可投資資產占到他們總財富的40%,另外他們的自主房產及投資房產占到總財富的55%,他們擁有價值50萬以上的汽車。此外,上海“金領”人群(包括大型企業集團的、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比例高于全國水平,他們擁有高額的年薪及公司分紅,是打工一族中的高收入人群,這部分人占到了15%。他們擁有價值500萬以上的自住房并多數擁有第二套房產,房產資產占到他們總資產的75%左右,另外他們的可投資資產(現金、股票等)較多,平均占總財富的20%。最后一個是“炒房者”,這部分人基本是從10年前便開始用自有資金投資房地產市場,并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而收獲豐厚,他們基本都擁有數套房產,這部分人群也占15%。”“這些常住上海的超級富豪中,很多人出生地并不在上海,82位上榜的超級富豪中有59位是外地出生,其中來自浙江的最多。”
民盟前些年的廣東調查報告就一派胡言,現在還是這樣,這個狗屁民主黨派,純粹是資本家的走狗加爪牙。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內出臺調整核心是政府減稅》,http://business.sohu.com/20120512/n343009818.shtml
《上海億萬富翁8200人 3000人里有一個億萬富豪》,http://money.hexun.com/2012-05-11/141301442.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