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不是“國企私有化”的理由
曾飛
對筆者的文章《世行報告私有化中國國企的真面目》,網友作了深刻的評論:
網友楊思基評論說:“世行報告”暴露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幕后真相,暴露了中國“改革開放頂層設計”的“總設計師”們最終都是哪些人,也說明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什么會出現如今這些重重矛盾和嚴重問題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一針見血,直接揭開了改革者的瘡疤。他們從暗中偷輸資本主義私貨的“摸著石頭過河”,到幕后華爾街老板直接出面“敦促”中國推行資本主義——完全市場經濟的“頂層設計”,正是中國共產黨黨內蘊藏的赫魯曉夫由潛伏走向公開叫板的過程。他們作為美國華爾街壟斷資本在中國的代理人的真正面目的暴露,就宣告了他們末日的來臨。覺醒過來的中國民眾不會放過他們,清算的日子總會到來。
而網友“一派掌門”的評論則持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應當摘掉“公有”這塊假牌子。理由是:所謂的“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已經變質成“行業集團的私有企業”。這類企業的官員收入,比國家主席的工資還高不知多少倍,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都比私人企業的工人的工資高10倍。他們利用自己的行業“壟斷”條件,大肆賺取普通民眾的錢財,獲得“超額利潤”,例如石油行業,當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時,中國的石油價格上漲,而國際上石油價格下跌時,他們卻不下降。這些“壟斷行業”的國家官員,由于任期有限,又沒有“競爭壓力”,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毫無擔當企業發展投資風險和運行風險的責任心,都抱著保持現狀或“短期政績行為”的心態;干著“甜頭”留給自己,“苦頭”推給國家的勾當;全靠變著法子搜刮民財來維持企業。例如:“初裝費”、“開口費”、“開票費”、“附加費”……隨意出個題目就收費。所以,根本沒有自主創新、開發先進科學技術的動力,中國平均每年的發明專利項目上萬個,被企業應用的不到3%。他們寧愿花百倍的錢購買外國的“二代”生產線和生產設備,也不愿意使用中國的發明“專利”項目。沒有“國家利益第一”觀念,只有自私觀念的“國有企業”,只會購買外國的技術設備,跟在外國企業的后邊爬。所以,這些壟斷行業,雖然在國內稱霸,可是,一出國門,就成了“癟三”,對外國毫無技術競爭能力,只能用降低產品價格的方式擠入世界市場,把中國勞動者的血汗錢,白送給外國人,使中國成了廉價商品的工廠,用中國人民的勞動去無償地養活別國的富人,成了“國際雷鋒”。按“國營”的本質來說,“國有企業”應當是代表國家利益的,應當是維護國家利益的,但是,幾個國有企業,在進口外國的原料時,卻競相漲價;幾個國有出口企業,在出口原料時卻競相降價。這些國有企業的國家官員,是代表和保護誰的利益?不是很清楚了嗎?
以中國的石油、國有銀行為代表的官企和鐵道部高鐵的官家直營的亂漲價、亂收費現象確實存在,這種依仗國家權力的搜刮行徑危害民眾,被國人所深惡痛絕,應予徹底鏟除。但在鏟除之前請認準了到底是官僚尋租的“國有制”(本質是官有制)、官家直營,還是“公有制”造的孽。切莫上“改革者”——劉鄧路線的現代化稱呼——的官僚權術:他們以前故意曲解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和毛澤東一切為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利用他們控制的國家主席和總書記的職權,瘋狂推行錯誤的共產風、大鍋飯、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瘋狂下達抓右派的百分比指標,甚至把著名科學家錢某,有良知的學者、日后的好總理朱某也打成“右派”,制造仇恨,然后把自己造的孽嫁禍于“社會主義”,以“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為口號蠱惑民眾“摸著石頭過河”,跟著他們摸向官僚資本主義,讓這些官僚一夜暴富起來。他們現在故意把全民所有制企業(國營企業、公有企業)改名為“國有企業”,又通過派高官進入國有企業,直接把巨額的公有資產視為官有而任意揮霍和進行搜刮,從而把“國有企業”異化為“官有企業”。官僚自己造的這些孽,故伎重演又一次把這些罪責推給“公有制”,煽動民眾仇視國企,反對公有制,從而有“理由”通過所謂的“頂層設計”明目張膽地推行國有企業私有化。圖謀鯨吞全部的全民資產,造就新“四大家族”的官僚壟斷 ,從此“穩定”地統治中國。
正是由此,筆者才在《“國企低效率”與私有化的最后瘋狂》一文中針鋒相對地指出:中國的“國企改革”,其實很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提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國務院不再直接管轄“國企”和“國資委”,“國企”和“國資委”更名為“公企”和“公資委”,由“人大”直接監管;依照新制定的法律把“公企”委托給企業董事會和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管理,并立法禁止任何官員插手“公企”,已經入侵的官員或前官員立刻退出,回去當官,否則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在此變革總原則之下,一場中國國企改革的風波也就自然塵埃落定,一切順理成章,“公企”自然就會順利發展而造福民眾。一場爭吃唐僧肉的狗咬狗丑劇也就隨之銷聲匿跡,不再讓民眾揪心。僅此而已。
然而,改革者私有化國企,鯨吞全民財富的所謂“理論”根據,叫得最響的還屬“反壟斷”。
