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國企進退,先制定規則
: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孫春芳 2012年03月03日 10:21發文稱:
2012年兩會,“國進民退”爭辯再起。
(評:誰在挑起的“國進民退”爭辯,是國內希望國企私有化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他們的后臺老板是“世行集團”。)
一方面,國企經過近幾年改革,國有資產存量越來越大。統計顯示,2011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央企業已有38家上榜。而“十一五”的5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上繳稅金和稅后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了翻番。
(評:國有資產存量越來越大,是國家強大的標志。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央企業已有38家上榜還是少了點,按人口比例達到100家才合適。“十一五”的5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上繳稅金和稅后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了翻番。多麼有生機的企業,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為什麼要百般詆毀國企,要把國企私有化?國企的強大打破了資本主義的壟斷,國企的強大粉碎了帝國主義在中國復僻資本主義的希望,帝國主義者不愿意看到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站立起來。挖掉中國復興經濟的根,肢解國企,把國企私有化是他們的夢寐以求的事。)
另一方面,國有資本的增長對民營經濟產生了的擠出效應明顯,同時,部分國企依靠壟斷性地位獲取效益的手段也一直飽受質疑。
(評:改革初期民營經濟<私有經濟>大肆擠壓國有經濟,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在拍手叫好,國有資本的增長對民營經濟<私有經濟>產生了的擠出效應,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必然規律—消滅私有制。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惱火了。國企資產乃是全民資產,國企依靠全民資產不能稱為壟斷。國企獲取的效益是全民的。國企不去壟斷國內市場<帝國主義早已垂涎的世界最有潛質的市場>,難道要帝國主義來壟斷嗎?誰在提出質疑—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
國企與全社會的關系如何協調?國企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記者為此采訪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胡德平。
(評:胡德平—堅決 改 掉 計 劃 經 濟 體 制 的 倡 導 者)
國企進退,先制定規則
《21世紀》:近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堪稱世界奇跡。我國現在的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與此相應的是,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如何評價這一現象?
胡德平:近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堪稱世界奇跡。我國現在的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我國的政府已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與此相應的是,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
(評:我國的政府已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是國企強大的結果。沒有38家國企進入500強,誰能瞧得起你。)
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曾創造兩次奇跡。一次是解放戰爭。1949年9月中央在平山西柏坡開過一次范圍不大的中央會議。會議計劃用五年時間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這時已過兩年兩個月,也就是說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就可達到此目標。誰想到此會之后的四個月,三大戰役即獲全勝,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就土崩瓦解了。第二個奇跡就是我國經濟的神速發展。
(評: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曾創造兩次奇跡。他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但兩個奇跡,在人民的心目中還是有不小區別的。廣大群眾對第一個奇跡是歡呼雀躍,不要說翻身的工農大眾,就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大部分也是歡迎新中國的誕生,國民黨部隊中的士兵在家鄉也分到了地。
(評:兩個奇跡,在人民的心目中沒有區別的。區別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的輿論造成的。)
對第二個奇跡,廣大群眾是受益的,自不待言,但一些既得利益人群,某些壟斷行業,更嚴重的是一些權錢交易形成的權貴集團更受益,更得利。這不就產生了利益分配的尖銳矛盾嗎?利益占有的不公,導致了對改革共識相當程度上的破裂。這是兩個奇跡在人們心目中的極大反差。廣東烏坎事件的爆發和以后事態的平和處理,就是一個改革成果如何產生和分配的縮影。
(評:第二個奇跡,廣大群眾是受益的,自不待言的評價打了<世行驢論>家一記耳光。什麼既得利益人群,壟斷行業,權貴集團,導致了對改革共識相當程度上的破裂。廣東烏坎事件的爆發和以后事態的平和處理,就是一個改革成果如何產生和分配的縮影。說的太好了,廣東烏坎事件和國企半點關系都沒有,全是私企惹的禍。聲討國企為那般?!)
《21世紀》:現在關于“國進民退”又展開了辯論,對此您有什么意見?
胡德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的國企和民企形成這種水火不容的爭論和意氣,實在非國家之福。如果這樣,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是就有泡湯告吹的危險嗎?
