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堵住中科院那張胡亂吐槽的大嘴?
司馬平邦(首發于[天農網]http://www.tianong.cn)
2012年3月5日,福建漳州正興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的最突出特色是目標建成規劃占地8000畝,集農業航空、精準農業及農機應用試驗等農業產業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關于此的新聞通稿里,投資方透露了該園區將實施的項目,包括:
一,建現代化農用航空研發制造產業園。首期將從美國引進國際領先技術的無人駕駛農用直升機等現代化農用航空項目,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現代化農用航空工業。
二,建現代化農用航空應用示范基地與培訓中心。基地將引種臺灣、東南亞等地的名優果蔬及美國優質牧草等規模化、特色化農場經濟作物。在園區內研發、制造的各種現代化農用航空器,將在基地的農業生產中進行試驗、演練,吸引國內外客商、游客前來現場觀摩。
三,培養農用無人機及其它飛行器的飛行、機務及相關工程技術人才,努力將園區打造成國內最大的農用航空培訓中心。
四,規劃建設世界級農業博覽會場館,建設形成大型國際現代農用機械交易中心,吸引世界各國各種現代化、高科技農業機械前來展覽、演練。
據說此項目總投資高達50億元。
投資農業,在當下中國,又關乎未來中國的口糧問題,其投資多少都不是問題,尤其農業科技是未來10年或者20年里中國最具增值潛力的投資領域,十八大后,民生導向整體經濟發展的新經濟發展戰略已經成型,人口眾多的中國農民、幅員廣大的中國農村一定會成為下一輪資本與人才關注的熱土。
但我對福建漳州正在開建的這個規模巨大的農用航空研發制造產業園仍然懷抱觀望和不信任姿態。
中國農業航空的最大市場,與中國農業機械的最大市場一樣,都在東北和新疆,因為土地在那兒,農民在那兒;而福建更不擁有雄厚的航空制造業基礎――基礎的設施和基礎的人才,相反,這些其實也都在中國的東北。正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投資計劃試圖以從美國直接引進國際領先技術的無人駕駛農用直升機等現代化農用航空項目,就可以短時間速成一個農業航空產業,無疑像癡人說夢。
不過它的建現代化農用航空應用示范基地與培訓中心,吸引國內外客商、游客前來現場觀摩,和培養農用無人機及其它飛行器的飛行、機務及相關工程技術人才,努力將園區打造成國內最大的農用航空培訓中心的計劃,全盤富有赤裸裸的商業氣息,而與農業生產關系并大大,倒還靠譜。
話說回來,我還是佩服以生產車輪起家的漳州正義集團董事長賴建輝先生的眼界和膽識,因為農用航空現在的確是農業科技投資的一個新亮點,甚至是塊處女地。
5月13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發布了所謂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現代化報告2012:農業現代化研究》。中國的現代農業比歐美落后,是不爭的事實,但起步于100多年前的中國現代農業被這份報告吐槽為至今還比美國落后100年,實在可以嚇掉所以中國人的下巴。
中科院此次以農業增加值比例、農業勞動力比例和農業勞動生產率3項指標計算出,2008年中國農業(經濟)水平與英國相差約150年,與美國相差108年,與韓國差36年。
本報告的發布商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不知道與此研究中心同在中科學院門下行走的諸農業類科研機構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植物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等等同仁看到這150年、108年和36年的落后差值會做何感想。
我看按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現在中美農業差距的說法,中國科學院整個該解散回家,讓也許這些身在中科院的科研人員都回鄉種地而不是鉆在象牙塔里搞研究,實實在在給中國增加種地勞動力,恐怕中國與西方農業的差距都不至于超過100年呢。
這份顯然有點吃飽撐的現代化報告里,為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提出了13條建議,在我看來其中最靠譜的一條是建議明確劃分5億畝左右的優良農田作為“國家食品糧生產基地”。我想,要讓這5億畝優良農田真要成其為優良,先進的農業機械化因素自然必不可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