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問題是本次兩會熱門話題之一。作為國企原當家的,國家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的發言,一字一句都會被聽者聚精會神地解讀。
因2011年上市銀行員工平均年薪27.8萬元,同比增長80.6%,引來全國政協委員們熱議。據羊城晚報報道:“在政協36組(經濟)9日的討論中,幫銀行‘說話’最多的不是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而是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
李榮融都是如何“幫”的,幾乎各大媒體都有報導。我所懷疑的,不是該不該幫,而是李榮融的這一通“幫”會幫出什么后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批評家的錯處,是在亂罵與亂捧。”捧殺和罵殺,其“殺”沒有什么不同。
東漢人的《風俗通義》里有這樣一個典故:“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于死。”意思是說,某高官的座騎很健壯,路人都稱贊這馬真快,高官很受用,策馬不停地跑,最終將馬累死。《太平御覽》引證了這個典故,評曰:“殺君馬者路傍兒也。”
從李榮融的“捧論”中可以看出,他不光是“路傍兒”,同時也是養馬夫,更是“長吏”。這種體制內的明白人比單單的“路傍兒”捧殺的力度更為強勁。何以見得?
于“長吏馬肥”,李榮融自承是他一手養的。他說,“我寧愿被你說國企高薪。要是把薪酬降下來,人才就跑了,到時你又說我沒本事,把國企搞成培訓班。”國企的高薪、高消費歷來為國人詬病,人們正不知國企的老總們的天價高薪、天價吊燈、天價茅臺現象源自何處,恰有國家國資委首任主任、2010年8月剛剛卸任的李榮融自作“擔待”,人們才恍然大悟。
“長吏馬肥”是因為“選擇性”喂養才有此功。李榮融說,“包括銀行在內(的國企),我們老體制下優惠政策夠多了吧,計劃經濟還全部壟斷,那時也沒這個利潤。這個利潤是在今天市場競爭中獲取的。”就是說,計劃經濟時期雖然“全部”壟斷,但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分錢利潤。要不然怎么會說“這個利潤是在今天市場競爭中獲取的”呢?所以那時的馬不“肥”,實行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以后,幾千萬的“馬”下崗了,將省下來的精料專喂“長吏”之馬,此馬即便不肥,也比那些下崗的“瘦馬”肥得多。
為何要選擇性喂養?理論依據是“市場價值論”。“銀行我也說句話,薪酬高不高?我認為不高。”“足球運動員夠有水平,也能拿幾千萬年薪。”“一個運動員年薪幾千萬,因為他進球啊;一個老總高薪,因為他會賺錢啊。”與其養一群馬不值錢的劣馬,不如精養幾匹高貴的寶馬,干嘛要搞“平均主義”呢?“假如去民企,早就被搶光了。”“我退下來后多少人搶?市場經濟中都有個價位。”
我就是“長吏”。騎在這樣的“肥馬”之上,洋洋自得,即使路人不夸,我自己也要贊上幾句:“我們這些國企老總,是把信念、把國家、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這么干。”
2010年8月,李榮融卸任了國資委主任,2011年11月15日受聘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天津大學教授和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從此李榮融由“長吏”搖身一變成為“教授”、“學者”、“專家”,從此就成了“路傍兒”。作為“路傍兒”,說話更自由了。他說:“我們的大國企,利潤是連續增長,人家看了都很羨慕,包括比爾·蓋茨,也包括佐利克。”這話像不像“觀者快之”?長吏之馬,比比爾·蓋茨、佐利克還快呢!
李榮融先生如此“愛護”國企,自告奮勇地“幫”國企老總高薪說話,所愛的是什么樣的“國企”?所幫的是那些老總?起碼,不是中國第一代從無到有的“大慶”、“解放”,因為他們沒有“利潤”;也不是“兩彈一星”的那些老總們,因為他們不會“進球”。
但愿不會因“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于死。”要不然,幾千萬下崗職工也不能原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