(評: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憲法早已確定,國企和民企形成這種水火不容的爭論和意氣,全是違憲者挑起的。他們的目的是促使國企私有化。)
國企改革過程中,中央對國企曾有這種指導意見:“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好意呀!這對國有經濟布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所有制結構調整,提高自身素質,減員增效,改善資產負債都是最大支持呀!那么留下的空當誰補充呢?那就是民營企業,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吧。這種互惠互利關系應成為中國國運的一段佳話,否則就要留給外國企業來補充。如果這樣,這是什么主義?
(評:國有經濟布局后留下的空當誰補充呢?民營企業,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吧。這種互惠互利關系應成為中國國運的一段佳話。外國企業來補充也是不爭的事實,有的還帶有壟斷性質,已經這樣了,這是什么主義?)
另外民營企業也應有自己的定位和活動空間。比如國企要在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進行經營,又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民營企業愿意進入嗎?還有自然壟斷的行業,民營企業也不能代國企成為新的壟斷者,如果這樣那真是對國計民生所得而私了!
(評:民營企業<私有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 不能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進行經營。 國企可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進行經營,又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國企的優越性,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不容質疑。國企私有化就是對國計民生的最大的破壞。)
現在有的學者、專家提出國有資本就是要有進有退,不拘一個行業、一個企業所限,應打運動戰,根據國民經濟的需要、任務加大流動性。古代的平糴法,平糶法,均輸法都有這種天下為公的經濟思想,何況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呢?如果我國的國有資本能形成若干大而且強的國家主權投資基金,把握國家命脈,那真是善莫大焉!我們需要企業中的將帥人物就像革命戰爭中需要十大元帥那樣迫切。在經濟領域中能打運動戰、殲滅戰就是不要打核戰。民營企業中產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這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中最寶貴的財富資源。
(評:什麼學者、專家提出國有資本就是要有進有退?國企私有化是國有資本的進還是退?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天下為公的經濟思想,私有化和公字不沾邊。經濟領域不能打運動戰、要打攻堅戰,目的就是要消滅私有制。要想國有資本形成大而強的國家主權投資基金,把握國家命脈,就決不能把國有銀行私有化,)
至于國企的進退,最好還是先制定規則。我之己見,國企從事公共產品的生產,就要在土地、資源、貸款上給予優惠。在競爭懷領域中經營,就要和民企、外企一視同仁,生死好壞概由市場決定。即是自然壟斷企業也要細分上中下游的區段,不可一家獨吃。
(評:國企的進退先制定規則的目的,是把社會包袱丟給國企,拌住國企。國企得到優惠就會遭到攻擊。被捆住手腳的國企在競爭領域和民企、外企還是一視同仁嗎?生死好壞概由市場決定,那就不要給國企套枷鎖。即是國企自然壟斷企業一家還吃不飽,還要分上中下游的區段,給別人一起吃嗎?你打算給誰吃?外企嗎?)
另外大家的視野也不能非白即黑,在國企和民企,公營和私營之外,還有股份制、合作制等等社會化的經濟產權組織都要大力發展。
(評:國企可以有多種的存在形式,包括股份制。但決不是私有化。)
所有權落實,經營權分離
《21世紀》:現在有觀點認為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胡德平:國有企業當然是社會主義重要的經濟力量,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引導力、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對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十五屆四中全會的文件說是公有經濟,這種說法比單說國有企業更全面,不是嗎?
(評:對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十五屆四中全會的文件說是公有經濟,國企私有化還是公有經濟嗎?)
如果說到公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那就必須在更加科學、嚴密的層面上,研究我國的公有制經濟。在這一層面上,國有企業,央企是不是全民性質的公有制企業呢?應該是吧。農村的土地所有制是不是集體公有的土地呢?是吧!但這兩類公有制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和受益權是否都真正落實兌現了呢?我認為還是遠遠不夠的。擁護公有制,又不使公有制的所有者到位,那是真擁護,還是假擁護呢?是“葉公好龍”,還是“愛美人而惡西施”呢?
(評:這兩類公有制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和受益權真正落實兌現遠遠不夠,這是今后改革要解決的問題。打著擁護公有制旗號,又在挖公有制墻角的人,那是假擁護,真反對!是“狼子野心”,是帝國主義的走狗!)
