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忠:緊盯出入口,餐廚垃圾還能變成地溝油?
危害人體健康的地溝油來自于餐廚垃圾,如何有效防范利用餐廚垃圾提煉地溝油?近年來,各地陸續出臺了相關政府規章或地方性法規,用制度遏制地溝油的泛濫。根據河南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鄭州僑聯生物能源公司領獲得該市首張“城市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理通行證”。然而,該公司在無償收集餐廚垃圾時,因非法收油隊的等價有償誘惑而遭到飯館集體抵制。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尷尬,是因為餐廚垃圾具有廢物和資源的雙重屬性。第一種屬性表明,它營養豐富可再生利用制成飼料。餐廚垃圾到底是飯館的,其當然有自主處置權,所以,飯館抵制的理由很正當,誰給錢就給誰,這也符合等價有償的市場交易規則。因此,在政府主導下處置利用餐廚垃圾時,還得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不過,餐廚垃圾歸根結底還是垃圾,它的第二屬性是極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傳播細菌和病毒,若處置不當,它可成為影響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的潛在危險源,直接危害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地溝油便是其衍生的禍害。因此,對于這種特殊的垃圾,盡管飯館有自主處置權,但是,其還得遵守規則,并有責任配合政府部門,防止餐廚垃圾變成毒害消費者的地溝油。
其實, 要防止從餐廚垃圾中提煉地溝油,當然得靠制度,而各地均已出臺相應規章或法規,只是這些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使其管用。什么樣的制度才能牢牢監控餐廚垃圾?
很簡單,守住餐廚垃圾出入口即可!地溝油源于餐廚垃圾,那么,就在各飯館建立起餐廚垃圾出口申報、登記制度,每天均要向收購者出具發票,并登記垃圾出售數量、何時流向何方等內容,形成整套專門的臺賬備查。
地溝油出自餐廚垃圾提煉者之手,那就得管控住餐廚垃圾入口,即利用餐廚垃圾者應實行準入制或申報備案制。若是加工利用餐廚垃圾生產成飼料,必須經過嚴格審查,生產者取得許可手續后方可收購餐廚垃圾,且每天收購的餐廚垃圾數量必須形成臺賬。每天的餐廚垃圾收購量、加工利用后成品量、廢棄物多少、流向何方等等,都應有詳盡記載。對于直接利用餐廚垃圾飼養生豬者,則可實行申報備案制,也建立相應的進出口臺賬,以便于監管部門統計、核查。
監管部門也應建立一個餐廚垃圾進出口檔案系統,隨時抽查,若發現飯館或垃圾利用者不嚴格執行該制度,立即按程序曝光并重處,后果嚴重者,甚至可取消其餐飲生產經營資格。
總之,在餐廚垃圾的出入口環節,出售者和收購者均應嚴格建立詳細臺賬,除了二者自身保存一套完整的外,還應按月報告主要數據給監管部門,監管部門也要主動經常性嚴格抽查,把守住餐廚垃圾出入口。這樣,餐廚垃圾利用者也因準入制或申報備案制而在監管部門掌控之中,他們身處何地,餐廚垃圾來自哪些飯館,每月利用了多少餐廚垃圾,產出多少成品或出欄多少生豬,它們流向何方,是不是安全的?這些信息,都應在監管部門的掌控之中。一旦發現問題,一查便知。
餐廚垃圾出自誰手,流向誰手,變成了什么,又流向何方?這些有關餐廚垃圾的信息,只要各個環節均有記載,睿智的監管之眼也緊盯著出入口,并有制度重拳高舉,餐廚垃圾還能變成地溝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