對此網友吳主元評論說:帝國主義勢力和投降主義勢力主張中國國企進一步私有化的主要說法是為了“反壟斷”。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世界上有兩種壟斷經濟:一種是華爾街金融寡頭和大資本家的私人壟斷(馬克思稱之為壟斷資本主義),是1%的人暴富,99%的人受剝削。這個問題已被身受其害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的人們所徹底揭露;另一種是人民的壟斷,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壟斷,企業經營的成果歸100%(全體)的人民享用(當然這方面的實際工作還有缺點)。以上兩種壟斷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種壟斷應當反對,后一種壟斷應當支持,決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大家都知道,舊中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官僚買辦壟斷資本,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新中國沒收了這些官僚資本,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有(國營)企業(即全民所有制企業)。在建國之初,就憑借這些國企的力量,加上廣大農民的支持,迅速消除了國民黨統治遺留下來的天文數字般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物價,取得了市場的主導權,為迅速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并超過戰前水平,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就是兩種壟斷性質不同、作用不同的一個具體例證。在此國企進一步私有化風暴即將來臨的歷史關頭,一切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的人民群眾、各級人民代表、各級政協委員、各級黨政干部,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團結起來,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投降主義、反對私有化,創造祖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局面而奮斗!
2012年2月29日北京商報《佐利克:中國國企需深化改革打破壟斷》則說: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昨日在訪華中外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經濟要實現軟著陸還需進一步推進變革,……在改革中特別要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國有企業憑借優勢地位可以獲得廉價融資等優惠條件,盡管其大量收益留存提高了儲蓄率,但并沒有真正使老百姓獲利。
“反壟斷”儼然成為國企私有化的理由,似乎“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才能“真正使老百姓獲利”。把改革中因鯨吞國有資產而真正獲利的暴發戶稱為“老百姓”。作為共產黨內的“改革者”,竟然置馬克思主義于不顧,與資產階級政客佐利克持完全相同的觀點,反對所謂“國企壟斷”背后所指的利用國家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方法,這實在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曠世奇聞。
首先,競爭與壟斷是互相聯系的,不可能孤立起來輪誰好誰壞。更不可能絕對否定現代壟斷而絕對倡導自由競爭。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一文中早就闡明了現代壟斷與自由競爭不可分割的相互關系:
蒲魯東先生所講的只是由競爭產生的現代壟斷。但是,大家知道,競爭是由封建壟斷產生的。可見,原來競爭是壟斷的對立面,并非壟斷是競爭的對立面。因此,現代壟斷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反題,相反地,它是一個真正的合題。
正題:競爭前的封建壟斷。
反題:競爭。
合題:現代壟斷;它既然以競爭的統治為前提,所以它就是封建壟斷的否定,同時,它既然是壟斷,所以就是競爭的否定。
因此,現代壟斷,資產階級的壟斷就是綜合的壟斷,是否定的否定,是對立面的統一。它是純粹的、正常的、合理的壟斷。蒲魯東先生把資產階級的壟斷當作粗野的、簡陋的、矛盾的、痙攣狀態的壟斷,這樣他就陷入了和他的哲學自相矛盾的境地。蒲魯東先生在壟斷問題上不止一次提到過的羅西先生,大概對資產階級壟斷的綜合性質理解得要深一些。他在自己的《政治經濟學教程》中舉出人為的和自然的壟斷之間的區別。他說:封建的壟斷是人為的,即專橫的;資產階級的壟斷則是自然的,即合理的。
蒲魯東先生推論說:壟斷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是一個經濟范疇,是“無人身的人類理性”的啟示。競爭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它也是一個經濟范疇。不過,不好的就是壟斷的現實和競爭的現實。更壞的是壟斷和競爭的互相吞噬。怎么辦呢?設法找到這兩個永恒思想的合題,把它從太古以來所寄居的神的懷抱中拉出來。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僅可以找到競爭、壟斷和它們的對抗,而且可以找到它們的合題,這個合題并不是公式,而是運動。壟斷產生著競爭,競爭產生著壟斷。壟斷者彼此競爭著,競爭者變成了壟斷者。如果壟斷者用局部的聯合來限制彼此間的競爭,工人之間的競爭就要加劇;對某個國家的壟斷者來說,無產者群眾越增加,各國壟斷者之間的競爭就越瘋狂。合題就是:壟斷只有不斷投入競爭的斗爭才能維持自己。
《共產黨宣言》明確指出:
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首先必須對所有權和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實行強制性的干涉,采取這樣一些措施,這些措施在經濟上似乎是不夠充分的和沒有力量的,但是在運動進程中它們會越出本身,而且作為變革全部生產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措施在不同的國家里當然會是不同的。
但是,最先進的國家幾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剝奪地產,把地租用于國家支出。
2.征收高額累進稅。
3.廢除繼承權。
4.沒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財產。
5.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
6.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里。
7.增加國營工廠和生產工具,按照總的計劃開墾荒地和改良土壤。
8.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成立產業軍,特別是在農業方面。
9.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之間的對立逐步消滅。
10.對一切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取消現在這種形式的兒童的工廠勞動。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等等。
