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錐心的“笑”令人感到刺骨的寒
在《京華時報》上看到一則對一個90后搬運工砍死一對母子庭審的報道。案情說起來很簡單——
1991年出生的馬金庫是黑龍江省人,案發前在朝陽區的一家商貿公司當搬運工。被害人尹女士是公司會計、老板的兒媳婦。馬金庫說,他與尹女士并無矛盾。去年5月22日是一個周日,他本想睡懶覺,結果早晨6點多就被老板叫起來卸貨。“我平時沒那么大氣,那天不知道怎么,就是特別生氣。”上午8點多,他來到公司廚房,往一鍋粥里放了二三十片安眠藥。“我想大家吃完都會想睡覺,就不用干活了。”約一個小時后,老板和幾個員工都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遂去就醫。馬金庫說,到了晚上他想睡覺,可正在洗衣服的尹女士又讓他修電燈,又讓他哄孩子。“我當時特別來氣,說不愿意哄。她說你是打工的,讓你哄你就哄。”兩人先是爭吵,后來就你推我、我推你地動起手來。“我抄起墻角的斧子向她頭上砸過去,想教育教育她就完事了”。他說,沒想到尹女士抱著孩子喊:“殺人了,救命啊”,孩子也在哭,“我當時害怕了,就下了死手。”馬金庫說,當時黑燈瞎火的,他閉著眼睛砍了約20下,母子倆都沒聲了,斧子也砍斷了。因怕同事出來看到,他把尹女士向另一個院子拖,其間他聽到尹女士重復說:“為什么?”“我說我哪知道為什么啊,我腿都打戰了,我這輩子都毀了。”馬金庫將尹女士拽到一個貨車底下,之后現學駕駛飆車逃離------
因為口角一時惡從膽生乃至殺人的事情現在也不算新鮮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好像天天都有類似的案件發生。這個案子新鮮的是,馬金庫被帶進法庭,坐在旁聽席上的死者家屬迅速拿出被害母子的生前照片,情緒激動。但馬金庫對此滿不在乎,他歪坐在椅子上,搖頭晃腦,時而冷笑。整個庭審過程,馬金庫都沒有向死者及死者家屬表達任何歉意和悔意。最后陳述時,他說:“我希望法官能盡快判決本人死刑立即執行,謝謝!”看看報道配發的這張照片吧——
有網友從這冷笑中看到的是道德之淪喪,人性之泯滅。律師的解釋是馬金庫幼年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生活。4歲時父親因殺人被判死刑,馬金庫遭受過后母虐待。這些非同常人的遭遇造成了他的人格缺陷和偏激性格,也使其人生觀偏離了常態。公訴人認為,馬金庫當庭對其行為漠不關心,漠視他人生命權利,甚至有藐視法庭的表現等等。
大于卻是從那錐心的“笑”中感到刺骨的寒!在那錐心的“笑”中,他漠視的不僅是他人的生命,也漠視了自己的生命;那不僅僅是人生觀偏離了常態,而是對生活完全失去了興趣和徹底的絕望;他的人格的缺陷和性格的偏激難道僅僅是家庭的產物,社會就沒有責任?畢竟,畢竟他還是個孩子啊。一個21歲的年輕生命,為什么會如此的面對犯罪和死亡?在他和雷鋒差不多的生命歷程中,他得到過多少社會的關愛人間的溫暖?他受到過多少正面的引入向上的教育?他又通過什么來知道自己作為一個人的責任、權利與義務?
大于不想評價被害人尹女士那句“你是打工的,讓你哄你就哄”是多么的冷酷,因為她已經付出了上面的代價;但是,大于希望以后的老板們記住這個血的教訓,自覺地根絕這種想法。大于也不想為馬金庫作任何的辯解,但是,他那令人感到刺骨之寒的錐心的“笑”,是不是應該讓我們想到,在審判這個21歲的年輕罪犯的同時,我們這個社會也需要受到道義上的審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