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金融試點已經在溫洲正式開打,除了反對的聲音以外,支持的人也很多。支持者的說法,大多是陽光燦爛。可是,不容易忽視的是,除了國企壟斷以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實體產業內的“兩極分化”事實上已經比較明顯。
國企壟斷,這是很多人要求放開或者規范民間借貸的重要原因,原因就是改革后的國企有融資上的便利,也占據了很多重要產業的地盤如鐵路等,妨礙了很多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如果實體產業內“兩極分化”明顯或者比較嚴重,民間金融又將如何改革走下去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比如一些消費產品行業,這些行業通常大多由民間資本自由競爭,產業
“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整體上的產業實力并不強,也不僅僅是融資難。這次民間金融試點,據說加了不少““頂層設計”的元素,比如,打破國企壟斷的產業地盤,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分蛋糕,至少可以多撈點錢。
對于產業分化底層的民營企業來說,不大可能輕易向銀行貸款,往往會增加新的投資人或者想別的好辦法,正兒巴經的銀行機構也不大可能輕易向這些企業放貸。即使有些民企抓住“反壟斷”的好機會,接下來又會怎么樣呢?溫州炒房就是前車之鑒。可以這么說,民間金融改革綜合試點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溫洲早就有過兩次金融改革試點,但是,最終事與愿違。比如,有些專家學者常掛在嘴邊的利率市場化,反而成了高利貸的幫兇,而且,溫洲老板跑路也成了奇妙的市場景觀。如果這次試點不成功,最終帶來的不只是簡單的“金融山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