需知解放戰爭的奇跡是源于人民戰爭,改革奇跡是“人民經濟”引發的奇跡,“人民經濟”一詞出于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期的毛澤東同志之口。他看重公營經濟,更強調民營經濟,還鼓勵每個農民都要搞“家庭計劃”,“兄妹開荒”就是一個開發性的家庭致富計劃。他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勞動模范的家中,學習生產知識。
(評:“人民經濟”的精髓在經濟建設中的體現是“鞍剛憲法”。 實行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員三結合,即“兩參一改三結合”。這是國企改革要遵循的原則。用“家庭計劃”,“兄妹開荒”來說明“人民經濟”太小兒科了吧。?)
總之,理想的人民經濟,既包括具體的公有制經濟,也包括群眾之中謀生、或創業、或追求自身價值的民營經濟。
(評:理想的人民經濟,是共同富裕。)
《21世紀》:說到產權問題,我國的產權制度不是很明晰了嗎?
胡德平:明晰不明晰要看實際。把憲法認定的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當做國有土地去強拆,把全民所有制的央企當做政府的企業,能說我們的產權問題完全明晰了嗎?
(評:產權制度很明晰,處理方式有不妥。)
《21世紀》:那么國企的產權應如何明晰呢?
胡德平:首先承不承認這種定性,即國有企業是不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如果承認,那么國資委就應成為干干凈凈的全民出資人、所有權的代表者,承擔資本的保值升值責任,專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下。政府不應直接管理、監督、營運企業,而應執行行業的監管權,行使收稅權,進行宏觀調控,也就是說政府不是生錢的權力機構而是收錢、花錢的權力機構。國企的總經理、工廠廠長應成為職業經理人,行使企業的經營權。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生產工具均各有各的使用權。這不很好嗎?
(評: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國資委應成為干干凈凈的全民出資人、所有權的代表者,承擔資本的保值升值責任。國企的總經理、工廠廠長應成為職業經理人,行使企業的經營權。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生產工具均各有各的使用權。照此改革,國企必加更強大。)
《21世紀》:現在進行國企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呼吁很多,您認為應從產權制度改革做起?
胡德平:說到所有制、產權制度就說到了改革的原點和改革過程的邏輯起點。
我國改革起自于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責任制就是堅持農村集體土地的公有制,但把耕地的經營權,使用權發包給農戶,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經營、交易的自由權、自主權。杜潤生同志說,這是一場分權的改革實踐。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肯定了這種分權的改革。
(評:分權的改革實踐,使農村集體土地的公有制名存實亡。)
工業和農業的組織形式不同,但同樣要把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用益物權等等權益和邊界明確清楚。否則市場經濟就不可能運轉起來,就是運轉起來,也是畸形的,不公平的,反而給權貴資本以極大的市場空間。
(評:工業把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用益物權等等權益和邊界明確清楚和市場經濟運轉沒有必然聯系。資本主義經濟學家說他們的企業各種邊界明確清楚,但他們的市場經濟運轉起來,也是畸形的,不公平的,給權貴資本以極大的市場空間。從而導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我認為也是一種制度經濟學,產權經濟學,而且是一種更為宏觀的制度經濟學,它講生產關系,也講所有制。這種思考方式是我黨在改革之初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同時我黨也面向世界,積極學習西方的經濟理論,并用之于我國改革事業。“摸著石頭過河”,只說對了一半。我黨并不是頭腦一片空白,完全摸著石頭搞改革的。當時也有頂層設計,不過是相當粗線條罷了,改革起保障作用的是人民群眾的晴雨表,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
(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我黨在改革之初最重要的指導思想,現在要改變嗎?我黨面向世界,更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學習西方的經濟理論,用于我國改革事業,要“取其精華,棄其糟泊”不是全盤接受。“摸著石頭過河”是機會主義的論調,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說明設計師還不是頭腦一片空白,還有社會主義奮斗目標。當時這樣頂層設計,還有社會主義奮斗目標。現在國企全面私有化的頂層設計,就是要在中國全面復僻資本主義。)
當1997年5月14日,格林斯潘拜訪朱镕基同志時,他講美國硅谷的出現,“基于兩個基本力量:一是所有制產權,另一個是激烈競爭”,說到了企業的根本之處。
(評:格林斯潘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世行驢論>家也在給中國國企開藥。若聽此人之話,吃<世行驢論>家之藥,國企必遭滅頂之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