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黨的十八大代表候選人選舉,增強了人民的選擇性和工農兵等一線群眾比例。這是十分正確和必要的。以勞動者為主體的人民當家作主,黨才能代表人民。
據中組部公布的官方消息,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代表產生程序的5個主要環節,都貫穿了發揚黨內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的要求。這5個主要環節是:推薦提名(推薦提名從基層開始,所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加)、組織考察(實行差額考察和考察預告)、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并公示、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召開黨委全委會或工委會議、黨組會議,投票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選舉代表(召開黨代表大會或黨代表會議工委擴大會議),按多于15%的差額比例選舉出席十八大代表。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廣東以外,目前至少包括北京、湖北、貴州、海南等地已經公示了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據各地官方媒體報道,這也是中國首次公示全國黨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根據中央部署,其余省份也將陸續進行相關公示。這體現了人民對代表選擇性增加。
十八大代表名額比十七大時增加50名,主要增加生產和工作第一線代表。省區市和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所占比例從十七大時的一般不少于30%,分別增加到一般不少于32%;黨員領導干部所占比例從十七大時的一般不超過70%,分別減少為一般不超過68%。工人黨員代表比例在十七大時基礎上較大幅度提高。應該說比前幾屆有了很大進步。我認為,應該恢復毛澤東時代工農兵占主體,勞動模范優先當代表的做法。前幾屆黨代表的選擇,有糾正“文革”錯誤絕對化,倒了澡水丟了孩之嫌。降低普通勞模擔任領導職位是正確的,但減少包括勞動模范在內的工農兵黨代表和人大代表不恰當。代表與領導是兩會事,并不一定要有領導能力。他們議政和參政,主要是反映一線情況和老百姓的要求,供領導決策參考。同時,代表大會的決策是宏觀性的,主要體現大政方針。普通工農兵代表完全有能力議政、參政和參與決策。如果代表大會缺乏一線普通人民代表,極易脫離群眾,做不切實際的事。
人民代表人民選。領導干部人民代表選。只有人民代表和領導干部體現普通勞動人民的選擇意志,普通人民代表對領導干部任用有選擇權,對宏觀決策有發言權,黨和國家領導干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尤其是工農兵等普通勞動人民,在黨代表和人大代表中占優勢比例,才能使黨和國家保持無產階級性質,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因此,今后還要進一步增強黨代會和人代會的人民性。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15382906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