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聲為何給微博潑冷水?
提要:俞正聲公開說不打算開個人微博,無疑是給微博潑了一盆冷水,是在給微博議政熱降溫,也可能是對政壇盲目趕微博時髦、熱衷花架子風氣的一個善意批評。
近日,中共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昨天對媒體說,他不打算開個人微博,“如果開,就要有一個巨大的團隊專門替我寫微博,寫完了我還要再看,我實在沒有精力去處理這么多微博的情況。”
俞正聲不打算開個人微博,與當前的微博議政風形成了強烈的冷熱對比。首先,我以為這是一種務實作風的體現。政府官員開個人微博,忙壞的確實是手下人,官員要及時回應微博也確實是一種奢望。其次,我很佩服俞正聲的魄力,在微博議政被定格于促進社會民主開放重要手段的前提下,俞正聲說不打算開個人微博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最近,俞正聲通過官方微博“上海發布”,回應一名癌癥患者的家屬公開信做法反響良好,被稱為“微博親民”的先河,對中國其他高官通過微博與公眾交流起到示范作用。但是,俞正聲對此有點“不以為然”。他說,他并不是從網上看到這名患者家屬在微博上的抱怨,而是在上海市新聞辦送給領導的一份“快報”中看到這個消息,同時,新聞辦建議他通過微博回應公眾。上海市新聞辦每天給領導提供網絡輿情專報,有時也建議領導對其中重大問題進行回應。
這更使我對微博議政熱的猜想得到了一些印證。我早就覺得很奇怪,微博一進中國獲得了強大推動力、迅速走紅,并迅速與政府部門掛上了號,成了議政平臺,成了推進民主的手段。一有微博就可以民主了,民主是如此方便簡單,與現實中民主艱難歷程截然相反,這也難怪政府部門要爭相跟風了,各地官方微博、官員個人微博會如雨后春筍冒出來。因此,我隱隱覺得,其后商業利益的成份很濃,是商家的一次成功促銷,而民主則可能成了商家謀利的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俞正聲公開說不打算開個人微博,至少表明他個人認為,微博議政的功能、推進民主的能力,并沒有媒體輿論所夸張的那么強大,中國推動全民議政、民主建設有更多、更好的渠道。這無疑是給微博潑了一盆冷水,是在給微博議政熱降溫,也可能是對政壇盲目趕微博時髦、熱衷花架子風氣的一個善意批評。
2012年3月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