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世界銀行的《2030年的中國》報告出了好多天了,今天想在網上找一找有沒有中文版的,竟然沒有。只好在世行網上找來那個近500頁的英文版,看了幾頁后,發現寫著“Pei-Lin Liu, Changsheng Chen, Wei Xu, Xian Zhuo and Ting Shao在劉世錦的指導及親自參與下全面仔細檢查校對了本報告的中文版”。看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手里確有中文版,但恐怕是只準備拿去給中央各部委及各省的大領導們、大企業家們看了。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要想看懂英文版上那些Justin Yufu Lin, Jinglian Wu之類的東西,很不容易。下面就胡亂摘譯一些英文版中前幾頁的內容吧。
2010年慶祝世界銀行與中國合作30周年時,佐利克向中國領導人提了搞個聯合研究的建議。中國領導人歡迎并支持這個建議。
2010年12月23-26日北京香山會議后正式開始這項由國家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界銀行共同組織的研究。會議上確定了五個研究小組,結構性改革、創新、綠色增長、社會發展、中國與世界。研究報告由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寫作組合作完成。隨后的一年中,中外專家們寫成初步報告,開了十幾次會。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們也舉行了工作會議、交換了意見、實地調查、出國考察。在完成報告初稿后,又向許多專家征詢了意見。
2011年9月3日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一個高層國際會議上,國內國際著名專家與中國政府部門領導與中國企業的高級主管們提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寫作組在寫作過程中也征詢了相關中央政府部門與地方政府們的意見與建議。寫作組根據這些意見建議作了些修改。最終的報告力求反映各方意見而不放棄中心思想。
報告認為中國在2030年能成為一個現代、和諧、創新的高收入國家。但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國必須改變自己的政策與制度結構(China must change its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報告提出了6點戰略建議( strategic directions,戰略指示?),一是重新思考國有與私營部門的角色,鼓勵增加經濟競爭。二是創新。三是綠色發展……。
以十二五規劃為出發點,以這6點戰略指示為政策框架,這個報告提出了一個改革時間表及先后順序,這樣中國就能在2030年實現自己的愿望了。我們希望這能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提供一個有實際作用的指導(guide),以幫助他們成功走過下一階段的發展旅程。
寫作組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及世界銀行Klaus Rohland與Vikram Nehru領導。財政部的謝旭人部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李偉主任與劉鶴書記提供了很有幫助的指導(guidance)與有力的全程支持。中國方的指導委員會包括國務院發發展研究中心前主任張玉臺,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國務院發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中心辦公主任張軍擴,財政部國際司鄭小松司長,副司長陳詩新。世界銀行指導(steering)委員會包括Sri Mulyani Indrawati, Lars Thunell, Justin Yifu Lin, Otaviano Canuto等人。他們一起指導了這個研究。
主報告由劉世錦與Klaus Rohland、Vikram Nehru領導的寫作小組完成,成員包括國務院發發展研究中心的張軍擴,侯永志,隆國強,高shiji,張永生,貢森,張文魁,劉佩琳、陳changsheng,及世行的Ardo Hansson、Shahid Yusuf等人。Jinglian Wu、夏斌、馮飛、Lv wei、葛延風提供了很有幫助的建議意見。寫作組也感謝fang Cai, cao yuanxheng, guo shuqing, li jiange, li peilin, wang pingping, wang yiming, xie fuzhan, xu shanda, xue lan, yang weimin, zhang yuyan等人的建議,這些建議大都是在2011年9月3日財政部、國務院發發展研究中心與世行舉行的國際研討會上收到的。
五個分報告是在劉世錦、Klaus Rohland、Vikram Nehru的全面指導下完成的。結構性改革分報告寫作組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張文魁與世行的Ardo Hans-son 領導,成員包括Jianwu He, Jun Wang, Anbo Xiang, Min Zhao等人。
本研究也從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獲得大量有益的意見與建議。這些部委及地方政府包括:外交部、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住房與城鄉發展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人口與計劃委員會、人民銀行、國資委、國稅、統計局、知識產權辦、銀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能源管理局、外國專家局,以及北京、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新疆。感謝他們的意見建議。
譯不下去了。盯著中國、盯著國企的人竟然這么多。對這個報告有貢獻的中國人、部委、官員、學者、研究員、企業家、外國人,竟然這么多。但本報告中提到的大師Jianglian Wu,不就是文革中連其女兒的橡皮都不準其私有的極左么?想不到改革開放后他竟然成了市場化、私有化的大師,有了無數的學生、徒弟,這么大歲數了,還在指導老百姓、指導國家領導們繼續改革,打破國企壟斷,這不是要徹底消滅公有制么?那個Justin Yifu Lin,不就是世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林毅夫么,他不就是當年臺灣的“十大杰出青年”林正義連長么,傳說他當年對中國的制度無比向往,抱著個籃球就毅然跳入波濤洶涌的大海,從金門游到了廈門,投奔大陸,后來到北大讀書,再出國讀書,回國后在北大教書并搞了個經濟研究中心。2012年1月他出了本新書New Structural Economics,新結構經濟學,世行報告中第一個分報告structural reforms,結構改革,難道就是按這個結構經濟學家的意思寫的?他怎么沒有建議中國干凈徹底地消滅私有制呢?而與本報告撰寫者們關系密切的一個大師Yushit Mao,是個比較誠實的人,他曾說他是被準確打成了右派,他就是要想走資本主義道路。希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能讓老百姓早日看到中文版。不要總想著像國研網那樣賣報告賺錢。讓老百姓免費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寫的這個報告。到底寫了些什么。
2012/3/9/1:36,中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