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政協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召開,保障房的問題,在去年兩會期間,就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列為關注的焦點。今年依然,保障房作為國家重頭的民生工程,如何守住公平分配“生命線”成了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A保障房分配方式
保障房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保障房在分配方面存在不公平不健康因素。保障房既面臨“開寶馬住保障房、公務員團購經適房”的怪現象,又有在分配過程中信息不公開、不公正的分配方式。既有保障房資金短缺的問題存在,更有類似“樓脆脆”的質量問題頻發。
代表李立新認為,類似這些“亂象”的發生,都與在建設、分配保障房的過程中,缺乏信息公開、社會監督,以及執法不嚴密切相關,并因此給群眾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的觀感。
他還強調:“公開、公平、公正,是住房保障工作的生命線?!?如果住房保障工作不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那么,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就會變成3600萬顆“炸彈”,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當記者問到政府在保障房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究竟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楊超委員這樣回答,政府需要加快保障房的立法,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能夠讓我們的保障房在陽光下運作,能夠做到公開透明。
為確保保障房建設、分配落到實處,代表胡葆森曾建議,應完善保障房法規建設,在申請審查、分配、承租、退出機制等方面建立監管流程和制度,切實搞好日常監管。
對于違法占用保障房資源謀取利益的行為給予法律制裁,以確保有限的保障房資源發揮最大的民生效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B保障房資金來源
2012年我國保障房建設規模達到歷史的高位,保障房建設資金的缺口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財政部發文明確,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現有資金來源基礎上,將增加的地方政府債券收入、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地區取得的房產稅收入、部分國有資本收益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用于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設,確保不留資金缺口。
這樣的舉措雖然讓保障房資金有所增加,但是,如果具體落實執行效果不好,仍然不能解決資金缺口等巨大的實際問題。所以在拓寬保障性住房資金來源上,執行力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的主任李稻葵委員在回答保障房融資體系建設的問題時表示,首先保障房是各級地方政府的資產,它可以成為各級政府長期持有的一個財政穩定的一個財政收入的來源。
他認為,保障房以后出租的租金就是可以適當的根據保障房使用者的收入水平,還有整體市場的發展情況而適當的提高。
最后要說的是,保障房這件惠及民生的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馬虎不得。想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方式就要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而不能叫這項民生工程變成“鬧心工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