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于美國華盛頓的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宣布,83歲的中國經濟學家茅于軾獲得該研究所頒發的2012年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Milton Friedman Liberty Prize)。
卡托研究所認為,茅于軾是中國個人權利和自由市場的最積極倡導者之一,他倡導開放和透明的政治體制,并在中國從計劃經濟向自由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貢獻了力量。茅于軾也是中國民間慈善和社會自助組織的實踐者。
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創立于2002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的名字命名頒發,經過全球公開的提名程序,經九人委員會評比產生。該獎旨在表彰那些推動個人自由的重要人士。
根據卡托研究所資料顯示,2008及2010年兩位獲獎者的獎金皆為50萬美元,但茅于軾此次所獲獎金僅為25萬美元。
卡托研究所
卡托研究所位于華盛頓特區,成立于1977年,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大型智庫之一。根據其主頁介紹,它所鼓吹的幾項原則包括個人自由、有限政府、自由市場以及和平。
弗里德曼自由獎歷年獲獎名單
2002年彼得•鮑爾(Peter Bauer),發展經濟學重要人物,曾對撒切爾夫人的改革有重大影響。弗里德曼本人對其非常敬重。2004年接受《華爾街日報》訪談時,他認為瓊•羅賓遜和彼得•鮑爾最應獲諾貝爾獎但卻未能如愿。
2004年赫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秘魯著名經濟學家,曾任秘魯中央銀行行長、秘魯自由與民主協會的主席,該學會在發展經濟學領域建樹頗多。索托著有《資本的秘密》以及《另一條道路》,他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沒有得到私有產權的保護,這兩本書內容可以歸結為:承認窮人的財產權,以此促進市場經濟和資本的形成。
2006年馬特•拉爾(Mart Laar),前愛沙尼亞總理(1999-2002)。拉爾宣稱弗里德曼所著《選擇的自由》是他任職總理之前讀過的唯一一本經濟學書籍。在任期間,推動愛沙尼亞多項改革,包括砍掉各種福利項目,減稅以及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任期結束時,愛沙尼亞90%的經濟都掌握在私人手中。
2008年Yon Goicoechea,委內瑞拉一位法學院的學生,2007年12月委內瑞拉學生民主運動領袖。
2010年Akbar Ganji,伊朗的一位政治異見人士,作家、記者,在伊朗被關押6年,獄中撰文鼓吹民主。他最為知名的1999年系列文章,調查伊朗的連環謀殺,該謀殺曾導致5位異見知識分子的死亡,調查矛頭直指伊朗高級神職人員以及伊朗政府,包括前總統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
附:茅于軾簡歷
1929年1月14日生于南京,1950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1984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赴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注冊訪問學者。1987年回國,以后7年內擔任非洲政策研究網顧問。1990年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系邀請任高級講師,講授研究生班的微觀經濟學。1993年從中國社科院退休,與其他四位經濟學家共同創辦天則經濟研究所,現任天則所理事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