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來京了。提出了二個政見主張:一是“二岸同是一個中國”,二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芭_灣人也是中國人”純屬廢話。從鄭成功至今,沒有一個執政者當局對此有過疑義,根本就不在政治討論的范圍!至于“二岸同是一個中國”也沒有任何新的內容可言,不過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之翻版。
遠的不說,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權逃亡臺灣起,他就一直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他的中華民國。蔣介石蔣經國都是一直明確反對“臺獨”的。到了李登輝,又在臺灣的所謂《憲法》里明明白白的寫上“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淪陷區”(至今仍然如此)。什么叫“淪陷區”?這是一個政治軍事術語,是指同一個國家,或者不同國家之間,因發生戰爭而失去的國土部分。二戰時期,歐亞二洲比比皆是。這就是臺灣當局所謂“二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內心政治邏輯。
我們應當有一點起碼的現代社會的法律常識。所謂“憲法”是對“國家”而言的,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換言之,從法理之視角講,“憲法”是“國家”的同義語。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后,首先是蘇聯承認并與我建立外交關系;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是英國(1950年),但是沒有立即建立外交關系;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是法國。那是在1964年,被世界尤其是西方稱為“外交核爆炸”。以后,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就先后有170多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名正言順的、符合國際法準則的成為世界大家庭之一員;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名恢復聯合國席位及一切合法權利,并出任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72年,被毛澤東稱為頭號紙老虎的美國的總統尼克松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堅冰已然打破,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這些事實表明,所謂“一個中國”,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上,只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提出的“一國二制”構想之“一國”都是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我們自己把這個問題搞糊涂了就麻煩了。
什么“二岸同屬一個中國”這種政治表述用數學術語來講就是一個“模糊概念”。在二岸關系涉及的一攬子問題上,其他任何問題都可以“難得糊涂”一下,二岸關系之主從與歸屬不能糊涂!
63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的政治主權態度不能改變,其他任何問題都可以表示出“一笑泯恩仇”的國家主體風范。我說過,臺灣彈丸之地,我們除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外,沒有什么問題非要與之發生“關系”不可!我們與之發生任何關系之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也只能是實現祖國統一,豈有它哉!
十五年前,英國就那么想把香港歸還中國嗎?當時,鐵娘子是很鐵的??!鄧小平更鐵得擲地有聲----主權是不能談判的。香港回歸,我們中國不排除使用武力!于是乎,香港回歸了,澳門也跟著回歸了。整整150年前,鄭成功在臺灣人民的支持下,用堅船利炮家鮮血生命從荷蘭人手里收復了臺灣寶島。香港、澳門也都是不費一槍一彈從外國人手里收回來的;可見,我們對祖國統一問題在歷史上就是采用了二手準備和二手作為的。只做一手準備顯然是錯誤的。
和諧統一,是儒家治國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的思想之一。這也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現實形成并決定的國情。在封建社會時期,中國經歷了那么多因城下之盟而割地賠款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又用鮮血和生命前仆后繼奮起反抗 實現祖國統一;中華民族歷來就有一個“祖國統一”情節,與時俱進,無悔無怨,矢志不渝!
如果我們連“不排除武力”的政治主張也放棄了,祖國統一只能是猴年馬月。我這把老骨頭是看不到的了,希望炎黃子孫們在遙遙無期的那一天能夠家祭無忘告乃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