在發展進程中,當階級差別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時候,公眾的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并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那末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系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顯然,從沒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財產,形成全民資本開始,到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里,并增加國營工廠的一系列無產者的國家壟斷都是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必要措施。
根據這個精神,列寧進一步指出:“真正革命民主國家中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必然會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或一些步驟!”反對人民大眾的國家的壟斷,就是反對向社會主義過渡。這是馬克思主義不可違背的基本原理之一。如今自稱為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改革者”公然與資產階級的政客通同一氣,反對這種必要的國家壟斷,只能說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公然背叛。
列寧在《論“左派”幼稚性和小資產階級性》一文中已經指出過:“國家資本主義在經濟上大大高于我國現時的經濟,這是第一。第二,國家資本主義中沒有任何使蘇維埃政權感到可怕的東西,因為蘇維埃國家是工人和貧民的權力得到保障的國家。……同時,無產階級若不在國家內占統治地位,社會主義也是無從設想的,這也是一個起碼的常識。”
如今中國所謂的國企弊端,根本不在于人民的國家該不該在某些領域內壟斷的問題,而是全民所有制企業被異化的問題。當前中國的一部分“國企”違反憲法“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的規定,被異化為“官有企業”,官僚紛紛混入國企,竊取控制權,任意揮霍全民財富,任意利用權力掠奪,破壞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破壞國民經濟。這種被老百姓所深惡痛絕的弊端,印證了一個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無產階級若不在國家內占統治地位,社會主義也是無從設想的”。當前無情的事實就是,一批公然背叛無產階級,背叛人民大眾的人竊取了部分國家政權,于是無產階級已經不在國家內占統治地位,因而社會主義也就無從設想;這時候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自然也就恢復成危害百姓的禍水。當今中國改革者設想的竟然就是美國新自由資本主義,并且從美國新自由資本主義的角度出發,倡導反國有企業壟斷的運動,圖謀華爾街壟斷資本和中國官僚資本私有化最后的國企,在中國徹底消滅全所有制,消滅生產資料公共所有這一社會主義的根基,全盤實現資本主義復辟。這就是當前所謂“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質。
《列寧和凱恩斯主義的兩種國家資本主義》的作者以為:以目前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路線來說,無非只有兩條鮮明不同的根本對立的路線。一條是按照資本自然發展運動的自由資本主義路線,這是至今已經具有四五百年歷史的資本發展路線。這種路線所具有的一切就是世界經濟所發生的現實的一切問題,非理性的發展結局是自由資本主義所結的最后苦果。另一條是利用國家政權具有的權威與權力干預社會經濟,讓資本經濟按人的理性要求運作,力圖避免或減少產生危機的可能性。這種國家干預經有的權威和權力去干預和管理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的思想也叫“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在世界上也有兩種程度不同的實施。一種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體制下進行的列寧主義的在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管轄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來得最徹底最完全,完全解決了自由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所有危機問題的根源。再一種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只有在處理因實行自由資本主義而必然產生的經濟危機或問題的時候才會撿起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以凱恩斯主義為指導思想,來得并不徹底,完全是權宜之計的短暫措施,是治不了本的,在實行了凱恩斯的國家干預后照樣爆發嚴重經濟危機,所以在相對危機深度較小時,西方國家基本是棄之不用的,只有到了危及資本主義世界體制的最嚴重危機時候,西方國家才羞答答的抬出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來。……歷史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完全的國有制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的國家,只是在最近三十年才引入資本自由化,而國家資本依然存在,并在相對關鍵行業占據絕對壟斷,這就是說的天然國家資本主義狀態。這種天然的國家資本主義在中國是取消不了的。這才是中國可以在當前的世界性的金融不斷惡化的過程中獨善其身的值得自己說道和總結經驗的地方,相信也是外國領導人云集北京的要點。
這位作者的這些看法并非沒有可取之處,至少揭示了中國的改革者伙同美國政客反對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破壞中國在當前的世界性的金融不斷惡化的過程中獨善其身的利器,完全符合美國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徹底解決中國的戰略意圖。因此,中國的改革者今天走到了這一步,就已經成了美國徹底解決中國戰略的內應。這幫所謂的改革者如不及時悔悟并回頭,就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